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将遥感影象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常规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相比较表明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更加精确,为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变化情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当前主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基础上,将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归纳为:常规的统计分类方法、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基于GIS的分类方法、基于专家知识和地学知识的分类方法及针对实际情况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将遥感影象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常规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相比较表明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更加精确,为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及环境变化情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土地覆盖类型分类模型分类高原土地覆盖类型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类别地物间光谱信息更相近,在没有多特征降噪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噪声偏差,导致土地覆盖类型错分,设计一种基于遥感图像光谱特征融合的高原土地覆盖类型分类模型。设计特征提取方法,提取遥感图像中几何特征的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以展示遥感图像光谱更多的空间细节信息;将遥感图像按照一定模式规则进行处理和运算,构建三种多特征融合模式,使用SVM作为分类工具,计算其中参数,实现元素的线性可分。模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分类模型所得到的分类结果在生产精度、总体精度、Kappa系数这三个指标中的评分均达到了0.7以上,验证了设计模型在高原土地覆盖类型分类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遥感技术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来源的重要手段,分类方法在其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分类的精度。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遥感资料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并在综合分析研究当前主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基础上,对常规的统计分类方法、人工智能分类方法、针对实际情况的分类方法及其它较新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ALOS 1 PALSAR数据的强度信息、HV/HH极化比值信息和HV & HH相干系数与TM影像融合,以支持向量机 (SVM) 的方法对土地覆盖进行分类,对比了TM影像、TM+SAR强度影像、TM+HV/HH比值影像、TM+相干影像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分类精度由高到依次为TM+相干影像>TM+HV/HH比值影像>TM+SAR强度影像>TM影像;采用SAR数据与光学数据融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模糊分类是近年来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引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针对不确定性事物的分析方法。它以模糊集合论作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它对于所有集合的隶属度,然后根据隶属度的大小,确定归属。笔者把“模糊分类”方法运用于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土地利用/覆盖变更调查中,从试验结果发现“模糊分类”在复杂地块影像分类中较传统的贝叶斯分类有更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昆明市东北部地区的TM影像为材料,通过分析主要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波段间的相互运算,建立相应的决策树模型,对地物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法的总体精度为77.0%,比传统的分类方法如最大似然法提高了6.3%,能有效地提高影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TM与IRS融合图像对土地覆盖进行分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TM与IRS-1C(PAN)遥感图像进行融合,可增强图像清晰度。本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对TM和IRS-1C(PAN)的融合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95%,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1%)。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顺应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展相结合的方向转化的趋势,针对土地利用功能分析与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土地利用功能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土地利用功能的具体分类未能达成共识,对土地利用功能评价的相关研究仍以定性为主,未深入到定量阶段。综合现有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11.
基于ASTER影像数据源的龙川江LUCC景观格局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级星载热发射反照辐射计(ASTER)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龙川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GIS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地和灌草丛面积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27%,但除灌草丛连通性较强外,各景观类型斑块小而分布零散,景观破碎化程度大,阻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环境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对地学综合体的概念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指出它是在一定的大区构造、大区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下,区域性的地质、第四纪沉积物、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土壤和植被等地学因素组成的合谐而有规律的地学单元。土地可以按照地学综合体的原则来划分类型。按照模糊聚类方法得到的土地评价结果同多年的小麦、玉米产量以及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有很好的相关性(R~2=0.538~(**),0.275~(**),0.399~(**)).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系统建立采用的技术、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基础数据库设计、方法库设计以及界面设计几个方面概括分析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这十几年的发展并指出了系统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某县的1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应用农用地分等法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以分析其可行性及优缺点,为开展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评价带来新的思路,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管理水平,保证土地整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竞霞  邵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56-13660
不同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有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难以单纯评价某种算法的优劣,融合算法的选择与研究对象和应用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概略介绍IHS变换、Brovey变换、PCA变换、SFIM变换及Gram-Schmidt变换5种图像融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对IKONOS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像元级融合,并对融合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融合影像进行最大似然法分类,利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分析,以期找出适合于地表覆盖分类的IKONOS影像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在图像空间信息提高和光谱信息保真方面,以SFIM变换和Gram-Schmidt变换相对较好,其中Gram-Schmidt变换对图像微小细节反差的表达能力优于SFIM变换。在上述5种变换中,SFIM及Gram-Schmidt变换后融合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较高,总体精度均超过98%,Gram-Schmidt变换的分类精度略高于SFIM变换,IHS变换后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低,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14%和0.76。因此,利用Gram-Schmidt变换和SFIM变换得到的IKONOS融合影像更有利于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寻甸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资源的管护正处在由产量安全向能力安全转换的初级阶段,耕地生产能力的监测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寻甸县试点为例,通过构建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实际单产与经济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与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理论单产与自然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得到各乡镇监测样点的实际单产、可实现单产、理论单产,并对各乡镇的监测样点进行系统评价,得出监测样点代表的寻甸县耕地产能状况,能够为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常德市汉寿县为研究区域,主要分析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在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更新中的适应性,通过对比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地理国情普查二者成果之间分类的差异和相似性,分析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论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更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部分可以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更新疑似靶区,并用作重点区域,但是受时相性的差异影响,难以保证地表覆盖数据更新到位。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农用地分等评价为例,提出了在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的农用地评价中,以矢量化并经校正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貌图进行叠加产生的土地资源类型图作为农用地评价单元图,并通过与样点综合评价因素图层进行叠置分析来获取评价单元属性数据的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分等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是通过作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现的。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意义、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