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和水体条件孕育了独特的鱼类资源。青海湖及其附属的河流、淡水湖泊水体中生长着6种鱼类:即青海湖裸鲤、甘子河裸鲤和4种高原鳅,其中:青海湖裸鲤是水生生物的主体。青海湖裸鲤体形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渔业捕捞价值,成为青海省渔业的主要捕捞开发对象。青海湖裸鲤在来开发期的资源量为19.9万吨: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在7.5万吨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里18吨(1960-1961年),到2004年渔业资源的数量5017吨,平均每平方公里1.08吨。比在未开发期的资源量减少97%。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已进行了十余年,已累积向青海湖水域投放裸鲤鱼苗种6200万尾,其中大规格鱼种近4000多万尾,为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9月,青海湖湖区裸鲤资源蕴藏量达30120吨,是21世纪初裸鲤资源量的十倍,然而比最高峰时期裸鲤资源量32万吨还相距甚远。这要求我们不断扩大增殖放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裸鲤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保证青海湖裸鲤 (Gymnocypisprzewalskiiprzewalskii)原种种质、增殖放流 ,增加青海湖裸鲤资源量 ,我们于 1996~ 1998年对裸鲤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作了详尽的研究。经过三年试验 ,形成了《青海湖裸鲤原种生产操作规程》 (草案 ) ,掌握了苗种繁殖、孵化和培育技术 ,授精率、孵化率、出苗率平均达到 80 %以上。并对青海湖裸鲤胚胎发育期和出膜后的仔鱼期做了详尽的观察。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1996~ 1998三年间 ,在青海省鱼类原种良种场进行了裸鲤人工繁殖试验。试验材料采自布哈河、沙…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4,(8):54-54
<正>青海湖裸鲤(湟鱼)是青海省珍贵保护动物,它在青海湖"鱼鸟共生"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对非法捕捞贩卖湟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使得青海湖裸鲤资源得到保护。截至2013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3.9万吨,数量为1.66亿尾。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的贡献率达到22.3%。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经济动物,为青海省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在国务院《水产资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0日至8月13日,采用美国BioSonics DT-X(210 kHz)鱼探仪对青海湖中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walskii)资源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为期4d的水声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8月青海湖裸鲤在全湖区的平均密度为(1.83±0.36)ind./1000m3,总尾数...  相似文献   

6.
王基琳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5):20-20,22
青海湖裸鲤由于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已无捕捞价值。要想恢复其资源量非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发这一鱼类资源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抓住青海湖裸鲤耐高寒、耐高盐碱这一特性,才能把这种鱼类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裸鲤受精卵快速脱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速资源恢复步伐,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每年繁育出大量的青海湖裸鲤幼苗进行人工放流,以补充湖内渔业资源量。在前期的采卵环节中稍有不慎往往会有即将成熟但尚未成熟和游离的卵粒被挤出,这些卵同样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裸鲤[G.Pr z e w a ls k i iprzewalskii(Kessler)]俗称湟鱼(该鱼彩色照片见彩中插2),是青海省特有鱼类,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水系中。青海湖裸鲤与泰山赤鳞鱼、富春江鲥鱼、渤海的弓鱼和油鱼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鱼。由于青海湖裸鲤在青海湖中生长缓慢,加上青海湖地区渐趋干旱,降水量大减,致使青海湖裸鲤产卵场受到严重破坏,加上过量的捕捞和对亲鱼的偷捕现象无法杜绝,青海湖裸鲤种群急剧衰减,使青海湖裸鲤已濒临绝迹。为了保存和发展这一名优水产品,我们在江苏省南通市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开展了室内水泥池培育青海湖裸鲤苗种试验,现将有关…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裸鲤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而人工孵化工作则是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多年青海湖裸鲤受精卵孵化工作经验,提出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希望对青海湖裸鲤研究工作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裸鲤资源评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青海湖裸鲤 [Gymnocyprisprzewalskiiprze walskii(Kessler) ](以下简称裸鲤 ) ,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裂腹鱼亚科 ,裸鲤属 ,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 ,对这一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是关系到青海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裸鲤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 3] ,但仅见于种群生物学研究。本文应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式 ,定量地探讨裸鲤资源变动问题 ,试图阐明该资源年际变化 ,寻求合理利用有效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采集1 996年…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裂愎鱼亚科。主要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中,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了恢复青海湖裸鲤资源,我们在河北省井陉县鱼泉冷水鱼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了人工繁育和驯化养殖,成功实现了青海湖裸鲤异地繁养技术的突破。现将青海湖裸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安 《淡水渔业》1976,(10):6-10
1971年我们把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przewalskii kessler从青海省的青海湖引入到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简称察右后旗,下同),进行了试养。为今后我国北部和西部其他省(区)移植青海湖裸鲤提供参考材料,我们于1972—1974年对察右后旗的青海湖裸鲤的生物学资料进行了收集,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58年开发以来,青海湖的渔业即成为青海省水产业的重要支柱,六十年代初期,最高年产量达1.2万吨,但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产量便逐年下降,到目前连年产千吨都难以保持,该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青海湖裸鲤的产卵场遭到破坏,繁殖期亲鱼被大量捕杀以及多年来对该鱼的过度捕捞,要恢复并提高青海湖的渔业资源,必须设法增大湖水量,加强对裸鲤亲鱼和产卵场的保护,限制捕捞量并进行裸鲤苗种的人工放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传统的数学方法只适用于局部分析,很难做出宏观结论。武汉工学院刘军先生用灰色理论预测青海湖裸鲤的年产量,以1991~1998年青海湖裸鲤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1999年青海湖裸鲤年产量预测,结果表明,1999年青海湖裸鲤年产量的预测值为776.8t,与实际产量807t的相比对误差为3.73%,研究认为,模型预测的效果比较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裸鲤与草鱼群体遗传变异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凯 《淡水渔业》2001,31(2):51-52
青海湖裸鲤 (GymnocyprisprzewalskiiprzewalskiiKessler)、隶属鲤科 (Gyprinidae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裸鲤属 (Gymnocypris)是青海湖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本文利用RAPD标记对青海湖裸鲤和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草鱼 (Ctenopharyngo donidelluscuvieretValenciennes)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变异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为保护青海湖裸鲤天然资源提供新的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青海湖裸鲤肠道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 ,青海湖裸鲤肠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 ,其前、中、后肠的组织学特点差异明显 ;裸鲤肠道由内向外可以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但缺乏粘膜肌 ,因此固有膜和粘膜下层分层不明显 ;裸鲤前、中肠的褶皱高而宽 ,排列紧密 ,纹状缘明显 ;后肠的褶皱低而窄 ,排列疏松 ,纹状缘不明显 ;裸鲤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从前肠到后肠依此逐渐减少。文中还对青海湖裸鲤肠道各段的结构与食性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湖裸鲤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青海湖裸鲤(以下简称裸鲤)具有很强的抗盐碱能力,是青海湖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有着极高的开发和推广前景.由于青海湖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使裸鲤形成了在盐碱水域生长发育,溯河在淡水中产卵的繁殖习性.捕捞野生成熟亲鱼进行裸鲤人工繁殖在国内已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全淡水环境下养殖培育的成熟个体能否进行人工繁殖,繁殖效果如何均未见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裸鲤的人工繁殖技术,为裸鲤的推广打下基础,我们于2006年3月至5月,在石家庄市井陉县鱼泉水产公司采用全淡水环境下发育成熟的裸鲤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盐碱环境中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特性,为耐盐碱鱼类增殖保护和盐碱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代表,研究其在盐碱水(青海湖湖水)环境中的自主摄食节律,设置自然光照(14L:10D)湖水组和全黑暗(24D)湖水组,以自然光照(14L:10D)淡水组为对照。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为白昼摄食类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淡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的摄食高峰期为08:00—11:00,摄食低谷期则为05:00—08:00;湖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在08:00—19:00呈现较高且持续的摄食现象,其平均每小时摄食量显著高于05:00—08:00和19:00—05:00时段。而在全暗环境中,青海湖裸鲤摄食的节律性减弱,各时段的平均每小时摄食量较为接近。经63 d的自主摄食养殖,在自然光照下,湖水组的青海湖裸鲤在高盐碱环境中的体长增长率为(1.19±0.17)%、体重增长率为(10.66±0.98)%、特定生长率为(0.16±0.02)%/d,均分别显著低于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18.66±0.41)%]、体重增长率[(67.32±3.05)%]和特定生长率[(0.82±0.03)%/d],表明生长受到抑制。湖水组和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体重关系参数(b)均小于3,表明青海湖裸鲤为负异速生长鱼类,其中,湖水组b值小于淡水组,即湖水组体重增长速率低于淡水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盐碱环境导致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特性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探寻青海湖裸鲤在青海湖水环境以及淡水人工养殖中的摄食节律及生长规律,为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投喂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碱生境中鱼类的摄食习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裸鲤与鲤、鲫、草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凯 《淡水渔业》2001,31(5):49-51
本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4 种鲤科鱼类,即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鲤亚科的鲤和鲫鱼、雅罗鱼亚科的草鱼基因组DN A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探讨青海湖裸鲤的系统分类位置.遗传距离指数计算结果显示,鲤亚科2个鱼种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青海湖裸鲤和草鱼间的相似性,而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与另两个鲤亚科三种鱼类之间的差异(0.8769、0.7145、0.6930)明显高于雅罗鱼亚科草鱼与鲤亚科鲤、鲫鱼之间的差异(0.4718、0.5218).在此基础上讨论了RAPD技术适用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裸鲤与鲤、鲫、草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凯 《淡水渔业》2001,31(5):49-51
本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 4种鲤科鱼类 ,即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鲤亚科的鲤和鲫鱼、雅罗鱼亚科的草鱼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 ,目的是探讨青海湖裸鲤的系统分类位置。遗传距离指数计算结果显示 ,鲤亚科 2个鱼种间的相似性显著高于青海湖裸鲤和草鱼间的相似性 ,而裂腹鱼亚科的青海湖裸鲤与另两个鲤亚科三种鱼类之间的差异 (0 876 9、 0 7145、 0 6 930 )明显高于雅罗鱼亚科草鱼与鲤亚科鲤、鲫鱼之间的差异 (0 4718、 0 5 2 18)。在此基础上讨论了RAPD技术适用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