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公猪的合理饲养 1.1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饲养水平过高,可使体内脂肪沉积;水平过低,可使体内脂肪、蛋白质耗损,形成氮和碳的负平衡,公猪变得消瘦。一般每千克日粮消化能不低于12.56MJ/kg,粗蛋白占14%左右,配种期能量提高到12.98MJ/kg,粗蛋白提高到16%,非配种期能量粗蛋白含量稍降低,但须保持公猪合理体况。  相似文献   

2.
正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日粮营养搭配。种公猪的日粮中应有大部分精料,最好是全价配合饲料,可显著提高精液品质与配种能力。配种季节前30天左右,就应开始加强种公猪的营养摄入,与非配种期相比至少应增加20%。配种期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5kg。配种繁忙时,应每天补充鸡蛋、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保证精液品质。在配种季节过后,可逐渐降低营养水平,直到通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母猪好一窝、公猪好一坡”。故只有保证种公猪有健康的体格,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配种能力,提高精液品质,确保精子密度高,活力强,才能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增加经济收入。因此,笔者对此进行多年实践与研究,下面就其研究结果浅述如下: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日粮营养要求要保持公猪有良好的种用体况和最佳配种能力,必须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优质饲料。日粮营养需要为配种前公猪(个体重50kg~90kg):粗蛋白(CP)14%、消化能(DE)12.38MJ/kg、赖氨酸(LYS)0.75%;实施配种公猪:粗蛋白(C…  相似文献   

4.
提高母猪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配种期公猪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配种期公猪的饲养管理制度,是保证公猪合适的体况、较高的精液品质和旺盛的性欲的前提,是提高母猪受胎率的首要环节。1.1合理饲养1.1.1饲养方式在公猪饲养上,依据各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分别采用季节性加强饲养和一贯加强制饲养。季节性加强饲养是在配种季节集中加强饲料供给,保证体能,有利于公猪的配种;一贯加强制饲养是对常年配种的公猪,一年四季都保证公猪充足的营养水平。1.1.2饲粮的配合与饲喂公猪应用精料型饲料,配制的种公猪饲粮中,粗蛋白质(CP)每千克含量应在12%~15%,…  相似文献   

5.
公猪的繁殖性能在生产实际中的优劣程度常与饲养管理状况密切相关。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公猪优良繁殖性能的基础条件,饲养管理的实践应着眼于公猪繁殖性能的充分表现,具体讲,就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公猪良好的体况、正常的性机能、提高精子的产量和质量。1公猪的饲料营养营养是维持公猪正常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喂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可增进公猪的健康并提高其生精配种能力。1.1营养水平要想使成年公猪达到理想的繁殖状态,其日粮营养水平应不低于NRC推荐的标准。适宜的营养水平是符合公猪生理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后备公猪的采精调教是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 ,是家畜改良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统一供精和改良站的经济效益。现将我站 10多年来的采精做法介绍如下。1 切实加强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调教的成功率。后备公猪一般 4~ 5月龄时必须分圈单个饲养 ,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后备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强壮的体况。加强运动 ,提高后备公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其它种公猪接触 ,激发后备公猪的性欲 ,有利于调教。2 掌握合适的调教年龄一般本地公猪 5~ 6月龄 ,外种公猪 7~ 8月龄开始调教。调教过早 …  相似文献   

7.
1饲养管理1.1低营养水平饲养营养是保持种公猪旺盛配种能力的基础,尤其是蛋白质水平对公猪的配种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农户散养种公猪大量利用青粗饲料,严重缺乏蛋白质饲料,因而使种公猪性欲降低,配种受胎率降低。因此农户饲养种公猪时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1.2缺少维生素与矿物质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是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尤其是VA、VD、VE、VB1、VB2及Zn、Mn、Se对种公猪的性欲及繁殖力的影响更大。因此农户在自配日粮时应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添加剂预混料。1.3缺少运动或运动过度农户饲养种公猪大多无专用运动场,配…  相似文献   

8.
农村种公猪养殖户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公猪使用过度,运动不足,饲料营养不全等。轻者影响了种公猪生产性能的发挥,重者公猪易患繁殖障碍病,缩短使用寿命。1公猪的合理利用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使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与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配种强度关系密切。1.1 公猪的初配年龄后备种公猪参加配种的适宜年龄,一般应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的体重来确定。本地培育品种一般为9~10月龄,体重在100 kg左右。国外引进品种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在110 kg以上。公猪过早参加配种,不仅影响公猪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系杜洛克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以及美系杜洛克保育、育成的饲养管理,提出专人饲养、合理调教,适时配种,提供合理日粮,抓好断奶仔猪第1周的管理,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公、母猪配种成功率,保证猪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避免公、母猪间因个体大小悬殊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公猪体重可达400kg,小母猪体重只有150kg,如果采用自然交配,公母猪体重悬殊过大,母猪很难承受,容易造成交配失败,错过配种的黄金时间。采用人工授精,可以降低给母猪配种的劳动强度,节约配种消耗的时间。可以避免公、母猪自然交配引起的疾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1采精每头后备公猪每周采精1次,生产公猪采精2次,必要时不得超过3次。若发现采得的精液品质较差,在保证正常饲养条件下,对该公猪每隔2周检查1次,1.5个月后再决定去留。负责后备公猪的训练、调教工作,直到能正确采到精液。每次采精必须保持完整的采精记录。  相似文献   

11.
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生产水平和公猪饲养者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发现养公猪专业户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1饲料营养要全面 由于种公猪配种时射精量大、且精液中蛋白质的比例较高,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造成公猪性欲不旺,精液品质下降,所以公猪非常需要营养丰富的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1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精液的品质为提高种公猪精液的数量与品质、并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对种公猪的饲养,必须抓好“保证营养,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三个环节。1.1保证营养为满足种公猪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应按饲养标准为种公猪配合日粮,对常年配种的中等体重(90~150kg)…  相似文献   

13.
公猪繁殖障碍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场种公猪常出现性欲丧失、性欲减退或无精、死精等情况.公猪繁殖障碍大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公猪使用过度或患生殖器官疾病、某些疾病的后遗症等引起的.根据我站猪场饲养公猪的情况,现主要从饲养管理方面,把公猪常出现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性欲减退或丧失1.1原因有的公猪繁殖障碍是因患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而丧失交配机能,有的是因营养过量,体况过肥,矿物质、维生素等不足,引起营养失调而造成.此外,爬跨调教方法不当和饲养环境不良也是诱发因素.1·2防治措施1·2·1息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公猪应予以…  相似文献   

14.
种公猪饲养管理与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 ,对猪的繁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 ,必须经常保持其营养、运动和配种利用之间的平衡 ,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若失去平衡 ,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营养丰富、运动不足的情况下 ,会引起公猪过于肥胖 ,性欲降低 ,严重影响配种效果 ;如运动或配种利用过度 ,营养供给不足 ,公猪因过于清瘦 ,射精量少 ,精子活力低 ,配种效果亦不理想。1 种公猪的合理饲养为使种公猪经常保持体质结实 ,精力充沛 ,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优良 ,必须进行合理饲养 ,喂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主要受饲养管理水平的制约。所以提高公、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发掘繁殖潜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在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上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消化能应为6600千卡,蛋白质占日粮的16%~18%,钙、磷比例为且:习一2:1之间。适当添…  相似文献   

16.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是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明显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从而提高猪群的整体质量。1后备公猪的调教1.1调教要求一是后备公猪达7~8月龄,体重120 kg以上,健康无病、营养良好、精力充沛,并已经有过与母猪接触训练者,方可开始采精调教。调教宜在早上喂  相似文献   

17.
茸鹿的配种     
1配种准备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加强种母鹿和种公鹿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对于种公鹿重新组群,单圈饲养。于8月15日以前全部结束采收再生茸的工作,于锯完再生茸后立即对确定的种公鹿进行调教,每天2~3  相似文献   

18.
猪场饲养公猪应着重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母猪受胎率,公猪管理方案应注意保持营养、运动、配种利用几方面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9.
种公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直接关系到其精液品质的优劣 ,与其配种能力、配种效果息息相关。本文根据作者的生产实践和体会 ,认为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选种要选择机能形态良好 ,结构匀称 ,体质好 ,雄性发达 ,睾丸匀称 ,前躯深广 ,四肢健壮 ,无病残 ,且品种特征明显 ,血系来源清楚的健康种公猪。这是种公猪有强配种能力的基础。2 科学饲养种公猪的科学饲养主要是要保证其能采食到足够的营养 ,以产生足量的优质精液。饲养中要注意蛋白和能量适宜 ,保持 8~ 9成膘的体况 ,种公猪饲养力避过肥 ,过肥会引起四肢或蹄脚疾病降…  相似文献   

20.
种公猪是繁殖群遗传组成的一半,对猪群品质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应对种公猪精心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传潜能. 1 饲养 1.1 日粮营养 公猪使用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避免营养不均衡.在其配种前后推荐以下配方:配种前粗蛋白13.5%,消化能12.38MJ/kg、精氨酸0.65%,维生素D3 531U、维生素D3 177IU、维生素E 8.9U;配种后粗蛋白15.0%、消化能13.7MJ/kg、精氨酸0.80%、维生素A3 500~4000U、维生素D3177~200U、维生素E 22~44U、钙0.65%~0.90%、磷0.6%~0.7%.日喂2~3kg,日喂2次,定时定量,乳头饮水,每天补喂优质鲜牧草或青贮料0.5~1.0kg/头.配种后饲粮粗蛋白14.5% ~15.2%、精氨酸0.7%~0.8%可维持公猪正常性欲、精液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