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近几年我省大棚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利用荒山野岭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大棚经济作物基地,如大棚葡萄园、大棚西瓜园、大棚食用菌园、大棚反季节蔬菜园。但据调查,我省各地市凡利用荒山或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5,(1):49-51
为更好地指导瓜农进行大棚多膜覆盖西瓜生产,探讨了西瓜多膜覆盖形成的小气候因素西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膜大棚平均温度比4膜大棚高1.37℃,平均最低温度比4膜大棚高1.67℃;5膜大棚平均相对湿度在10:00—13:00期间略低于4膜大棚,其余时间均高于4膜大棚;5膜大棚西瓜比4膜大棚的上市早15~20 d,每667 m2多收1 295.6元;5膜大棚西瓜比4大棚膜西瓜含糖量略低,总体品质相近。  相似文献   

3.
针对秋延后辣椒在湖南地区生产时易发生高温障碍的现状,对传统大棚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以传统大棚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结构、室内温度变化及其对秋延后辣椒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月20日至9月26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明显低于传统大棚,其降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而在9月27日至11月30日,优化大棚室内白天平均气温则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保温效果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室内夜晚平均气温在8月20日至11月8日明显低于传统大棚,而在11月9~30日则高于传统大棚;优化大棚的秋延后辣椒种植效益也明显高于传统大棚。与传统大棚相比,优化大棚可显著提高秋延后辣椒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667 m^(2)产量显著提高11.3%。  相似文献   

4.
史旖旎  解恒燕 《蔬菜》2021,(10):41-46
针对我国北方寒区塑料大棚广泛存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棚闲置的原因及其危害,对我国北方寒区闲置大棚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中闲置大棚主要用于种植蔬菜、食用菌栽培、畜禽养殖、光伏结合温室等方面,并提出了闲置大棚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开展规模化开发利用闲置大棚关键技术研究是加速闲置大棚利用的有效手段;对现有大棚进行加固是增强大棚骨架荷载及其可利用性的方法;对大棚内部环境设施及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及改造是塑料大棚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朱金籴  焦书升  王璟 《蔬菜》2018,(11):27-32
以开封市郊区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下,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之间的耕层土壤酸碱度以及速效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比2年限大棚土壤降低了0.4个单位;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碱解氮含量比露地种植高42.4%;2年限大棚土壤有效磷含量比露地土壤高4.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无明显差异;5年限大棚土壤有机质比露地土壤高13.6%。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到大棚内的光合作用不如露地强。而造成温室或大棚光合作用弱的主要原因,除了大棚内的光照不如露地强外,还有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和群力两点的大棚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与限值比较、综合因子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群力乡6a棚龄的大棚已受Zn污染外,其它大棚土壤尚未发生Cu、Zn污染,而7个大棚土壤均受到Cd污染;7个大棚土壤的综合污染情况均达到重污染的程度;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与棚龄、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和Cd、群力大棚重金属Cu和Zn、群力大棚重金属Zn和Cd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山东省即墨市刘家庄镇泉庄村的瓜农王殿纲,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事大棚西瓜种植。大棚作为高效农业的一种形式,各级政府很重视,花了很大力气,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3-5年不要地款;信用社优先贷款;聘请老师。当时我们即墨市各个乡镇大棚着实上了不少,其中不乏大棚西瓜种植,但是没过2年大棚西瓜种植面积即减少了2/3还多。有的农户拆了大棚,有的农户卖了大棚,有的挪作他用,着实让人痛心。难道大棚西瓜真的种植效益低吗?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大棚西瓜种植一成本低、效益高,一般来说每667m2大棚若能收3批瓜,那么效益一般可达8000元左右,但是许多瓜农连第1批瓜都难以保证长好,怎么能取得高收  相似文献   

9.
浙南沿海地区设施蔬菜抗冻避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温州市2008年设施大棚蔬菜栽培面积有4178.9hm2,主要分常年设施栽培和季节性设施栽培。常年设施栽培大棚蔬菜611.5hm2,主要集中在瓯海、龙湾、鹿城等靠近温州城市郊区的一线蔬菜基地。设施类型包括钢架连栋大棚、8m钢管单体大棚、6m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温室土地利用率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等问题,提出一种大跨度东西矮墙塑料大棚(试验大棚),南北走向,夜间覆盖保温被。该研究以相同跨度但无东西墙体的塑料大棚(对照大棚)为对照,对2种大棚室内外的光照以及温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大棚的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无明显差异;2)试验大棚升温快降温慢,且南北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试验大棚平均最低温度为2.0℃,较对照大棚高1.6℃,与棚外温差最高可达21.3℃;3)试验大棚夜间相对湿度高达99%,存在高湿现象;4)试验大棚叶菜生长情况优于对照大棚,但生长缓慢。因此,大跨度东西矮墙塑料大棚是一种单体大、保温性能良好、棚内气候稳定、可满足冬季叶菜生产的塑料大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如皋市塑料大棚莴笋在秋、冬、春季均可栽培,栽培模式有大棚春豇豆—大棚冬莴笋,大棚春豇豆—大棚秋莴笋—大棚春莴笋,大棚春豇豆(或四季豆)—夏秋豇豆—大棚冬春莴笋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市场需求、上市季节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及品种;大棚莴笋一般育苗后移栽大田,可用露地育苗。但秋、冬莴笋育苗期间,为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阳网覆盖育苗。其种植用工量少,高产稳产,净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我们生产上应用的双大棚4膜覆盖的栽培结构是:双大棚为南北走向,内棚用竹片搭棚,竹子入土深40cm,间距1m,内层大棚宽度5.5m,顶膜5.5m,围裙1.3m,外层用钢架大棚,宽度6m,顶膜  相似文献   

13.
以“爱蜜”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法,对3种不同开窗结构塑料大棚(顶部不开窗型大棚CK、顶部单侧开窗型大棚SG、顶部双侧对称开窗型大棚FG)进行温光及相对湿度观测,并比较不同开窗棚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于长江流域番茄春提早栽培的塑料大棚类型。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大棚的散热性能FG>SG>CK;棚内光照强度FG>SG>CK;棚内湿度CK>SG>FG;SG和FG型大棚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相比于CK每667 m2分别增产448.81、1 005.48 kg,分别提升了14.29%和31.90%。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均为FG>SG>CK。顶部全开窗型大棚最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户县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属于典型的山水夹道平原,目前以同兴西瓜为代表的户县大棚西瓜发展迅猛,面积达2万多亩。为充分发挥设施大棚的作用,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大棚西瓜种植户探索大棚西瓜收获后种植秋延黄瓜高效栽培模式,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摸索获得成功。笔者通过几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智能型温湿度记录仪,以露地为对照,对夏季高温季节3种防虫网覆盖方式下(水平棚架覆盖、大棚覆盖、连栋大棚覆盖)设施内的空气温湿度进行连续记录,初步摸索出3种防虫网覆盖方式下设施内温湿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晴天不同处理防虫网内的温度都高于露地,防虫网+连栋大棚模式设施内温湿度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最大,温度最高时,防虫网+连栋大棚湿度最低,气温降低后湿度又升高得最快;雨天不同处理温度都差不多,防虫网+连栋大棚覆盖下湿度最低;阴天温度下午最高,各处理温度差别不大,防虫网+连栋大棚的湿度最低;雨转晴后防虫网+连栋大棚温度升高最快,湿度降低最快;所以防虫网+连栋大棚覆盖最适合夏季叶菜类栽培,高温低湿可有效防止烂菜,全封闭的生长和管理模式也可起到很好的防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大棚茄子早熟栽培能提早上市,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早熟栽培除了定植后的大棚管理外,最主要的还是定植时茄苗的质量。培育适龄壮苗是进行大棚早熟栽培的前提,其育苗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熊蜂授粉对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开展自然授粉和熊蜂授粉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可提高大棚试验农作物坐果率30%以上,单株产量提高17%以上;试验蔬菜维生素C、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提高;熊蜂授粉可显著提高大棚蔬菜株产量和品质,增加大棚农作物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茄子是蔬菜供应的主要种类之一,栽培面积广。随着大棚等保护设施的广泛应用,栽培模式的不断变化,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大棚茄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由于大棚连续种植茄  相似文献   

19.
导读:大棚浅水藕—甜瓜—莴苣三茬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还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大棚浅水藕2月中旬栽植,采用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6~7月收获;甜瓜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移栽,11月初采收;莴苣9月下旬育苗,11月中旬移栽,采用双层大棚加小拱棚覆盖,翌年2~3月开始收获。  相似文献   

20.
阐述闽南大棚苦瓜发展过程中给苦瓜种植户带来的高效益的同时,也面临低温及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根据闽南大棚苦瓜发展现状,对进一步发展大棚苦瓜提出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