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针松属于常绿树种,有树脂,针状叶,一年四季多为枝叶青翠,生长缓慢,针叶清秀,适合盆栽观赏,是制作盆景的佳品;加以树龄很长,栽培容易,耐攀扎和修剪,为我国传统盆景常用树种。一、形态特征五针松为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老时广卵形。树皮幼时淡灰色而平滑,老时深灰色呈鳞状裂。枝条斜上展出,小枝绿褐色,有疏毛。针叶5针一束,长仅5cm左  相似文献   

2.
图1、图2、这是一棵颇具老态的高干五针松,树皮皴裂,培育年份不短,出枝点较高,树冠长势旺盛,主干较直,变化不多,整个桩材算一件中规中矩的常见桩材。  相似文献   

3.
比较不同树形及树冠不同部位核桃各类枝条枯枝率、枝条粗度以及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的差异,分析核桃枝条干枯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枯枝率均在树冠内膛达到最高,树冠外围最低;在树冠内膛和中部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枯枝率极显著高于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在树冠外围3种树形枯枝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纺锤形核桃树≤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达到最高,自然圆头形这3类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最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均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在树冠内膛这3种树形各类枝条粗度均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20 cm枝条粗度最高,≤5 cm枝条粗度最低。纺锤形核桃树≤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达到最高,自然圆头形核桃树这3类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最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在树冠内膛3种树形各类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5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20 cm枝条总酚含量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树冠内膛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低,枯枝率最高;树冠外围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枯枝率最低。纺锤形核桃树树冠不同部位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枯枝率最低;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不同部位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低,枯枝率最高。随着枝条长度增加,枝条粗度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自然之子     
<正>潘仲连大师的这件五针松作品,在选材、立意、造型的全过程中紧紧扣住一个"情"字,选材与造景轻"柔"重"刚"。在造型的风格上,既保留了松的轩昂劲挺之大气,又未沿袭以往枝片平卧层叠、过于庄重之势,情系书画意趣,大胆营造下部枝条与右倾树冠相反的左倾跌宕之势,并将以往松冠的片状分割造型形式改变为非片状的、更为自然的、大小不同且疏密相间的块状空间占有形式。  相似文献   

5.
图1、这是一盆商品五针松,虽然盆栽多年但基本没有造过型,此松冠幅很大,内枝薄弱稀少,只感到主干基部还可以。2001年3月,缺乏的是知识和技术,可有的是勇气和力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短短十几分钟不加思索的就把这盆养了几十年的树桩锯得寥寥无几,只留下当时认为可用的枝条,也没考虑多留余地。  相似文献   

6.
多思巧创作     
卞海 《花木盆景》2008,(3):39-43
图1、图2、创作前的五针松正反面树相。此五针松树龄较老,但枝干的过渡、出枝点位并不理想,若就此栽植角度,很难使其有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故此素材的创造重在尝试多方位的思索来发掘素材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几种盆景植物水势日变化及其与大气水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P4型露点水势测量仪,对盆景植物红豆杉、罗汉松、五针松的水势日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叶片的水势变化明显,变化幅度最大,不同植物叶片水势不同,整体看:Ψ红豆杉<Ψ五针松<Ψ罗汉松.其中五针松和罗汉松叶的水势变化相同,呈平稳上升趋势.浅表土和5 cm深层土水势变化幅度小.测得五针松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水势梯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古月 《花木盆景》2010,(6):29-31
<正>一、五针松松梢螟识别与成因五针松在生长季节,新发的针芽有陆续枯萎、坏死现象,旺盛的芽(新枝)突然歪倒后就变成枯黄了,仔细检查枯黄了的歪倒芽处有溢出的松脂干白泡泡。该虫以幼虫蛀食松树主梢和侧梢,造成新梢秃顶和"扫帚头",严重影响到五针松植株的正常生长,并破坏造型。其幼虫体长2cm~2.5cm,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胸、腹部灰褐  相似文献   

9.
1修剪 1.1冬季修剪 1.1.1落头 粗放管理的山楂树主要是树体高大,枝条多而且紊乱。通风透光能力差。整形修剪时,一般将5-6m高的树冠在2.5m处落头,整成双层五主枝小冠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树高不超过3m,主枝3-5个,主枝层内距20-30cm、层间距100-130cm。  相似文献   

10.
胡乐国新作     
盆景赏石1▲树种:真柏▲规格:高40cm▲树种:罗汉松(丛林)▲规格:高70cm2盆景赏石胡乐国新作!树种:五针松!规格:高85cm"树种:瓜子黄杨"规格:高65cm盆景赏石3(编辑/徐旻)!树种:黄山松!规格:高73cm!树种:刺柏!规格:高70cm▲树种:五针松▲规格:高92cm胡乐国新作@胡乐国~~  相似文献   

11.
五针松具有叶性好、制作可塑性强、能长久保持树形等诸多优点,特别是树龄长的五针松,树皮开裂,苍古之气毕露。因而多年来,五针松一直是全国绝大部分地方盆景爱好者喜爱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花木盆景》2022,(10):84-87
<正>这株五针松干身苍古,极具韵味,但由于前期养护问题,主干枯死,仅侧干留有枝条,且侧干粗壮,乏味无趣。因此,需构思新的树形。改作大体思路为:调整种植角度,选择基部看起来最为粗壮稳重的角度为新正面。再以将残留的枝条结顶,制作成向右弯曲的悬崖式盆景。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五针松盆景,盆景界稍有资历的人都知道,五针松盆景的发源地在宁波北仑、奉化,五针松盆景是从北仑、奉化走向全国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宁波北仑、奉化一带引种并成功繁育的五针松桩材、景观树几乎装点了整个中国,直至今日,五针松以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征服着众多的盆景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吕娜 《河北果树》2006,(6):41-41
1按顺序修剪,枝条稀密错落有致修剪顺序是先修剪大枝,后修剪小枝;先修剪下部枝条,后修剪上部枝条;先修剪树冠内枝条,后修剪树冠外枝条。修剪时应遵循“三稀三密”的原则,即大枝稀,小枝密;上部枝条稀,下部枝条密;树冠外围枝条稀,树冠内膛枝条密。以轻剪缓放为主,见果回缩定植1、  相似文献   

15.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7,(11):64-67
五针松原产日本,称日本五针松,是松柏类盆景素材中最受宠爱的树种之一。我国的五针松盆景主要集中在上海及浙江、江苏的各主要城市。  相似文献   

16.
<正>修剪对挂果期的蓝莓树体十分重要,修剪不仅可以提高树体通风透光,降低树体感病概率,还可以改善蓝莓品质,提高采摘效率。蓝莓采果后需进行修剪,在实践过程中,可根据树体大小(图1),将树冠下近地面20~50厘米处的水平枝条全部修剪,防止枝条挂果后贴地,污染果实。同时需去除树体内的受伤枝、病枝和弱小枝,对于生长特别旺盛的枝条可进行摘心打顶,控制其高度不超过树冠,整个修剪量不超过树体生长量的1/3,不会影响来年产量(图2)。  相似文献   

17.
板栗巧修剪     
板栗萌芽力低,成枝力强。枝条顶端优势很强,顶芽抽生的新梢生长旺盛,幼龄树当年生顶枝可达1.5~2m,因此树冠形成快,很易造成树冠高大,如果任其自然生长,3年生树树高可达3m以上,七八年生树树高可达5~6m以上。另外,由于板栗的混合花芽一般为枝条顶端的二三个芽,抽生20-40cm长的结果枝,在结果的同时树冠还在不断扩大,从而加快了树冠的离心生长,结果部位都集中在枝条顶部,易形成外围枝条密集,内膛光秃现象。并导致使树冠交接,形成平面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卞海 《花木盆景》2007,(10):30-31
图1、创作前五针松的正面树相。此树未经初作,可能是园林绿化用材,分枝丰富,但主干僵直单调,作常规造型,其缺点较难掩饰,双干之间缺乏呼应。  相似文献   

19.
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 ,现将两种农村较为适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 形态鉴定法1看主干与主枝夹角。雄株主干枝较直立向上 ,分枝夹角为 3 0度左右 ;雌株主干枝分枝下垂平展 ,夹角为 5 0度左右 ;2看落叶。雄株落叶晚 ;雌株落叶早 ;3看叶形。雌株叶缺刻浅且比雄株叶小些 ,雄株则正好相反 ;4看树冠形态。雄株树冠形成晚些 ,枝条较少而细弱 ,层次清晰 ;雌株树冠形成早 ,枝多且粗壮 ,层次较杂乱 ;5看枝条长短。雄株枝条短 ,一般只有 1~ 2 cm;雌株由于多年结果不断延伸 ,长度在 1 0 cm左右 ;6看花芽。雄株花芽大、饱满 ,顶部稍平 ;雌株花…  相似文献   

20.
五针松改作     
该作品原是本人六年前的作品,被同好看中后转让给他,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没能给于彻底的改作,时间一长就散乱了,但养护管理很好,树十分健康。在图1中不难发现, 已经到了非改作不可的时候了。这棵五针松是我在1987年从当地一家花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