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V9112 89A/ /济南13/ 97美斯6 )三交F1代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利用1BS和1DS上的SSR引物对两池和亲本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研究,发现1BS上的4个引物GWM11、GWM18、GWM2 6 4和GWM2 73在两亲本间有稳定差异,但1DS上没有找到有差异的引物。通过在分离群体上验证,发现这4个1BS上的引物与育性恢复基因间的交换值均大于5 0 %。推测,V型不育系不适于用三交F1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距离分析。  相似文献   

2.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RAPD及SCAR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洋葱雄性不育系101A及其保持系101B基因组 DNA 进行 RAPD 分析,共使用了200条随机引物,其中有188条引物在两系之间都得到了扩增产物,68条引物扩增结果在两系之间表现出了遗传多态性.在其不育系中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片段 AK151400,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AK151400序列全长为 1 360 bp,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Oryza sativa L.)的GA3(AP005256.3,GI:50508703)序列有59%的同源性和75%的相似性.根据序列测定结果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将AK151400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  相似文献   

3.
洋葱雄性不育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洋葱雄性不育系发现及利用的演化过程,介绍了S型和T型不育细胞质的特点及在全世界的利用情况;在质核互作不育类型利用上,介绍了洋葱和细香葱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对利用不育系进行大面积制种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南方各省洋葱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含抗辣椒TMV的L基因的材料L15为基础,利用与L基因连锁的3个分子标记189D23MF、PMFR11和PMFR21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对L15、3份感病材料H8/H9/H11×L15 F1、46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室内人工TMV接种并对其进行表型抗性鉴定和RT-PCR检测。对筛选出的标记在F1及BC1P1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子标记189D23MF在L15和12份辣椒种质上均未扩增出条带;SCAR标记PMFR11在L15和46份辣椒种质上呈现共显性分离,SCAR标记PMFR21为显性标记。通过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方式,2份材料L15、H11×L15表现为高抗。H9×L15表现为抗,H8×L15及5份材料A1、A35、A39、A55、L16表现为中抗,11份材料表现为感病,30份材料表现为高感。在F1及BC1P1群体中PCR扩增结果表明SCAR标记PMFR21可用于辣椒抗TMV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利用SCAR 引物对359 份未知育性的辣椒进行恢复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有35 份材料有恢复 基因特异条带,占比9.75%。恢复基因主要分布在小果型的辣味型品种和部分长果型(牛角形、羊角形)品种 中。品种果实越大(横径越大)恢复基因越少,出现育性不稳定的比例也越高,即雄性不育系与亲缘关系较近 的品种杂交易恢复,与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杂交易保持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渝麦13号细胞质类型的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对小麦渝麦13号进行细胞质类型鉴定,本研究以野生燕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薛早)及30份具有小麦属和山羊草属不同细胞质类型的核质代换系为参照,利用24个小麦叶绿体SSR分子标记对小麦品种渝13号及其衍生后代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5个标记的扩增带型在渝麦13号及其衍生后代和普通小麦材料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说明小麦品种渝麦13号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质类型与普通小麦材料不同。通过比对野生燕麦细胞质和T型细胞质的带型发现,在24个标记中,有15个分子标记在野生燕麦细胞质和T型细胞质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在这些多态性分子标记中,渝麦13号及其衍生材料细胞质的扩增带型与T型细胞质的带型完全一致,而与野生燕麦的带型不一致。通过比对渝麦13号和其他29份小麦核质代换系的细胞质扩增带型后发现,渝麦13号与这些代换系均不同。因此,小麦品种渝麦13号及其衍生系的细胞质类型很可能为T型。  相似文献   

7.
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粘类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方法】选取具有高恢复力的恢复系亲本材料rk5451为父本与ms(Kots)-90-110杂交,F1代再与保持系90-110回交,以ms(Kots)-90-110/rk5451//90-110的BC1F1代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定位于1B短臂染色体上的18对SSR引物和6B染色体上的47对SSR引物对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果】初步筛选出Wms273和Wmc406 2对揭示育性恢复基因多态性的引物,用132株BC1F1回交群体对这2对引物进行进一步检测,得出Wmc406与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BS上的恢复基因连锁,遗传距离约为7.6 cM。【结论】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是由1对主效恢复基因和多对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标记Wmc406可直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旨在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不育系373S温敏不育基因表达与特定细胞质之间的关系。以甘蓝型油菜373S(微粉)为父本,以具有cam细胞质的Shaan 2B为母本,杂交、回交及自交得到BC1及F2代群体。结果表明,在上述具有cam细胞质的BC1及F2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3∶1与15∶1,表明该群体中不育性状受2对基因控制。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株表现出温敏不育特征,其不育花形态与373S没有明显差别;与373S比较,该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植株结实角果数及自交结实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育期时间率(不育期时间所占百分比)无显著差异;花冠直径、四强花药长度、二弱花药长度无明显差异,花柄长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四强雄蕊长度、二弱雄蕊长度略有增加。细胞学观察表明,该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株小孢子的发育过程、染色体形态、胼胝质沉积与373S无明显差异,均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异常。本研究成功地将373S温敏不育基因从pol细胞质导入cam细胞质,说明该温敏不育性状是由细胞核内温敏不育基因导致,与细胞质背景无关。  相似文献   

9.
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 (K冀 5 4 18A∥ 9112 89/LK783)三交F1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 ,利用 79对SSR引物对两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 ,6对SSR引物在两池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 ,在分离群体上验证结果表明 ,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与 4个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 2 73有连锁关系 ,该育性恢复基因与Xgwm11、Xgwm18和Xgwm2 73的遗传距离为 6 .5 4± 4 .37cM ,与Xg wm2 6 4a的遗传距离为 5 .71± 4 .10cM ,这 4个引物可应用于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一步将Xgwm11、Xgwm18、Xgwm2 6 4a和Xgwm2 73定位于 1BS ,说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位于 1BS ,但它在 1BS上的相对位置与Rfv1有所不同 ,它们的等位性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Rf-1位点的近等基因系、77个测交父本以及5个不育系与77个测交父本配制的178个测交组合F1为材料,利用义献报道的与Rf-1连锁的12对SSR标记引物,筛选近等基因系间与育性等位基因连锁带型一致的SSR标记,再用后者扩增测交父本,并调查测交F1植株的自然结实率,验证父本带型与育性恢复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住12对SSR标记引物中,RM5629在六千辛A和六千辛B中均扩增出120 bp的片段,在恢复基因供体77302-1和8个近等基因系六千辛R株系中均扩增出110 bp的片段,在六千辛A/六千辛R的杂种F1中扩增出110 hp和120 bp的互补片段.6427 R系列、武育粳3号R系列、六盐189R系列、157TR系列、4016LHR系列、4016R和秀水04R同质恢复系以及8个常用的非同质恢复系的RM5629标记基因型与育性恢复力的符合率均为100%,3726R系列同质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与育性恢复力的符合率为94.1%,平均为97.3% RM5629可作为Rf-1分子标记辅助选抒的实用SSR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洋葱蜡粉缺失突变体的特征特性和形态学应用价值,选择20份无蜡粉材料进行田间表型特征观察及叶面蜡质成分分析,并对突变株进行SSR引物筛选。结果表明,洋葱无蜡粉叶片呈亮绿色,有光泽,遗传分析发现叶片蜡粉受隐性基因控制;突变株表现为苗期长势相对弱,产量与品种特性相关;突变株叶片表现出无或少蓟马危害症状,不使用杀虫剂能够达正常洋葱使用杀虫剂抗葱蓟马的效果,并建立无蜡粉洋葱抗蓟马评价标准;叶表超微结构观察及蜡粉成分分析发现:突变体叶表面蜡粉严重缺失,有少量蜡粉,不足为人眼观察到,但在抽薹开花末期,花薹表面有一层淡淡光亮白色蜡粉。气相色谱分析叶表面蜡质主要成分均为酰胺、酚类、酮类、烃类、酯类,但无蜡粉叶片中16-三十一酮含量差异显著,由相对含量52.66%降至 2.79%,导致叶表面无蜡粉现象;对19061单株自交分离的有蜡粉与无蜡粉植株进行SSR引物筛选,引物196和304可作为单株特异标记能够将19061有蜡粉与无蜡粉区分,但不能区分其他无蜡粉与有蜡粉材料。因此,洋葱无蜡粉突变体初步研究为洋葱形态学标记和杂交制种应用、抗葱蓟马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分蘖洋葱和普通洋葱的营养品质进行对比分析,为分蘖洋葱营养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紫皮和黄皮普通洋葱及褐皮和黄皮分蘖洋葱不同部位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特殊风味物质含量,比较种类和品种间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分蘖洋葱干物质质量分数为9.37%~19.20%,可溶性糖含量为89.34~132.99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54~2.46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56~2.85μg/g,丙酮酸浓度为62.31~123.67μmol/mL,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2 193.4~2 648.2mg/kg;基本营养成分和丙酮酸含量均为内层鳞茎高于外层鳞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外层鳞茎高于内层鳞茎;褐皮分蘖洋葱除可溶性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外,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均低于黄皮分蘖洋葱。【结论】分蘖洋葱基本营养成分和特殊风味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洋葱;相同类型不同皮色间在营养成分含量上存在差异,且不同成分间的差异性不同;从各种营养物质的分布看,除黄酮类化合物外均表现为内层鳞茎高于外层鳞茎。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洋葱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2000-2020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洋葱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和Excel等软件对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和机构、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WoS关...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12A和恢复系1521C组配的含144个单株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用RAPD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结合BSA法,对可育DNA池与不育DNA池筛选,存在差异的引物再用分离群体进行检测。在690条RAPD引物、270对SRAP引物中,获得了与甘蓝型油菜恢复基因Rf连锁的1个RAPD标记OPS11-850和1个SRAP标记M17E13-150,标记与基因Rf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8 c M和10.8 c M。  相似文献   

15.
1993~1996年进行了陕西省关中大蒜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共发现14种病害。叶部病害以匐柄霉叶枯病和锈病分布广泛而严重,前者能引起复杂的症状,造成毁灭性损失,芽枝霉叶斑病、紫斑病、灰霉病仅局部地块有发生。蒜薹白斑腐烂病是首次报道的病害,贮藏蒜薹损失率高达50%~60%.蒜薹的灰霉腐烂也较普遍。田间危害鳞茎和根部的病害有白腐病和软腐病,贮蒜病害有曲霉病、黑斑病、灰霉病、红腐病和青霉病等。此外,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发生普遍而严重,另有一种病原未明的黄(红)叶病,仅局部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时来自北纬22°~45°,东经77°~127°的75个大蒜品种31个性状进行数量分类,形成了大蒜的系统分类。大蒜可分为2个变种、6个品种群,它们是双层蒜衣变种(A.s.L.var.biseptatumLuetFarr),包括抽薹大蒜品种群不完全抽薹大蒜品种群和春蒜品种群;单层蒜衣变种(A.s.L.var.uniseptatumLuetFan),包括长叶大蒜品种群、短叶大蒜品种群和多层蒜瓣大蒜品种群。  相似文献   

17.
GC/MS研究洋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国产红皮洋葱的挥发油,收率1.44%。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56个色谱峰,鉴定出23个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从洋葱中分离得到。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8.4%、挥发油化合物总数的41.1%。结果显示,国产红皮洋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3,4-二乙基-1,2,5-三噻烷,1,2-丁二硫醇,二甲基噻吩等噻烷、硫醇类含硫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以硫醚类化合物为主的国外洋葱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型大蒜品种在陕西省杨陵地区 (北纬 34°18′)连年秋播结果表明 ,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的蒜头重量一般不降低 ,但蒜瓣数减少 ,独头蒜和 2~ 4瓣的少瓣蒜增多 ,抽薹率下降 ;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一般可正常生长 ,但不同品种间的适应性有差异 ,特别是来自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地区的品种明显表现不适应 ;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可以形成蒜头 ,但单头重显著降低 ,抽薹性变差。因此 ,异地引种时必须了解大蒜品种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以国内外109份葱资源为试材进行种质品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09份葱种质7个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7.88%~15.84%,经聚类分析而成的3个组群间品质性状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假茎紧实度和干物质率与糖含量之间存在稳定正相关关系,与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香辛油含量与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紧实度、干物质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65%,可以综合反映7个品质指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鸭茅杂交种SRAP分子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鸭茅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和遗传分析,建立鸭茅杂交种的快速鉴定体系,揭示鸭茅杂交种群体遗传信息,为鸭茅资源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140个鸭茅杂交种单株及其亲本(01996、YA02-103)DNA进行扩增,分析杂交种与其亲本间扩增谱带的多态性,以鉴别真假杂交种,并结合形态标记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从192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4对引物在杂交种和双亲间存在扩增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为33.33%。利用能扩增出父本特征带的引物鉴定了140个杂交种,其中106个具有父本的特征带,可鉴定为真杂交种。选择16对多态性引物对亲本和106个真杂交种进行扩增,获得15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47.24%。【结论】SRAP用于鸭茅杂交种鉴定及多态性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