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DS土工织物应用于锁坝初探金帮琳,郝淑艳,吴柏林(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154002)(黑龙江省抚远县水利局156500)关键词土工织物,锁坝,护床国外在治河、海岸以及水利工程中应用土工织物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该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过滤、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DS系列土工织物应用实便的分析,介绍了土工织物较好的抗拉强度,耐磨,耐腐蚀性,柔性和整体性,及其在水闸护底防冲,土坝漏水处理及岸坡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方法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洞庭湖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简略的阐述,介绍了土工织物作为反滤层在洞庭湖防洪工程上的应用情况。并就排水滤层的结构形式、土工织物性能、土工织物滤层设计准则及淤堵试验,特殊情况下导滤井与导滤齿槽的应用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扩大土工织物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利用河床凸岸的砂卵石冲积层作为滤料,采用土工织物起隔离保砂作用,使原河水通过滤层得到净化的河床取水井,并阐明了供水工艺流程,取水井的特点与构造,土工织物的设计,引水管和取水井渗流量的分析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土工织物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利用河床凸岸的砂卵石冲积层作为滤料,采用土工织物起隔离保砂作用,使河水通过滤层得到净化的河床取水井,并阐明了供水工艺流程,取水井的特点与构造,土工织物的设计,引水管和取水井渗流量的分析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土工织物反滤层对多孔管汇流量的影响,以室内试验为主结合理论分析进行探究.设置5种面密度的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4种层数,共20组试验.观测记录不同工况下多孔管汇流量的情况.通过量纲分析土工织物反滤层对多孔管汇流量的关系函数式,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土工织物反滤层参数与多孔管汇流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计算所得的汇流量与试验值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在多孔管参数一定时,土工织物反滤层下多孔管的汇流量与土工织物的面密度和层数有关.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知:土工织物反滤层面密度一定时,多孔管汇流量随着土工织物层数的增加而减小,且速率降低;在土工织物层数一定时,多孔管汇流量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合理地选择土工织物的面密度和层数可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地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文章结合福清过桥山围垦工程这一工程实例,通过对地基的稳定和变形分析,探讨了土工织物垫层的加筋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土工织物导流工程应实际工程的需要而产生,在软基河流上运用土工织物导流,需要根据其特点来设计和施工。本文概述了土工织物导流工程的设计要点和施工工艺,并提出了防老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在农用机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土工合成材料在中国农用机井的更新改造中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土工织物替代原始的棕皮作井管滤层、大口径双壁波纹塑料管;土工织物组合成新型滤水井管;管滤合一的合成材料管作辐射井水平滤水管等。简要介绍了这些应用情况.并提出一些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地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文章结合福清过桥山围垦工程这一工程实例,通过对地基的稳定和变形分析,探讨了土工织物垫层的加筋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DM-8W聚乙烯土工膜是近期研制生产的一种新材料,具有宽幅和物理性能好等特点。文章对土工膜在土石坝防渗中的运用及防渗层采用可装拆式薄层预制混凝土加砂垫层覆盖,将防浪护面和膜上保护层合为一体,块间设计成楔形和斜形接缝,以适应可能引起的板间错位裂缝,并从翻修更新、稳定和抗老化角度论述了此种结构形式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变量施药技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适当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减轻环境污染为目的,是精准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和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变量施药关键技术中的田间信息采集方式、变量施药控制方式和变量施药控制算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基于实时传感器技术的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其次分析包括变压力调节式、药液浓度调节式和脉宽调制式的变量施药控制方式,并剖析各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脉宽调制式因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流量调节性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当前最主要的变量施药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以及BP神经网络)进行概述与研究,了解到对不同算法进行组合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变量施药控制性能。针对国内变量施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变量施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出现了盲目不严谨的现象,导致未能进入理想高校。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设计,针对高考填报用户的移动应用需求,分析用户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移动应用平台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移动平台的应用优势,展开移动平台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应用优化探索,帮助高考用户提高志愿填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掀起了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推动农业生产出现新的突破。介绍电子技术在农业装备中应用的技术组成,简要分析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装备领域的应用条件、应用途径和应用效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甘薯施肥施药机械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施肥施药是甘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甘薯施肥施药专用机械的匮乏,不仅阻碍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更制约着甘薯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甘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三种不同施肥施药农艺,分析甘薯垄芯分层施肥施药方法的优势,并通过梳理国内外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发展现状,对采用不同起垄施肥方式的机具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存在肥药施用量大、肥药无法施于垄芯内、肥药无法分层施放和施肥施药专用机具少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我国目前甘薯施肥施药特点和机器发展趋势,归纳导致甘薯施肥施药总体发展水平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发展的重点在于加深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轻简型机具的研发和加强机械化推广,为甘薯施肥施药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番茄不同生育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当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时,其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单施化肥;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随番茄生育期变化较明显,番茄旺盛生长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几乎都在开花期达到最高水平,而在定植施肥前期和拉秧期含量都较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称量原理的泛函式播种施肥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动态检测播种施肥量的测量系统易受振动干扰影响且难消除的问题,本文采用高压氮气弹簧的支撑力和S型传感器的拉力组合成称量式播量检测装置,利用压力和拉力之间存在力向相反、幅值呈比例的互补特性,提出了一种泛函式播量检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以目标播量函数为变量的泛函,通过求取泛函极值确定目标播量函数。利用外槽轮式小麦播种施肥机平台,在不同目标播量(225、300、375kg/hm2)和不同车速(3、5km/h,3~7km/h变速)下开展了18组室外车载式小麦播种交叉试验,并应用泛函式播量检测方法获取累积播量和动态播量信息。累积播量的绝对相对偏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61%、2.26%和1.58%;动态播量的检测数据在作业面积较小时(少于0.020hm2时)存在较大波动,随着作业面积的增加呈明显收敛趋势,动态播量稳定阶段(作业面积大于0.033hm2),所有测试最大绝相对偏差为9.61%,单次测试中,最大平均值为4.73%,最大标准差为1.97%。试验结果表明,泛函式播量检测方法能有效获取动态播量和累积播量信息,为播种施肥机的播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分析不同气候条件、土壤基础条件和农田管理措施条件下施氮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收集了国内外已发表的103篇中英文文献,筛选其中37篇文献,共获得301组产量和127组水分利用效率数据。基于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生产条件下施氮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偏相关分析找出施氮条件下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不施氮为对照,施氮能够显著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在年均降水量200~500 mm的地区施氮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效应量分别为34.02%和54.15%;施氮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作用均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土壤pH值为6~8时,施氮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效应量分别为28.52%和24.59%;在不同土壤质地中施氮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均表现为在砂土中效应量最大,分别为46.71%和26.29%;随着施肥频次的增加,施氮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作用逐渐增大;施氮对产量的提高作用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作用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施氮量为300~...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主要形式及适用范围,根据相关文献总结其在蔬菜、马铃薯、果树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相关机械的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类型、功能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了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优势,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