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季,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管理,常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每到秋天,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养蟹户若不注意加强管理,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怎样预防河蟹秋季死亡呢?这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秋季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和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如果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就易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  相似文献   

6.
河蟹死亡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总结分析了姜堰市河蟹的死亡原因,提出了减少河蟹死亡量、提高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以供河蟹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引起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4,(6):6
河蟹暂养,是将性成熟的河蟹捕捞后进行短时间暂养育肥,待价而售。但暂养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毛蟹等.多年来由于养殖中河蟹性早熟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发展河蟹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河蟹性早熟死亡在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都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种质差异和养殖生态环境不良等.生产中解决河蟹性早熟而死亡可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因病死亡。现就河蟹养殖阶段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纤毛虫病 ①病症:病蟹鳃部、整个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除复眼、口器、肢节等部位外)有大量纤毛虫附生,仅有少数河蟹为局部少量寄生,附生后的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池塘养蟹普遍发生了病害,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直接影响到养蟹经济效益.根据笔者生产实践,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养蟹池的水质不良河蟹喜欢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生活.进入秋季,由于长期大量的投饵,河蟹吃剩的残渣剩饵和排泄物沉积池底,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硫化氢有毒气体,这是造成秋季河蟹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农药中毒将含有农药的田间水排入养蟹池中使河蟹中毒死亡.如:95%晶体敌百虫0.5mg/kg,马拉松乳剂0.62mg/kg,都可使河蟹在48小时内达半致死状态.  相似文献   

12.
吕纪增 《新农业》2006,(9):40-41
近几年,各地河蟹"抖抖病"发病频繁,而且很难治愈,常造成河蟹大量死亡,顽强生存下来的也因错过最佳生长期而规格偏小,使养蟹户亏损。近几年,我们在分析发病原因的基础上,加强了防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河蟹"抖抖病"发病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取得了明显效果。一、症状河蟹发生“抖抖病”时用步足撑起整个身躯,趴在水边或水草上(也有的爬上岸),口吐泡沫,大螯下垂,浑身抖动,所以称为“抖抖病”。二、发病原因目前,河蟹养殖形式较多,发病原因各异。但池塘单养、池塘中水草栽种不足的鱼蟹混养塘发病率较高;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发病率较低。“抖抖病…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0,(4)
1.死亡原因 (1)蟹池水质不良河蟹喜欢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生活。养蟹池由于长期大量投饵,吃剩的残渣剩饵和排泄物沉积池底,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这是造成河蟹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 (2)农药中毒将含有农药的田间水排入养蟹池中使河蟹中毒死亡。例如:95%晶体敌百虫0.5毫克/千克,马拉松乳剂0.6毫克/千克,都可使河蟹在48小时内呈半致死状态。 (3)病虫敌害一是细菌性黑斑病,蟹体损伤后细菌侵入,使河蟹瘫软无力,采食量下降,有时附肢有  相似文献   

14.
<正>二、使用渔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1.含氯、溴消毒剂: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在室内做试验,则河蟹不会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  相似文献   

15.
<正>二、使用渔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1.含氯、溴消毒剂: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在室内做试验,则河蟹不会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在水质肥沃时使用,会导致缺氧泛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百事通》1999,(10):34
在投食正常、水质良好、生态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河蟹在5~8月这一摄食生长旺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脱壳不遂".通常的预防方法是在食物中添加脱壳素,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下面介绍一种脱壳箱专用技术,可有效地防止河蟹脱壳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1998,(6)
在正常投食、水质良好、生态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河蟹夏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脱壳不遂”。通常的预防办法是在食物中添加脱壳素,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一些养蟹能手使用“脱壳箱”效果却较为显著,可以有效地防止河蟹脱壳期死亡。 1.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 1 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1.1 养蟹池的水质不良。河蟹喜欢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生活。进入秋季,由于长期大量的投饵,河蟹吃剩的残渣剩饵和排泄物沉积池底,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硫化氰有毒气体,这是造成秋季河蟹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生产实践中的调查 ,河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养蟹池的水质不良河蟹喜欢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足、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生活。如长期大量投饵、河蟹吃剩的残渣剩饵和排泄物沉积池底 ,在水中分解发酵 ,消耗大量氧气 ,并产生硫化氰有毒气体 ,这是造成河蟹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二、农药中毒将含有农药的田间水排入养蟹池中使河蟹中毒死亡。例如 :95 %晶体敌百虫0.5ppm ,马拉松乳剂0.62ppm ,都可以使河蟹在48小时内达半致死状态。三、病虫敌害一是细菌性黑斑病。蟹体损伤后 ,细菌侵入 ,使河蟹瘫软无力 ,吃食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学》2001,(12):34-35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河蟹的病害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不但导致河筮商品率下降,而且能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河筮颤抖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病等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笔者对这三种病症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