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花培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活力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农业科学》2000,(5):226-228
  相似文献   

2.
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毛萄萄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无菌苗幼叶为材料,研究了毛葡萄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材料以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最好.毛葡萄愈伤组织在0.5 mol/L甘露醇中预处理90 min,CPW+13%甘露醇+2%纤维素酶+0.25%果胶酶+0.5%离析酶的酶液中酶解10 h,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6.24×106个/g,活力为86.83%.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罗布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罗布麻无菌苗子叶与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同浓度纤维素酶与离析酶组合、DPD和MS等4种培养基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激素组合中以6-BA0.5mg/L+NAA0.5mg/L组合获得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继代培齐的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产量高于液体培养基,尤其以从继代1次愈伤组织收集的原生质体最为适宜;纤维素酶0.30%+离析酶0.30%组合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且细胞碎片较少;DPD培养基的原生质体较其他培养基的分裂得早,MS培养基的培幂效果最差,[结论]该研究为罗布麻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及体细胞融合育种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盐地碱蓬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提取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浓度及其比例、最适甘露醇浓度,以得到最佳盐地碱蓬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是:甘露醇0.7 mol/L、纤维素酶3.0%、离析酶1.0%和果胶酶0.2%。  相似文献   

6.
杂交榛愈伤组织诱导和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研究极早熟杂交种榛子,为进一步创造新种质资源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供基础性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对1年生茎段、叶片和当年生子叶3种外植体而言,当年生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0.5mg·mL-1+6-BA1.0mg·mL-1+KT2.0mg·mL-1;以花药为外植体时,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1.0mg·mL-1+6-BA1.0mg·mL-1;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药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组合分别是0.01g.mL-1纤维素酶+0.03g.mL-1果胶酶、0.01g.mL-1纤维素酶+0.02g.mL-1果胶酶,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6~7h、5h;与体细胞愈伤组织相比,花药愈伤组织很难分离出大量原生质体,不适合做原生质体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7.
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美味猕猴桃愈伤组织的愈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味猕猴桃东山峰79-09品种诱导产生的4种类型愈伤组织,其分离原生质体的效果不同;A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多,但活力较低;B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活力也高;C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少,但活力高;D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较多,但活力低。  相似文献   

8.
取水仙花花葶中上部即将开放的花蕾,按常规方法消毒后,把花粉粒挤在含纤素酶0.5%、果胶酶1.5%、甘露醇12%的酶混合液中.保育5h 后离心、纯化,可获得2±0.04×10~5(个/朵)原生质体.花粉原生质体在附加 BA,2,4-D 分别为0.5mg/L,甘露醇5%,蔗糖10%的1/2 MS 或 KM8p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d,原生质体开始分裂.每隔10d 换培养液一次,使培养基的渗透压逐渐降低至普通培养浓度.1个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转入以琼脂糖作固化剂的相同培养基中培养2个月后,细胞分裂减弱.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9.
青菜的原生质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枇杷原生质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把茂木、尾早生、解放钟、长红等枇杷品种的心脏形至完全成熟的胚,离体培养于分别附加一定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B_5,MS和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简称mMS)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在添加低浓度的2,4-D的mMS培养基上产生体细胞胚.以初代和继代培养若干代的愈伤组织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来源.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离析酶和崩溃酶,附加0.6 mol/L的山梨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的最高得率为1.65±0.6×10~7/g.原生质体经液体浅层培养或半固体培养4—5d后,观察到第1次细胞分裂,2周后形成小细胞团.培养2个月后,获得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中精氨酸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参水提取物,经离心、透析,将透析外液浓缩后上Bio-gel柱,得到活性组分A,经薄层^1H-NMR及^13C-NMR鉴定,该化合物为精氨酸,并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了人参、西洋参、三七中精氨酸含量,其中精氨酸含量以西洋参最高,该物质为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彭浩  吕龙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00-10402,10434
研究了中国人参的药用史和栽培史,并结合近几年的调研活动和科学研究成果,探讨了不同模式人参栽培的关键技术,指出人参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林下参栽培和发展非林地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13.
人参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研磨法和组织块法对我国吉林省5个不同地区来源的健康人参植株分别进行了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采用菌体初筛和发酵液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对6种人参主要病害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菌株.结果显示:在人参根、茎、叶不同器官中共分离获得152株内生细菌和46株内生真菌,初筛后得到对2种以上病原菌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16株,内生真菌3株,复筛后对4种以上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2株,内生真菌1株,还发现了对灰霉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3株.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差异,对不同生产模式下人参(野山参、林下参、农田栽参)土壤养分、土壤容重、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数值化方法综合评价了人参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P0.05),野山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最高,林下参次之,农田栽参最低,其中野山参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农田栽参土壤的10.027倍;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容重和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总生物量权重系数最高,为8.118,有效钾最低,为2.000。利用权重系数和肥力指标隶属度值得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值,其中野山参土壤肥力最高,为72.701,林下参次之,为58.590,农田栽参最低,为29.978,三者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不同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评价可知,野山参土壤肥力最高,适宜人参生长,农田栽参最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林下护育、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3种栽培模式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中,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最丰富,在3种类型土样中相对丰度分别为45.30%、15.24%、17.19%;真菌群落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真菌菌群,在3种人参土样中分别占65.49%、68.47%和48.58%。采伐迹地栽培和农田栽培的人参土样中,主要细菌种类的相对丰度比较接近,但与林下护育人参土样差异较大;不同栽培模式的真菌群落差异较小。在林下护育和采伐迹地栽培模式下,有益微生物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所占比重较大。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时,通过外源添加可提高土壤肥力。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eae)在林下护育栽培模式下占有一定比例,可成为人参土壤改良的生物菌剂备选资源。  相似文献   

16.
人参、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红外CO2分析仪测定了人参,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人参和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5-28℃和15-30℃。展叶后30d以内的叶片,不仅光合作用较强,对温度的响应也敏感。在低温(5-15℃)和适温(15-28℃)下,光合作用的温度系数分别为3.0-4.0和1.5-2.0;衰老的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能力均呈下降变化,低温(5-15℃)和适温(15-28℃)下光合作用的温度系数均为1.5-2.0。低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呼吸作用和光合效率(表观量子产额)的抑制作用。人参和西洋参叶片在5-30℃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变化不大。但呼吸作用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8℃时开始下降。人参,西洋参叶片的光合与呼吸CO2变化比值和光合效率的大值分别在15-20℃和15-25℃条件下测得,低温(5-15℃)对叶片光合效率的抑制作用不大,但在高温(30-40℃)条件下叶片光合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野山参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简述了野山参林下培育中种子处理、育苗、生长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田栽参土壤的改良与培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发酵玉米秸秆粉、EM菌、硅藻土3种物质对农田栽培人参土壤进行改良。结果表明:3种物质施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17%~82%,pH值提高2.8%~9.9%,速效磷提高6.5%~90.9%,速效钾提高12.1%~98.0%,有益微生物放线菌数量提高120.7%~310.3%;人参根长增长5.0%~29.0%,根粗提高0.8%~35.0%,根重提高0~14.0%,总皂苷含量提高7.7%~53.9%。3种物质的适宜配比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环境,促进人参根的生长,达到较好的土壤改良培肥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参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参种子、芽胞、茎、叶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人参高效再生体系.筛选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BA+0.2 mg/L IBA,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BA+0.2 mg/L IBA和MS+2.5 mg/L BA+0.2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为1/2 MA+1.0 mg/L NAA;16 h光照/8 h黑暗培养.移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0.
人参与西洋参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和西洋参中的脂溶性成分,并用GC-MS法分析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1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及脂肪酸类化合物。人参和西洋参的脂溶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Z)-9-十七烯-4,6-二炔-8-醇,但在人参中甾醇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西洋参。该方法快捷可靠,为人参和西洋参的鉴别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