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5.
空心莲子草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南美洲的巴西,以后传播到亚洲、澳洲、大洋洲、非洲与北美洲的许多国家,逐渐逸为害草。该草30年代末日本侵华时引到我国上海郊区作为马饲料予以栽培。1958年始作为猪、牛饲料进行大量推广,传播到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后逸为野生,沦为恶性杂草。该草生活力极强,繁殖迅速,逐渐成为农田、菜地、果园、鱼池、沟渠、河道杂草中的优势种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至今,对该草的生物量、生态学和益害观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作者等对这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现整理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稗草致病菌--尖角突脐孢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稗草病株上分离到一尖角突脐孢菌.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2℃,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6, 对光照无要求; 碳、氮、磷和硫等元素是该菌菌丝体生长的必需元素,钾和镁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入少量的铁和锌对菌丝生长有利,铜元素抑制该菌的生长; 缺碳和氮素明显影响菌落的生长.该菌生长最合适的速效碳源是葡萄糖,缓效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无机氮源是硝酸铵,最适有机氮源是酵母粉; 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合温度范围为20~30℃; 分生孢子快速萌发的酸碱条件为初始pH4~7,最佳初始pH值为5; 光照不利于分生孢子快速萌发. 相似文献
12.
13.
菵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中下游冬小麦田恶性杂草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现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化学防除与农业防除相结合的综合防除策略,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杂草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二氯喹啉酸抗性生物型(QR)稗草和敏感性生物型(QS)稗草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非竞争性条件下在田间对二氯喹啉酸敏感性生物型(QS)稗草和抗性生物型(QR)稗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敏感性生物型稗草在植株高度、根及地上部分生长量、株穗粒度及种子千粒重方面要优于抗性生物型稗草;两者移植后单株分蘖能力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抗性生物型稗草剑叶长而窄,敏感性生物型稗草剑叶短而宽;抗性生物型较敏感性生物型稗草生活史短,抗性生物型稗草在移植28d时抽穗率为12.26%,而敏感性生物型稗草在移植46d时抽穗率为15.3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的方法,对苦参野螟(Uresiphita prunipennis)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苦参野螟在吉林市1年发生3代,以茧蛹在枯枝落叶下或表土中越冬。每年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幼虫分别于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严重为害苦参,老熟后分散于地被物下或表土层中结茧化蛹。针对苦参野螟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株J15(2)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分离自稗草上的一个致病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32℃,pH为6~8。菌丝生长对光照无要求,黑暗利于增加产孢量,培养至15d可达产孢高峰。碳、氮、磷和硫等元素是该菌菌丝体生长、产孢的必需元素,钾、镁和铁对菌丝体的生长、产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28℃;适宜培养基初始pH值在4~10之间。在58℃下,分生孢子10min失活。 相似文献
19.
对空心莲子草跳甲(AgasicleshygrophilaSelmanetVogt)1998年在荆州突然发生进行了调查和生物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对荆州护城河和周边水沟内的空心莲子草起到很显著的控制效果。6月~11月发生不完全6代,幼虫和成虫11月下旬这10℃以下低温时死亡。突然发生虫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