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了通过建设多种形式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以及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多部门联动工作等来提升县乡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以期提升人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减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重庆市2015—2019年种植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受灾面积占比等指标,探究区域内气象灾害主要灾害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种植业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重庆市种植业防灾减灾的建议:提升综合抗灾能力;加强科学防灾减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3S技术的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干旱灾害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旱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计量可以为科学减灾、防灾及救灾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文概述了干旱灾害损失的复杂性以及利用 3S技术进行监测、建立损失评估模型和进行情景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今后干旱灾害损失模型的建立应向着定量化、程序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以期为防灾、减灾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贵阳市蔬菜气象灾害的成因,种类,特征及其对蔬菜生产影响的程度,结合蔬菜受害机制,再生力,影响程度,对蔬菜气象灾害进行分类,分级。初步认为暴雨,冰雹,连阴雨,,连续高温高湿,春旱,倒春寒6种气象灾害是贵阳市蔬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后4种气象灾害应作为防灾减灾的重点,提出蔬菜均衡上市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博州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博州地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山洪成因及特征、历史山洪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博州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近期、远期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山洪灾害损失;近期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远期建成及完善山洪灾害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防洪对策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对滑坡、山洪沟和泥石流沟的治理步伐;进行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山坡草场改良和山区天然林封育及水土保持林草地建设;建立及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遇警预报系统,制定山洪灾害防灾预案、救灾措施及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和FloodArea水动力模型的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为该地区山洪防灾减灾提供相应参考。[方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合相关气象、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完成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重庆市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在合川和江津大部地区为高风险区,孕灾环境高脆弱区主要位于长江、嘉陵江沿江河谷地带,承灾体暴露性在重庆市主城区、南川、武隆、涪陵、城口为高暴露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地区为低防灾减灾能力区。[结论]总体评估而言,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巫溪、东南部的酉阳和彭水、西南部的江津和西北部的合川。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岛是中国台风频发地区之一,开展海南岛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可为海南岛优化农业种植布局和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该研究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方法,结合海南岛气象、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等要素,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构建了海南岛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并基于2001-2020年历年海南岛台风发生数据进行了海南岛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台风灾害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表明,海南岛农业台风灾害风险指数处于0.40~0.80之间,平均0.61,整体上呈现出北部及沿海地区的灾害风险高于中部山区的趋势;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在全岛北部和沿海地区指数较高,承灾体脆弱性在琼海、陵水和三亚等市县指数较高。同时提出了3种农业台风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调整农业种植布局、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加强农业政策保险投入等。海南岛各市县农业台风灾害风险的差异以及相应的对策,可支撑相关部门为不同灾害风险程度区域建立防灾方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西海固地区地质地貌灾害的成因与分布,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地质地貌灾害对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探讨兴安盟地区干旱、暴风雪、沙尘暴、冷雨湿雪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当地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贡嘎山以高原、峡谷、雪山、冰川、温泉、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和藏彝少数民族风情成为旅游者的旅游天堂.长期以来,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条件等影响,景区泥石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对旅游景观资源、基础设施、游客安全、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提出了开展泥石流灾害详查和危险评估,灾害危险性分析和分区,制定景区防灾规划,建立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设置灾害点标识警示和系统开展泥石流灾害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山地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及泥石流为主(称崩滑流灾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安全,广泛破坏资源环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的形成、演变与洪涝灾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洞庭湖是由构造运动奠定基本格局,又叠加了江河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多因素的混成湖.以全新世开始为界,洞庭湖演变分为两个阶段:自然演变阶段;人类活动—自然复合作用演变阶段.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荆江北岸大堤堵口是导致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的根源,人类围垦是洪灾加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安地裂缝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分布状况和活动特征,探讨了西安地裂缝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地裂缝的对策和控制或减缓地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洪涝灾害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1998年江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状况,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成效,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50年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的实际和水文气象、水旱灾害资料记载的分析,阐述了水旱灾害的特征、形成水旱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河南省洪涝灾害灾后恢复力水平,为该省防洪减灾规划和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洪涝灾害频发的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在梳理国内外灾后恢复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识别出洪涝灾害灾后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社会、经济、自然和技术4个维度构建了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河南省各地市的洪灾恢复力进行了评价,并利用ArcGIS软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区划和制图研究。[结果] ①河南省洪涝灾害灾后恢复力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总体来说由西北向东南呈下降趋势;②郑州市、济源市等6个城市恢复力等级为Ⅲ,属高恢复力区域;南阳市、信阳市等6个城市恢复力等级为Ⅰ,属低恢复力区域;其余6个城市恢复力等级为Ⅱ,属中等恢复力区域;③河南省所处低、中、高恢复力等级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42.58%,35.11%,22.31%。[结论] 河南省洪涝灾害恢复力整体处于中低水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苹果在中国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灾害频发重发,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总结苹果旱涝灾害已有研究成果可为防灾减灾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支持。本文采用分类归纳、系统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灾情,评述中国苹果旱涝灾害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苹果旱涝灾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苹果旱涝灾害的形成和强度是由天气气候、地形、土壤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灾害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指标、天气气候指标和农业气象指标;风险评估多为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苹果各生育阶段各等级干旱均呈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但已有成果多集中于北方苹果主产区不同生育时段的干旱灾害研究,存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用的针对性、时效性不足等问题。在加强果园观测数据获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过程的灾变指标、建立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模型与应用系统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环境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灾害及关联性,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达到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姚勇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1):188-191,274
梅州市是典型的山区,是广东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区.在对该市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因素.针对梅州市的灾害分布情况及经济发展要求,对梅州市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规划,并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将梅州市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要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在把握预测性、前瞻性、动态性的原则上,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最后,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主要措施及建议:逐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好茶部落位处台湾屏东县北端雾台乡南侧,紧邻高屏溪流域之支流隘寮南溪旁,2005-2007年接连遭逢台风暴雨使得部落周边遭受严重之崩塌、土石流与洪水等灾害.研究则以好茶部落历史灾害、环境地质、致灾情形、肇灾原因与河道蜿蜒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好茶部落周围灾害成因主要为降雨量过大、环境地质条件不佳与排水系统不良外,原河道宽度不足与河道主深槽差异致使河道纵横向刷深扩大,以及部落位处河阶堆积层,住户距河道及边坡之缓冲距离不足等因素有关.又因近年之雨季降雨量均超过年平均降雨量,致使好茶部落周边地质条件变得较为软弱,更易发生冲蚀崩塌灾害.隘寮南溪河道变迁亦为造成好茶部落酿灾因素之一;自集水区上游往下游运移之土砂,不仅抬高溪床,河道束缩段与河道蜿蜒处因洪流冲刷,使河道变迁与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