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早钟6 号’(黄肉)和‘白玉’(白肉)两类枇杷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果实果皮 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15 个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随着果实发育成熟,β–胡 萝卜素含量在黄肉‘早钟6 号’果皮和果肉中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8.53 和11.92 μg ? g-1 FW; 在白肉的‘白玉’果皮中也呈增加趋势,到成熟期最高,为38.89 μg ? g-1 FW,但果肉中略有下降,从最 初的0.47 μg ? g-1 FW 降低至0.29 μg ? g-1 FW。两个品种果皮和果肉的β–隐黄质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均 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叶黄质含量在‘早钟6 号’果皮中表现为下降,在果肉中则持续上升;在‘白玉’ 果皮中表现为先降后升,在果肉中变化不大,维持较低水平。‘早钟6 号’进入转色期后,与‘白玉’相 比,在果皮中的PSY 和CYCB 表达量较高,而在果肉中CYCB 和BCH 的表达量较高,提示枇杷不同发育 阶段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主要受PSY、CYCB、BCH 基因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2.
枇杷果实日烧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果实日烧病是由于烈日直射果实,造成果实阳面局部细胞失水焦枯而引起的,其症状是果实阳面果肉被灼瘪,病部黑褐色凹陷。据观察,枇杷果实日烧病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前增长期过渡到着色期之间,而果实成熟前增长期和成熟后期(巳着色返黄)都很少发生。枇杷日烧病是江南枇杷产区常见  相似文献   

3.
枇杷果实冻害恢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枇杷秋冬开花 ,若遇 - 3℃以下低温 ,花及幼果就会受冻 ,冻害后果肉因缺乏来自种子的内源激素 ,不能发育成熟。枇杷 - 3℃以下冻害一般发生在 12月底至 2月初 ,枇杷已疏花疏果完毕 ,这时遭受冻害将严重影响果实产量 ,甚至造成绝收。福建省是我国枇杷主产区 ,也是我国枇杷最早成熟的地区之一。但在闽东、闽北等栽培区 ,枇杷常易遭受冻害 ,即使在福州等沿海地区也会受到大冻害影响。本课题组于 1999— 2 0 0 1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多倍体品种等途径 ,进行无核枇杷生产技术研究 ,获得初步效果[1] 。本试验结合以往研究基础 ,开展枇杷果实…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膜覆盖是一项有效的农业增产措施。本试验旨在探讨枇杷采前地膜覆盖,对预防果实裂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供生产参考。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为山坡地枇杷园,品种为洛阳青枇杷,树龄12年生,每667m2栽约64株,栽培管理一般,生长健壮,长势一致。地膜与畦面土壤紧贴,周边压土严密。 1999年选院桥镇建塘村枇杷园和头陀镇溪上村枇杷园,选用白色地膜,设(1)4月15日地膜覆盖;(2)4月26日地膜覆盖;(3)对照,三个处理,3株为一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 2000年选院桥镇秀岭脚村枇杷园,采用黑色地膜,设…  相似文献   

5.
6.
CPPU对枇杷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PPU对枇杷果实发育的影响徐凯杨军钟家煌魏胜林(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合肥230036CPPU是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较低浓度CPPU可促进猕猴桃、柿果实增大。利用生长调节剂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试验很少,本试验旨在探讨CPP...  相似文献   

7.
在果树杂交有种中,亲本性状遗传支配着杂种的性状,选配杂交条本是整个育种过程的关键。郑少泉等对批粑果实性状的遗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果实重量,形状,综合质做了研究,本文着重通过对我所1977一1981年冬杂交的13个组合的199株余种的果实困形物含量进行遗传倾向分析,以得出其遗传特点,为批把进一步杂交有种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取自本所批把育种园1977-1981年杂交的子代,亲本为解放种、太城四号、梅花霞、白梨、乌躬白、板红、和车本、香甜、森尾早生、瑞穗、津云等11个品种。果园环境条件为山坡梯田,土质较粘重的红…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果园设在黄岩区江口镇唐家岙村和院桥镇沙门店村的山坡地 ,海拔 30~ 5 0m。品种为洛阳青枇杷和安徽大红袍枇杷 ,树龄 14~ 15年生。株行距3 0m× 3 5m ,常规管理。试验套袋自制 ,一种为报纸 ,另一种为牛皮纸 ,规格为 2 5cm× 2 0cm。设① 1998年 4月 16~ 17日和 1999年 4月 13日 ,于江口镇唐家岙村 ,选洛阳青和大红袍进行报纸套袋处理 ;②1999年在院桥镇沙门店村 ,选洛阳青分别于 2月 13日、3月 8日和 4月 12日 3个时期采用报纸和牛皮纸套袋处理。均设相应的未套袋对照树 ,单株小区 ,重复 3次 ,随机排列 ,每株套…  相似文献   

9.
枇杷果实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果实的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R=0.704时,可将17个性状聚为4类,而在R=0.483时,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10.
以大红袍、冠玉和青种为试材,对北方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进程进行了研究,探索不同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北方日光温室内的3个枇杷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都呈“单S”曲线。其中青种果实发育时间最短,为106d、大红袍119d,冠玉126d。  相似文献   

11.
西瓜瓤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瓤颜色差异缘于所含类胡萝卜素种类与数量的不同。分析它们在不同品种西瓜中的组成,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遗传背景与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促进西瓜营养育种及其类胡萝卜素应用开发。西瓜类胡萝卜素分析最初是通过开放柱色谱法进行,当前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分辨率低或缺少标准样品,目前,2种方法都还得不到满意结果。色素分析结果表明,红色瓤西瓜主含番茄红素,橙黄色瓤主含ζ-胡萝卜素、前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白色瓜含有六氢番茄红素、β-与ζ-胡萝卜素。基因型、染色体倍数、环境条件及果实成熟度影响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西瓜瓤颜色受几个基因控制,每个基因位点有2或3个等位基因。目前,已从西瓜中分离出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几种酶的cDNA全长及基因片段。根据所发现的类胡萝卜素种类与基因分析结果,提出西瓜类胡萝卜素的可能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缘杂交是指种或属间及亲缘关系更远的分类单位间进行的杂交,它是创造果树新种质的重要途径。简要列举了果树远缘杂交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若干表现与机制。目前克服杂交障碍的途径有:蕾期授粉、混合花粉、重复授粉、亲本选择、特殊处理、胚抢救和染色体加倍等。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为3种类型:综合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和新物种类型。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鉴定、同工酶鉴定和分子鉴定。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虽然困难很多,但前景非常广阔,今后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机理和有效的克服途径,并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进行早期鉴定以及对复杂遗传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枇杷育种应用灰色系统对果实选优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枇杷果实的主要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果肉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种子三径-果皮重量-种子重-果肉度,为枇权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早钟6号、长红3号和解放钟3个枇杷品种为试材,观察果实锈斑发生规律,探讨发病原因,并提出其防治的措施。3个枇杷品种锈斑病的易感性有很大的差异,早钟6号最感病,解放钟次之,长红3号锈斑果发病率最低;果皮蜡质层和细胞壁自发荧光强弱与锈斑病的感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发病率高的早钟6号果皮蜡质层薄,果皮细胞壁自发荧光最弱,而发病率低的长红3号果皮蜡质层最厚,细胞壁自发荧光强且均匀。枇杷果实锈斑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在不良外界条件下形成微创口,随着果实膨大生长,伤口撕裂,表皮下的局部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细胞团突破表皮而形成肉眼可见的锈斑;人工抹去表皮毛,可形成微创口,显著加剧锈斑果的发生,而套袋处理可大大降低锈斑发生率,并且越早套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冻克灵对枇杷冻害果实的恢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冻克灵对中、轻度冻害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有保果和促进生长的显著作用,形成的无(小)核果实商品性较高,可减少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防冻防寒措施对枇杷结果及其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为枇杷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黔星’枇杷为试材,比较防寒布、食品袋+网套、无纺布、遮阳布、防冻药物、钢架大棚、拱杆薄膜不同防冻措施下枇杷坐果率、有效穗、冻害情况、果实大小及产量,并测定果实品质主要指标。【结果】拱杆薄膜防冻处理下坐果率、有效穗数、单穗果量、单位面积产值及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防冻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防冻药物处理下平均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钢架大棚和拱杆薄膜处理下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防寒布处理下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遮阳布处理下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此外,拱杆骨架聚乙烯薄膜覆盖树冠对树体不同位置防冻效果较其他处理显著。【结论】与常规栽培相比,各防冻措施对枇杷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综合评价,拱杆聚乙烯薄膜覆盖树冠处理防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灼病是在水果上广泛发生的、由强光照射及果面高温诱发的生理失调症。我国的落叶果树多生长在夏季高温、干旱地区,果实日灼病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苹果、葡萄、石榴等树种发生严重。根据有关文献较系统地介绍了果实日灼病的症状类型、主要成因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树种和品种果实日灼病的发生特点,探讨了导致日灼病的生理学及分子学机理,同时还综述了一些能有效降低日灼病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后热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冷藏(4℃)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8℃36h和48h热空气处理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的下降,阻止木质素、硬度、细胞膜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指数的上升,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腐烂的发生,冷藏后枇杷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2组处理相比38℃热空气处理48h的效果较好一点,但是该处理出现了轻微的热伤害。50℃10min、20min热水处理导致严重的热伤害,加剧了枇杷果实的腐烂,在冷藏14d后失去了商品价值,该热水处理不适合枇杷果实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9.
枇杷果实成熟和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成熟过程中及其在8-10℃低温保鲜与MAP保鲜过程中有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枇杷鲜果中有机酸有苹果酸、乳酸、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酮酸等,其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草酸、酒石酸的含量较低,富马酸微量,不含乙酸和琥珀酸。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有机酸的种类增加,总酸含量下降,有机酸代谢消耗主要是苹果酸的代谢消耗。MAP保鲜主要是通过抑制苹果酸的代谢来减少有机酸在贮藏过程中的消耗。  相似文献   

20.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104(2):189-198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 density and protected cultivation over open f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loquat cultivars. Both of these methods are new and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studied in Turke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Gold Nugget, Hafif Çukurgöbek, and Sayda cultivars planted at high-density with planting spaces of 3 m × 3 m in May 1997. The experiments for cultivation were done in greenhouses where the side height was 2.5 m and the highest point was 4.0 m. Phenological variables such as first blossoming, full bloom, end of bloom and harvest time and pomological variables such as fruit and seed weight, fruit dimension, seed number/fruit, and acidity were determined. The trunk diameter, 10 cm above the bud union, was also recorded each year during the study. The total above ground tree canopy volume was calculated from height and width measurements. The productiv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yield/plant, yield/hectare, cumulative production/plant, cumulative production/hectare and yield/unit trunk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yield/unit of canopy volume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otected cultivation caused earliness of 13–20 days when compared to open field. The mean yield was higher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than the open field for both yield/tree and yield/ha. Conversely, the mean yield was higher in open field than protected cultivation for yield/unit trunk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yield/unit of canopy volume of trees. Pomological quality of the fruits was higher in the open field than protected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