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育苗方式植棉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栽培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调查了不同育苗方式下各处理棉花的生育期、成铃进程、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的情况、霜前花率与僵瓣花率、产量、成本与收益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油后直播比基质育苗的生育期短;各处理的籽棉产量和净产值成正比,其中油后直播5.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与净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为促进棉花轻简栽培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油后直播棉提供依据,2014年我们进行了油后直播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棉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比较,直播棉的苗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均明显缩短,并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产量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示范户和周边农户均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3.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上,育苗移栽+平作处理的产量最高,直播+平作与直播+垄作2个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经济效益上,直播+平作处理的净产值最高。因此,在劳动力比较富积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外出务工人口多、农村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覆盖方式A(覆膜为A1,裸地为A2);播栽方式B(直播为B1,移栽为B2)等4种不同组合,研究覆盖和播栽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生长、产量及品质表现为覆膜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在同一覆盖方式下,育苗移栽与直播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移栽条件下各处理生长、产量及品质表现高于直播.育苗移栽能够增强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而裸地栽培需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以解决产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合册亨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玉米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明显高于直播+平作、直播+垄作,直播+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略高于直播+垄作。在劳动力比较富集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取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建议采取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适合册亨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开展了玉米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明显高于直播+平作、直播+垄作,直播+平作的产量和净产值略高于直播+垄作。在劳动力比较富集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取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建议采取直播+平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麦后棉品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皮棉产量的影响,2008~2009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开展了麦后棉不同种植方式(直播和育苗移栽)、品种和密度试验,以中熟育苗移栽棉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麦后直播棉生育性状、结铃动态、产量和"四桃"比例与移栽棉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棉在品种选择恰当的前提下,可获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相当的产量.适合麦后直播的棉花品种是早熟棉,生育期为100~105 d,试验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8是理想的麦后直播棉品种,其中中棉所68增产潜力更大.生育期在125 d以上的中熟品种因霜前吐絮率低,不宜作麦后直播棉使用.江苏沿海地区麦后直播棉中棉所50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7 500株左右,中棉所6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 hm26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在川北丘陵区直播种植的参试品种进行对比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在此区域直播的高产水稻品种.[方法]以50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比油后直播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与产量性状,研究其中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对参试品种做出综合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油后直播条件下,生育期对产量性状均没有显著相关性,所有...  相似文献   

9.
秦优10号(CK)各处理在三个试验品种间综合产量最高,较浙油50及渝油28在不同处理间产量均有显著差异性,且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好,故该品种适宜在汉阴县开展直播示范种植;浙油50较渝油28在不同处理间增产均为极显著,且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好,该品种可以继续试验观察,探索适宜汉阴县的配套高产直播技术;渝油28的不同处理产量表现在三个试验品种中均为最低,故该品种在汉阴县不宜作为直播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10.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高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栽培方式(CK)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的棉花生育期较CK长12 d,虽然全生育期整齐度和苗期生长势较CK差,但花期和絮期的生长势好于CK,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增产显著。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前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概况和长江流域棉花机采的可能性,认为棉花油后直播有利机械收花、减少劳动工序、降低成本、缩短生育期、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节地增收。提出了发展棉花油后直播的关键技术是:选择适宜的品种、精准播种、水肥管理与化调、集中收花和搞好前后作物的衔接。并指出棉花油后直播将成为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棉田生产机械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2.
以莴笋三青为试验材料,采用黑膜覆盖直播栽培、白膜覆盖直播栽培、白膜覆盖育苗移栽3个不同处理,研究黑膜、白膜覆盖对直播莴笋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直播莴笋黑膜、白膜覆盖生育期一致。②直播莴笋商品性、产量白膜覆盖略优于黑膜覆盖。③黑膜覆盖防草效果显著。④与常规栽培方式白膜覆盖育苗移栽相比,黑膜、白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均能促进莴笋茎部膨大、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采用黑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莴笋茎粗增加8.41%、产量增加5.92%、生育期缩短29d;采用白膜覆盖直播栽培方式,莴笋茎粗增加9.16%、产量增加6.45%、生育期缩短29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育苗移栽和直播是当前广东应用最广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究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 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淹水直播的水稻品种,为广东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 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育成的 25 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模拟大田淹水成苗试验,并在早、 晚两季的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 宜直播的水稻品种。【结果】粤新银占 2 号、粤农丝苗、粤泰油占等 12 个品种的耐淹成苗率达到 80%;通过分 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模式,发现早、晚季直播稻的生育期比育苗移栽平均缩短 7~15 d;田间抗倒伏表型 鉴定表明,有 11 份水稻品种的抗倒性强;产量分析表明,早、晚季直播产量比育苗移栽表现为增产,平均增幅 分别为 0.99% 和 1.25%。【结论】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粤农丝苗、粤美占、五山丝苗、 粤特油占等 4 个品种适宜华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鄱阳湖植棉区油棉两熟轻简种植的最佳棉花品种,2020年选用了8个棉花品种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华棉116在10月中旬的吐絮率为85.98%,实收籽棉产量和理论皮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62.6和1057.3 kg/hm2,其生育期较短,铃大、衣分高,成铃吐絮集中且适宜机采;赣杂棉0906生育期较长,铃大、衣分高,产量潜力大.因此,从产量的角度考虑,在油棉两熟制种植模式中,棉花油菜连作机播、机收适宜的棉花品种推荐晶华棉116,油后免耕直播,棉林套播油菜的适宜棉花品种推荐赣杂棉0906.  相似文献   

15.
<正>1、播种时间7月份直播或育苗,9月份即可开始采收,11月上旬拉秧。2、品种选择应根据大棚的有效生育期及前茬拉秧早晚选择品种。一般选择蔓生或半蔓生品种,因这些品种生育期较长、产量高。3、直播与育苗1)直播方法,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施肥做畦后直播,播种前要施有机肥5000千克,然后深翻、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对直播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粪团育苗移栽+平作产量最高,产量为8287.5kg/hm2,玉米直播+平作产量次之,玉米直播+垄作产量最低,但从经济效益来看,净产值最高的是直播+平作,育苗移栽+平作与直播+垄作之间无太大差异,又都明显低于直播+平作;直播方面,4月6日播种的产量和效益低于4月11日,但高于4月16日、21日、26日;4月11日播种的产量和效益高于4月16日、21日、26日。因此,在劳动力比较富积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育苗移栽+平作的方式;在外出务工人口多、农村劳动力相对欠缺的地区,玉米种植建议采用直播+平作的方式;建议该地玉米的最佳播期为4月11日。  相似文献   

17.
以试验示范结果为依据,明确了麦(油)后早熟棉直播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及实现该产量结构的生育和农艺指标,提出了高产栽培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和各生育期的关键技术措施,集成了麦(油)后早熟棉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供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参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天津市宁河区露地辣椒常规种植品种大金红为试材,研究了露地辣椒直播和育苗移栽对辣椒生长发育、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播相比,育苗移栽的开花期、结果期、首次采收成熟均较早,开花期提前13 d,结果期提前12 d,采收期提前9 d.育苗移栽从定植到首次采收整个生育期为108 d,直播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不同育苗方式和无土育苗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特安排棉花无土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田间操作下,营养钵苗的产量指标高于无土育苗,适当提高密度也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