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匠心"的培养,是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提高农学人才自身能力与品质的需要。将"匠心"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教学及其连接体中,通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出高水平的"匠心"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农业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植保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根据新时期对植保本科人才的要求与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方式和学籍管理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力图从高校管理、教与学各个环节保证人才培养,为植保领域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植保人才。  相似文献   

3.
陈英  杨伟球  邱学林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320-321,323
分析了苏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现状和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的策略,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农业人才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和完善农业教育对农业人才成长的基础作用;提出必须重视农科大学毕业生的后续培养工作,缩短"后熟期";同时要为农业人才创造终身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还必须分门别类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查新人才需要掌握农学、信息检索、计算机以及外语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查新人才存在学科专业知识不全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需要以现有的高校农业教育为基地,在现有农学类专业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信息检索和计算机类课程。在现有的高校农学专业中建立一个专门的有效的农业查新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对在职查新人员的培养,包括系统地培养以及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以培养出合格的查新人才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人才培养新模式,解决地方农业人才短缺,提升农技人才质量等现实问题,丽水市农科院构建了纵向培养创新人才、横向(二级)培养实用人才的新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施人才培养工作获得良好成效。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黄建颉  罗兴录 《农学学报》2020,10(5):97-100
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新型农业人才不足且农村人才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力度不足。提出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对策,包括农业高校建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6):F0003-F0003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与1994年和2003年分别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科点。2003年列为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近几年.本学科以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科的知识层次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索新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熟知农业科学研究前沿的拔尖人才,以满足国家对农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农林高校的重要任务。河南农业大学适时启动了"绍骙试验班"计划,通过制定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管理模式、实施全程的科研训练计划、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配套良好的保障机制、搭建有效的质控体系等举措创新了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发兰  汪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76-3380
在介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路径及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对策,即政府应该鼓励高校以县城为单位培养在职研究生,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的政策与投入保障作用,确保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丰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学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农业标准化》是高校农科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农科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对《农业标准化》教学现状进行概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农业标准化》课程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改革措施,希望以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农业标准化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技能,为地方涉农产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农业标准化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培养农业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对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江苏农业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创新成果产出效率及经济效益不高及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可以采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创新能力均衡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推进农业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承担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而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构建中。以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美国STEM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对比,发现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宽厚的知识维度、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机制中缺少非正式教育的外延学习。通过对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的改进,提出:"四大课程模块,柔性课程体系""开设研讨课程,创新科研训练""推行外延学习,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导师团队,贯通联合培养"的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京郊农业是北京农业的重要构成,而京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农业人才,尤其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人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的生态农业,其发展定位将直接影响北京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进程。以京郊生态农业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引入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方式,以生态农业人才培养为目标,运用IDO工作方法构建PDCA生态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植保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根据新时期对植保本科人才的要求与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方式和学籍管理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力图从高校管理、教与学各个环节保证人才培养,为植保领域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植保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社会需求为指针,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复合土地流转政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理论、模拟、实训、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小院”作为人才培养和农技推广的新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工程大学以践行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为目的,创新农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表明,河北工程大学“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学习成效、实践能力及社会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农业硕士高质量培养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川富顺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又影响和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文章从分析目前农村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贵州实际,介绍了贵州农学院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方向,努力为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培养输送人才的作法;介绍了以农业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和科教扶贫工作为龙头,教学、科研、推广紧密结合,提高了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上饶师范学院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实践,在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而实现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了建构主义视野下植物组织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地方农业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农业应用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农业创新能力。为植物组织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