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晶 《饲料博览》2004,(10):52-52
影响肉用仔鸡饲养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周龄与体重、饲养方式、房舍结构及地理位置等。一般来说,房舍的结构合理,通风良好,饲养密度可适当大些,笼养密度大于网上平养,而网上平养又大于地面厚垫料平养。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相对湿度也增大,厚垫料平养的垫料易潮湿,使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受阻,鸡群生长不齐,残次品增多,增重受到影响,易发生胸囊肿、足垫炎、瘫痪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若饲养密度过小,虽然肉用仔鸡的增重效果较好,但房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肉用仔鸡,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2.
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癣;  相似文献   

3.
一、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 2、鸡舍环境调拉不当。如果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有害气体超标,鸡群就会烦躁不安,发生啄癖;温度不均衡,忽冷忽热,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发生啄癖。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技术》2014,(8):39-40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入夏伏天气之后,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而且持续时间长,闷热的天气常使鸡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这对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并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建议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采取以下饲养技术及方法:一是降低饲养密度。为减少鸡群散失的热量积聚,从而降低舍温,平养鸡舍饲养密度比春秋季节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业》2014,(24):39-39
1.控制饲养密度。育雏期结束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2只以内,8周龄后饲养密度控制在6只。2.一栋鸡舍内不得饲养两批或多批种鸡。3.鸡群在6周龄、14周龄全群称重分群,通过调整喂料量,在3~4周时间内将整齐度调整一致。4.饲养员在每天喂料时,必须抓大、中、小鸡,自行调整鸡群整齐度。  相似文献   

6.
饲养密度对罗曼粉祖代种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3周龄经过强制换羽的健康罗曼粉B系和D系祖代蛋种鸡各180只,分别分为3组,每个单笼(38cm×36cm)内分别放置4、3和2只,每只鸡占有的笼底面积相应为342、456和684cm2,其他各项饲养管理条件相同,以研究饲养密度对罗曼粉祖代种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密度与鸡群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呈负相关,随着饲养密度的降低,鸡群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不断提高;品系母鸡对饲养密度的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7.
任志 《农家参谋》2011,(4):20-20
一、饲养管理粗放 1.饲养制度无定规:任意变更作业程序,虽有定时饲喂的制度,但随意推迟饲喂时间;随心所欲地并群,鸡群群体过大,密度过大;不按公母正常比例组群,造成性比不当,公鸡过多,引发打斗应激。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特点 该病发生于已免疫鸡群,产蛋鸡多发,肉鸡在30日龄前后发病。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不同、饲养密度以及通风条件不同,该病的发病特点差异较大。如果环境条件较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常呈零星死亡。如果环境条件差,舍内空气污浊,温度高,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空气中病原含量高,鸡群一旦感染新城疫病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进而出现败血症,后果较为严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兰天 《河北农业》2006,(12):28-28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啄肛癖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  相似文献   

10.
兰天 《福建农业》2008,(11):28-28
在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啄癖是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一是饲养密度过大;二是鸡群整齐度差;三是鸡舍环境调控不当;四是日粮营养不合理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
鸡群的整齐度包括体重整齐度、胫长整齐度和性成熟整齐度。整齐度高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预示着日后鸡群开产整齐,产蛋峰值高,且产蛋高峰期维持的时间长。要提高育成鸡的体重整齐度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称重称重是了解鸡群体重的唯一有效方法,通过定期称重可以清楚地了解鸡群体重的增加情况。其做法:一是定期称重,每周称重一次。二是随机抽样,一般抽取鸡群总数5%的个体进行称重,然后根据抽测结果与品种标准体重比较调整饲料喂量和决定换料时间,使鸡群的平均体重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2.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决定鸡群整齐度的一个很…  相似文献   

12.
啄癖常见于高密度饲养的集约化鸡群,严重影响蛋鸡的采食和饲料转化率。主要表现为鸡相互啄羽、啄肛(高产鸡群)、啄趾、啄蛋等,导致生长不良,羽毛蓬乱,严重者导致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啄癖发生的原因。①环境因素:饲养密度过大,禽舍空间不足,育雏温度过高,采食及饮水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观察鸡群一是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二是观察鸡群的饮水、吃料、产蛋量变化等;三是观察鸡群的死淘状态。二、减少应激禁止外界惊吓,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作程序等。三、合理饲喂及供给充足饮水饲喂合理科学的全价配方饲料,不要  相似文献   

14.
一、养殖场所 大麦虫饲养场所宜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室内。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房间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0-32℃之间.最适温度为27℃,防止昼夜温差变化过大,对虫体造成应激。  相似文献   

15.
夏季养鸡注意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降低密度:蛋鸡特别怕热,因此,入夏后,应该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圈养的蛋鸡入夏时,每平方米饲养以5只为好;入伏以后,可以减少到4只。开窗搭棚: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时,要及时打开窗户,安装通气纱窗;高于30℃时,在离鸡较近的活动场地搭上一个凉棚遮荫,  相似文献   

16.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限制饲养技术是肉用种鸡饲养的核心技术,导致肉种鸡饲养的失败除疾病因素外,都与限制饲养有关.限制饲养的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相符合,其关键是确定每周适宜的饲喂量.判断限制饲养成败与否有二个指标,一是开产体重,二是鸡群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8.
大蜡螟是蜜蜂蜂群的主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模式昆虫,其饲养条件的优化对获得大量试虫进而推动昆虫免疫及昆虫病理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密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重要的生物因子之一,饲养密度对人工种群的个体发育与存活有重要影响。设置20、30、40、60头·300 cm-3 4个饲养密度,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大蜡螟实验种群的密度效应,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对大蜡螟发育、繁殖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估计种群动态,进而探究大蜡螟实验室饲养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饲养密度最小(20头·300 cm-3)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0.136 3±0.003 7 d-1)、周限增长率λ(1.146 0±0.004 2 d-1)均为最高(P<0.05),净增殖率R0(724.50±11209粒卵)最大。饲养密度增加后,r和λ显著降低(P<0.05),净增殖率下降。特定年龄-龄期存活率sxj、种群特定年龄繁殖力mx、和种群年龄净增殖率lxmx在低密度(20头·300 cm-3)种群中保持较高水平,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参数值明显变小。4个密度饲养的大蜡螟种群,蛹期虫体收获率均在99%以上。较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给予充足食物,在相同空间内可获得较多的大蜡螟个体,但低密度饲养有助于缩短种群发育历期,且饲养的个体和种群具有较高繁殖潜力,适于实验室种群维持,因此要根据研究目的合理设置饲养密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大蜡螟实验室种群饲养,推动模式昆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易引起鸡舍内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鸡结膜炎、角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中毒。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湿度,合理建造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鸡舍周围绿化,控制鸡群密度,优化日粮结构等措施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些养殖场因鸡苗货源不足屡屡出现同一鸡舍同时饲养二批甚至三批的现象。也有些养鸡场在冬季为了节省能源开支,在育雏期的前期把不同批次的雏鸡苗集中到一栋鸡舍进行高密度饲养(最多不超过正常密度的1.4倍),15日龄后再分开饲养。但应注意两批进雏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10天,否则温度和疾病就难以控制。作者现将同舍两批次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