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殺青     
嵊县是著名外销园茶产地,年产干毛茶45,000担。园茶特点是化工很大,技衍性高,一担干茶从肥培管理到采摘初制就要40工,加上采茶季季正是农忙,所以过去茶区流傅着"采得茶来秧已黄,种得田来茶又老"的农谚,由于劳力紧张,就造成了采摘粗放和粗制滥造的习惯,因而茶叶香气不高,汤色混浊。杀青,是决定绿茶品质优劣的首要关键  相似文献   

2.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采摘茶芽所制成的绿茶,通常称为“芽形绿茶”。1999年,经笔者审评的1500多只名优绿茶中,芽形绿茶占1/3以上。在这些芽形绿茶中,有近50%的茶叶带生青气,10%以上的茶叶带木炭异味。可见,问题比较严重。要改善芽形绿茶的香气,防止成茶带有生青气和木炭异味,在制茶工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鲜叶不宜现采现制 部分生产者认为,采回的鲜叶应立即付制。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鲜叶不经摊放就付制,正是使成茶带生青气的最初原因。因现采的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在正常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 V优质绿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早春茶萌发增产春季名优绿茶,通过遮荫、喷灌等措施提高夏秋茶品质;合理采摘,采蓄结合培养树冠,加强培肥增强茶园抗寒、抗旱能力.提高全年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4.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奇种为代表,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又有严格的采摘标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多达13道工序,现除极品茶仍采用传统制法外,大宗产品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其制作工序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序。一、鲜叶采摘标准闽北乌龙茶鲜叶采摘较粗老,一般标准是芽叶发育成熟形成驻芽时,采3~4叶,俗称开面采。由于老嫩程度不同,开面又可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闽北乌龙茶一般应掌握在中…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名优绿茶均依赖人工手采,随着近年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采茶用工日趋短缺,"采茶难"问题日益明显,已成为阻碍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自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全省近20个茶叶主产县和数百名科技人员,在汲取大宗茶机采经验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配套技术课题的攻关、集成和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刊邀  相似文献   

6.
依据机械化采摘茶鲜叶原料的特殊性及扁形绿茶加工特点,选用鲜叶分级设备、摊青设备、理条杀青机、切断机、扁形茶炒茶机等多种国产茶机,初步构建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新模式,并对生产工艺中的鲜叶分级、理条杀青、切断和辉锅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一整套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董连源 《中国茶叶》1991,13(1):32-33
茶鲜叶是制茶的原料,鲜叶质量的好坏与采摘方法合理与否密切相关。我国在60年代前期,茶叶采摘上,各地一般都能做到依据茶类要求按照采摘标准适时开园,实行分期分批采摘,且用双手“提采”,采摘方法合理。绍兴县茶场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就是采取这种采摘方法,那时,采摘管理制度严密,春茶开采期大都在4月中旬,即当茶园内一芽二三叶新梢的比例达30%左右时便开园采摘,先是“跑马采”,  相似文献   

8.
茶树是叶用植物,其经济价值主要是处决于采叶的多少和老嫩以及制成各种商品茶的售价,因此不同的采制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不同采制方法来探讨其经济效益,试图谋求绿茶的高效益采制模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不同采摘方法与经济效益1.材料和方法:(1)试验处理:试验区设在条件相同一一块菜园里,试验分为 A、B、C 三种采摘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伏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提出适合在农村劳动力紧缺茶区推广应用的"采春茶留养夏暑秋茶"和"采春秋茶留养夏暑茶"等绿茶伏季休茶留养关键技术和推广建议,为绿茶持续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龙 《中国茶叶》1993,15(5):38-3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茶叶市场的开放,高档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如何提高高档茶的产量,已成为茶叶生产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江苏社渚农场等单位就此课题从采摘、修剪和施肥等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些经验作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1.实行细嫩采摘,直接提高高档茶产量 近年有不少单位采取了提早开园、见芽就采和分批勤采的采摘方法,即"芽头冒出一个,及时采下一个",尽量多生产一些名优高档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行嫩采,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采摘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茶树品种实行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宗茶机械化采摘已在生产中普遍应用,技术较为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优质绿茶的效益显著高于大宗茶,并在生产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当前优质绿茶主要靠人工采摘来完成,由于采茶工紧缺,采茶高峰期有些地方无法将茶叶及时采下,导致效益降低;采茶工资普遍上涨,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蒸青绿茶杀青工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2003,(4):28-28
蒸青绿茶,是古老的茶叶种类之一。自唐代即盛行蒸青制作茶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蒸青绿茶制作工艺传至日本,日本制茶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碾茶、煎茶、玉露茶等种类,并在栽培、加工、制作方面取得发展,煎茶成了日本绿茶的当家茶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煎茶生产线,蒸青绿茶生产在我国悄然兴起。蒸青绿茶讲求三绿(干茶色泽绿、浸泡汤色绿,泡后叶底绿),讲求茶的滋味甘醇、鲜爽,带海藻味的绿豆香。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就必须在茶叶采摘、鲜叶贮存、杀青、温度控制、加工工艺掌握等方面予以重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综合了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全发酵的制茶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良品质,具有红茶的鲜浓和绿茶的醇厚,花茶的香气及“绿叶镶金边”等特色。乌龙茶优良风格的形成,一是取决于鲜叶原料的物质基础,二是决定于制造工艺的方法特点及其科学性,两者缺一不可。就乌龙茶加工原料而言,鲜叶采摘标准与红茶、绿茶的要求不一样。乌龙茶除适制品种外,采摘标准较为讲究,采摘方法要求严格,也就是说鲜叶内含生化成分含量要适宜,才能加工出优良品质的茶叶。目前我省乌龙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但在采摘标准上掌握的不大好,尤其是新区问题较突出。到现在为止,具有广东特色的乌龙茶原料内含物含量影响成茶品质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为了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碣滩茶于一九七三年恢复,一九七九年正式采摘。今年春茶喜获丰收。截至五月十日止,已采制一级绿茶和二级绿茶一百一十担,比去年同期的七十一担增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茶叶市场开放,不少茶区的茶农由过去加工制作单一种茶逐步改为制作多种茶类,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加经济收入。笔者为了探索同质鲜叶加工制作不同类型绿茶的经济效益,特地进行了同质鲜叶制作烘青和炒青茶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试验设计与实施试验设计:取同一块茶园中的高档、中档、低档鲜叶分别加工制作烘青和炒青茶。高档鲜叶即为刚开园采摘的嫩叶,基本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中档鲜叶是正值开采高峰期所采的鲜叶,一般以一芽三、四叶和嫩对夹叶为主。低档鲜叶是在立夏以后所采的鲜叶,大  相似文献   

16.
一、烘青绿茶品质现状福建省松溪县1993年茶叶总产量1575吨,其中优质品茶仅占25-30%,而绿茶品质普遍存在,松、扁、碎、末及其含有烟味等五个方面,造成我县茶叶品质徘徊不前局面。存在品质差的原因主要是粗采、监制,其表现在:1.茶园管理水平低、采摘质量差。我县大部分茶园承包给专业户,存在承包期短,对茶园管理缺乏长远打算,低产茶园缺乏改造,而采茶雇人,由于茶园面积大,采茶人手不足,造成相当一部分茶叶采摘过老;另一部分茶园分园到户和新开个人茶山,由于缺乏科技管理和合理采摘,有的采摘时老嫩不分,造成鲜叶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名优绿茶采摘环节的瓶颈问题,提出对机采大宗绿茶进行分级的思路。现有绿茶机采设备采摘的鲜叶一般只能制作普通的大宗绿茶,鲜叶存在混杂、破碎率高和老梗叶等问题,本文基于Labview vision、图像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算法分析机采绿茶成品的凸包面积、凸包周长、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等形态特征并对样本进行分类,实现从机采大宗绿茶中分选出名优绿茶。其中样本的形态特征采用工业CCD摄像头获取;用户界面用Labview自定义开发设计,数据交互方便,开发周期短。茶叶样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机采绿茶成品的分级正确率可以稳定在90%以上。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机采茶分级设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最多,时间性很强的一项作业,在面积较大的国营、乡村茶场或专业户,往往因劳力短缺,特别是春插、双抢期间,经常出现老茶和滥采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使用采茶机  相似文献   

19.
“以采代剪”,是指采摘茶园春前的轻修剪.不用剪刀剪,而是用采摘嫩梢来代替轻修剪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各地气侯情况来定.不过,我省南方大多数茶区都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有“十月小阳春”的地区和年份.我省闽东地区几乎每年在农历十月上旬左右,即霜降到立冬前后.都会出现一次暖气流,还带着小雨.气温多在20℃以上,持续的时间较长,可延续一二十天.在这样的气候情况下,茶树必然萌芽、伸长.这时的芽梢采下来加工烘青绿茶,品质很佳—外形优美、毫显,汤色碧绿,香高而持久,耐泡.可与清明茶比美. 其主要采摘方法,基本按留养相结合的原则:蓬面凹低的部位要多留叶短采,高凸的部位可少留  相似文献   

20.
湖南绿茶与先进绿茶产区比,品质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栽培、采摘、加工、交验等多种因素,此文不想奢谈这些学术问题,只就绿茶初制机具陈旧不配套和如何提高绿茶品质的问题谈点肤浅认识和看法,与关心茶机科研生产的同行们共同商榷,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