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刘杰垣教授于1980年8月26—27日来西北农学院作了学术报告:(1)动物病毒的六种复制方式(类型);(2)-RNA病毒的病害和复制;(3)+RNA病毒的病害和复制;(4)RNA瘤病毒的病害和复制。材料较新,可供今后科研和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Ⅰ、研究目的对养蚕业给与很大危害的软化病病原病毒,知有传性软化病病毒(IPV)和浓核病病毒(DNV)。关于此等病毒,已由最近的化学性状研究判明,前者具有单链RNA,属pyrna病毒科,后者具有单链DNA属pa-  相似文献   

3.
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伯雄 《蚕业科学》2001,27(3):193-196
采用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了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质的功能 ,结果证明VP1、VP3和VP4具有与核酸结合的能力 ,暗示了VP1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在病毒核酸复制中起作用 ;VP4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在病毒粒子的复制包装过程中有结合核酸、促成完整病毒粒子形成的作用 ,可能是BmCPV病毒复制包装中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4.
基于DNA载体的RNAi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基于DNA载体的RNA i技术可以较长时间高效地抑制基因的活性。利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构建了在细胞内能转录形成与ie-1基因+19~+446区域互补同源的发夹状dsRNA的RNA i DNA载体。研究结果表明,该载体DNA在体外、体内均能较好地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5.
dsRNA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制增殖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复制必需的极早期基因ie-1和细胞释放型病毒CRV入侵关键基因gp64为靶序列,分别人工设计并体外转录出dsRNA I1(438 bp)和dsRNA G1(337 bp),用家蚕培养细胞BmN研究目标dsRNA对BmNPV复制、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dsRNA I1能有效地抑制BmNPV在BmN细胞中的增殖,最大抑制效果使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TC ID50)比对照降低了104.30倍;dsRNA G1能显著地抑制新形成的病毒粒子的细胞侵染能力,最高可使培养液中的病毒滴度降低103.17倍。  相似文献   

6.
ie0基因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一个晚期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及多种结构域提示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分别对BmNPV ie0基因编码不同结构域的序列以及完整序列进行敲除构建ie0缺失型病毒,以野生型病毒为对照,研究ie0序列完全或部分缺失对病毒转录、复制及对宿主细胞致病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ie0基因完整序列或编码各结构域的序列缺失后均会对病毒产生不同影响:宿主细胞中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滴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与野生型病毒无显著差异;部分缺失型病毒的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与ie0基因完全缺失型病毒相一致,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病毒,并且缺失锌指结构域编码序列的影响最为明显。MTT检测结果也显示ie0基因完全缺失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亚细胞定位显示IE0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细胞质。综上所述,ie0基因为BmNPV病毒增殖、基因组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具有调控作用,影响最为显著的为锌指结构域的编码序列,且该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lef5是杆状病毒的核心基因之一。构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lef5基因敲除型病毒lef5-ko-Bacmid和补回型病毒lef5-re-Bacmid,研究lef5基因在BmNPV的基因组DNA复制及各时期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lef5-ko-Bacmid转染BmN细胞后不能产生具有侵染活性的病毒粒子(BV)。荧光定量PCR(qPCR)发现lef5基因缺失对病毒基因组DNA的复制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导致病毒各时期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通过检测由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明确lef5基因对polh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lef5基因对polh基因启动子有显著的正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提示,lef5基因缺失后不影响BmNPV基因组DNA的复制,但会影响病毒早期、晚期、极晚期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8.
我们利用制作DNA限制图谱和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对BmDNV中国(镇江)株核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其DNAⅠ和DNAⅡ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BmDNV中国(镇江)株可能是由两类不同的DNV病毒粒子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昆虫杆状病毒具有相对狭窄的宿主域.虽然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两者DNA序列的同源性在95%左右,但AcMNPV不能在家蚕细胞中很好的复制,对家蚕幼虫不具有致病能力,但其基因组中个别基因可在被接种该病毒的家蚕幼虫体内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可能对共感染的优势病毒BmNPV复制所需原料蛋白及转录因子形成竞争,进而抑制BmNPV在家蚕幼虫体内的复制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 血清学方法是实验诊断病毒感染和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病毒的重要方法,已在人和动植物病毒的研究与诊断中广泛地应用。同时随着免疫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与医学、生物学各分支的互相渗透,除了经典的血清学方法如免疫沉淀试验、免疫扩散试验,细胞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等不断标准化外,象免疫荧光,免疫酶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和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等技术方法又不断地建立和广泛地得到应用。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血清学方法也被成功地应用于昆虫病毒的研究。六十年代我国学者曾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CPB)抗血清,鉴别了两种多角体形状的 CPV(CPV—T 和 CPV-H)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国内外学者又相继对家蚕的其他各种病毒进行了鉴定、定位和早期诊断研究,促进了对家蚕病毒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12.
RNA沉默(RNAi,RNA interference)是ds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沉默现象,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它是目前抗击病毒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RNAi的发展、作用机制及在抗家蚕杆状病毒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是环状的单链DNA病毒,可以感染家猪和野猪。猪圆环病毒有两种型。猪圆环病毒2型可以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与此相反,猪圆环病毒1型没有致病性。猪圆环病毒DNA通过滚环复制机制进行复制。另有研究显示,质粒和单链病毒有类似的滚环复制机制,如双生病毒。滚环复制中重要的3种元件:①编码启动蛋白的基因;②双链起始位点;③单链起始位点。但是病毒与质粒之间以及不同的病毒之间存在着不同。猪圆环病毒的复制是采用融合型滚环复制机制,而不是交叉型滚环复制机制。作者对当前有关以猪圆环病毒复制作为圆环病毒属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通过多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影响复制的因素,并对复制不同时期的机制进行了描述或提出了假设。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是一种能感染人和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已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禽流感的诊断防治成为当今研究的一大课题。准确、快速地诊断禽流感是防治的重要前提,EJ益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方面无疑具有更大优势,文章就禽流感核酸分子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orf61是杆状病毒晚期表达的核心基因之一。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orf61基因的功能,利用Red重组技术与Bac-to-Bac系统分别敲除和异位补回orf61基因,构建了orf61缺失型病毒orf61-ko-Bacmid以及补回型病毒orf61-reBacmid,然后分别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 N,调查orf61基因缺失对Bm NPV复制和不同时期基因转录的影响。检测orf61基因缺失型病毒转染Bm N细胞液上清中的病毒滴度为0,说明orf61基因缺失导致病毒不能形成有感染活性的芽生型病毒粒子(BV);荧光定量PCR分析orf61基因缺失会显著地降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进而导致病毒各个时期基因转录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此外,通过体外EMSA试验和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ORF61蛋白对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该蛋白质是polh基因转录的负调节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阐释Bm NPV orf61基因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作用以及对极晚期表达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转录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使养蚕农户感到威胁很大,对蚕作危害严重的家蚕传染性软化病,自1980年起在日本的群马县显著减少,取之而起的是家蚕核多角体病,从1981年开始,这种病危害迅速增加。要搞清这些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制止  相似文献   

19.
20.
邢东旭 《广东蚕业》2005,39(2):24-24
检测了NPV在家蚕中的垂直传播。用4种不同剂量的BmNPV(830,1300,1800,及20000bs/幼虫)处理五龄幼虫,发现在大约20000bs/幼虫的剂量下,最易获得被感染的成虫。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显示,感染起初发生在易感的组织和器官。在感染的后期,幼虫的初级睾丸中的精母细胞和初级卵巢中的卵母细胞的营养细胞都分别被感染。已感染的雌蛾与未感染的雄蛾交配也会导致产卵力(P〈0.01)和孵化率(P〈0.001)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