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解决中国黄连木缺乏良种并改善产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为黄连木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应用材料。【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市、自治区)88份中国黄连木种质测定了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在内的24项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指标间的变异,量化评价各经济性状。【结果】(1)黄连木果实性状表现丰富的多样性,产量、产油能力性状变异幅度极大,果实体积、表面积、百粒质量变异幅度相对较大,外观性状变异幅度相对较小。健康果实各项指标变异幅度均小于非健康果实。(2)单株产量与果枝率、结果枝数、单枝果穗数、果穗果量、单株果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健康果实率、单枝果穗数、单株产量、冠幅单位面积产量、果实百粒质量也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种类群,分别为低产古树类群、大果型类群、中果型类群、小果型类群。(4)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5份来自大果型类群,5份来自中果型类群,综合评分前3名均来自大果型类群,平均增益达56.49%。【结论】黄连木果实性状指标变异幅度大,为黄连木良种选育提供较大空间。大果型类群容易出现综合得分极为靠前的优良单株,中果型类...  相似文献   

2.
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枸杞鲜果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鲜食枸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2份枸杞鲜果为材料,测定枸杞鲜果产量性状、风味性状和功能活性等24项品质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枸杞鲜果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4.3%—113.4%,其中苹果酸变异系数最大,蔗糖、黄酮次之,横径、总糖较小;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24项指标中筛选出纵径、横径、果糖、葡萄糖、草酸、酒石酸、黄酮、多糖等8项指标作为枸杞鲜果品质评价代表性指标;综合考虑8项指标对枸杞鲜果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8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7.74%、17.74%、10.75%、10.75%、5.38%、5.38%、10.75%、21.51%;根据数据标准化处理公式,计算出供试材料的综合评价值,不同果色枸杞鲜果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红色果紫色果黄色果暗红色果黑色果。【结论】不同果色枸杞鲜果品质可用果实纵径、横径、果糖、葡萄糖、草酸、酒石酸、黄酮和多糖等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红色鲜果综合品质表现较优,黑色鲜果综合品质表现较差。影响枸杞鲜果品质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为产量因子、功效因子和风味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现有番茄种质资源生长特性。【方法】以不同生态区引进的15份番茄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在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部分外观品质及果实性状等31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在新疆的表现。【结果】31个性状可简化为6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外观、叶片性状、产量因子、品质因子等,累积贡献率达到87.9%;利用欧式距离、类平均法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包括7个品种;第II类群包括6个品种;第III类群包括2个品种(丽妃2号和香妃3号)。【结论】第I类群株高较矮,心室多,单株产量较高。该品种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单果重大,横径和纵径大,叶长和叶宽较大、单株产量高,该类型品种整体表现较好;第四类群单株产量和单果重较低,株高较大、叶片数多,果梗洼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没有果面棱沟、果面茸毛和裂口,该类型品种外观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评价‘羊角脆’类甜瓜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和高品质材料,为建立品质评价标准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6个‘羊角脆’类甜瓜栽培品种和26份高代自交系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与果实品质相关的18个数量性状指标,将其分为经济性状指标和果肉品质指标,经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得到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结合二维排序图,进行高品质材料筛选。【结果】18个指标中单果重、硬度、维生素C(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变异性较大,变异系数20%,果实横径、肉厚率和pH变异性较小,变异系数10%;经济性状中筛选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71%,解释指标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腔纵径、果腔横径和肉厚率;果肉品质性状中筛选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03%,解释指标为VC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将以上筛选出的6个经济性状指标和7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品质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35%,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指标简便易用和避免信息重叠为原则,果实纵径、肉厚率、硬度、总糖和可滴定酸5项指标可作为评价‘羊角脆’类甜瓜果实品质相关数量性状的代表性指标。根据以上5个公因子得分及其方差贡献率计算各材料综合品质排名,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出10份高品质材料。【结论】果实纵径、肉厚率、硬度、总糖和可滴定酸5项指标可作为评价‘羊角脆’类甜瓜品质的代表性指标;自交系25、24、22、21、8、1、17、18、20和23为高品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保存的49份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挖掘利用广西砂梨地方品种优异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2个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指数等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对品种和性状进行分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25%~52.57%,其Shannon-Weaver指数(H')范围在1.827~2.037。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23.2 g、7.19 cm、7.18 cm和1.00,变异系数分别为33.20%、16.9%、11.26%和12.24%,H'分别是1.851、1.965、1.907和1.949。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石细胞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2.00 kg/cm2、10.49%、5.63%、0.31%、1.75 mg/100 g和0.90%,变异系数分别为14.40%、9.25%、15.18%、52.57%、18.25%和35.18%,H'分别为1.957、2.037、1.935、1.910、1.827和1.933,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H'(2.037)最大,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52.57%)最大,多样性最丰富。固酸比和糖酸比的均值分别为42.73和22.65,变异系数分别为45.50%和44.76%,H'分别为1.956和1.848。R型聚类将12个梨果实品质性状聚成4类。经相关分析及R型聚类分析表明,果实品质部分性状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明显,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原始数据80.424%的信息量;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筛选获得9份综合得分在1.000以上的地方品种。采用Q聚类将广西49个砂梨地方品种分为3大类,分别对应品质优良、品质中等和品质差3个类型。【结论】广西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发掘出1份大果型特异种质苍悟大砂梨,可作为大果型特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189份引进棉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棉花育种及创新种质资源提供资源基础。 【方法】 选取引进的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鉴定、筛选优良性状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在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669%~11.877%,平均为8.712 %;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69%~9.311%,平均为6.136%。各性状间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步改良棉花关键性状指标有难度;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740%,各主成分反映生育期、株高等生物学特征与单铃重、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等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性状协同配合有利于各性状的同步提高。将189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在遗传距离为10.0时所有材料被划分为 7个类群,各类群性状特征差异明显。【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第Ⅲ类群、第Ⅵ类群和第Ⅶ类群中马克隆值的均值分别为4.17、4.03和4.08,均达到A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广泛的西瓜种质资源果糖性状进行初步分析,应用相关性,聚类等统计分析方法,为后期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与背景。【方法】选择分属5个生态型西瓜栽培种的122份西瓜品种资源,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成熟西瓜果实中总糖和果糖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1)不同西瓜资源果实中总糖和果糖含量差异大,其中,果糖变化范围为5.12~60.50 mg/g·FW,平均值为30.97 mg/g·FW,变异系数为35.01%。(2)根据果糖含量将122份西瓜种质资源划分为极低果糖型、低果糖型、高果糖型、极高果糖型4个类型群。(3)西瓜果实中果糖含量与生态型和瓤色有相关性。(4)不同栽培种西瓜果实中,果糖占总糖比例不同,果糖与总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本试验筛选到了23份极低果糖型品种和13份极高果糖型品种,以期为充分利用优异资源、选育符合消费需求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西瓜果实内糖类物质积累、代谢和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杧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并对大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及综合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大蒜种质资源特性,对今后开展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假茎直径、叶长、叶宽和单头鳞茎重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072%~67.993%,其中,假茎直径、叶长、叶片数和鳞茎盘厚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不同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鳞茎高、鳞茎横茎、鳞茎盘直径、鳞芽背宽和鳞芽高是影响蒜头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226%,主要因子为鳞茎横径、株高、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茎高、鳞茎盘厚和叶片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00处可聚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Ⅳ和Ⅴ类群种质的综合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为贵州本地资源。通过计算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得分,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1份种质,其中有20份种质来自贵州。【结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其中贵州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表现优异,是筛选优良大蒜种质资源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鲜食枣新品种,丰富北京地区枣栽培种类。【方法】通过品种资源调查获得农家品种,采用多点区域试验,对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抗逆性、丰产性进行品质比较试验。【结果】选育出鲜食枣新品种‘鸡心脆枣’,果实鸡心形,平均单果质量13.2g,可食率98.1%。果皮薄,红色,光滑平整。果肉白色,多汁,酥脆细嫩,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总酸0.74%,维生素C 3.13mg/g。在北京地区9月中旬成熟。【结论】该品种自花结实,品质优良,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抗病耐瘠,性状表现稳定,适于京郊宜枣平原及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一项介绍与推销商品的应用工具,广告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商品经济的必要手段,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结合大量来自英文原版杂志的广告实例,从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3个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应用性语言,广告英语具有显著的语言特色。其中,广告英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尤为明显。使用广告英语切忌华而不实,尽量接近事实。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具有软实力特质,包括:历史特质、哲学特质、学术特质、文学特质、伦理道德特质等,这些特质之间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相互滋生而缺一不可。她们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内在力量。立足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特质,有的放矢地制定中医药文化研究及推广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果梅经济性状与品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云南果梅的优良经济性状与品质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并论证云南果梅优良经济性状和品质形成于云南高原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得出云南果梅的丰产、抗逆性强、优质、风味好、具有酸、香、细、嫩、脆的特点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质对人工林落叶松纤维形态及造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不同土质(暗棕壤和白浆土)的人工林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木材为试材,测定了木材纤维的纤维形态特征(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壁腔比、微纤丝倾角及管胞长宽比)、物理特征(包括生长轮宽度、生长速率、晚材率及密度)和化学特征(包括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树脂含量及1% NaOH抽提物)等指标。对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质的长白落叶松木的大多数纤维形态指标和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土质长白落松木材的有关指标进行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土壤为暗棕壤的长白落叶松用作造纸用材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分布于天山北坡不同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分布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形态学特征上,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在株高、茎节数、叶长和旗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药长度、小穗长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及千粒重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解剖学特征中,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叶片的解剖结构除气孔密度及上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上下表皮细胞的气孔下陷程度、角质层厚度及下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未呈现显著性的差异(P〉O.05)。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不同生态地理区域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的差别,同时表明,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各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3种补血草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用英国TP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二色补血草(L.bicolor)、黄花补血草(L.aureum)和欧洲补血草(L.p erez ii‘B lue Sea’)3种补血草属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补血草属植物光合速率(P 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次高峰远低于最高峰,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的P n在10: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在11: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的P n显著低于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后两者的P n无显著差异;3种植物叶片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日变化动态与其P n基本相似,胞间CO2浓度(C i)的日变化呈倒抛物线形,且3种植物间差异较小;3种补血草属植物P n的日变化与其T r、C i及叶室温度(T lc)和光照强度(R s)的日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 i呈极显著负相关;中午11:00~14:00,叶室温度高于37℃、光照强度超过13.00万lx时,参试植物P n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黄花补血草,其次是欧洲补血草,二色补血草降幅最小。  相似文献   

19.
松叶蜂金小蜂生物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叶蜂金小蜂发育历期的卵期平均为3.97d,幼虫期平均12.74d,蛹期平均7.65d,世代历期为24.36d,成蜂寿命平均12.50d。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估计区间的卵期为7.13±0.66℃,幼虫期14.27±0.60℃,蛹期16.32±0.60℃。有效积温估计区间的卵期为46.16±8.16日度,幼虫期58.09±7.72日度,蛹期44.91±4.60日度。  相似文献   

20.
为害蔬菜的朱砂叶螨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是一种多食性螨类。该螨在吉林省长春地区一年发生6-8代,在雌螨在落叶、土块缝隙、杂草根际等处越冬。文中详述了朱砂叶螨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