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槟榔芋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水料比对麦芽糊精葡萄糖值(DE值)的影响,从而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槟榔芋麦芽糊精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添加量6.33 U/g,酶解时间12 min,酶解温度85℃,水料比3 m L/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麦芽糊精DE值为19.24。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玉米淀粉糊精。玉米淀粉在80-82℃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5%99.9%),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OE(dextrose equivalent)值、膨胀能力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酸浓度下,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水解程度降低,70%和99.9%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85%乙醇介质中低。70℃时膨胀能力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由初值下降至水解2h处的最小值,后又略有回升。以2%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而以3%盐酸制备得到的糊精样品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酸-乙醇介质制备的玉米淀粉糊精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玉米淀粉糊精。玉米淀粉在80-82℃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5%99.9%),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OE(dextrose equivalent)值、膨胀能力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酸浓度下,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水解程度降低,70%和99.9%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85%乙醇介质中低。70℃时膨胀能力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由初值下降至水解2h处的最小值,后又略有回升。以2%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而以3%盐酸制备得到的糊精样品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姚妙爱  周玉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5-19606,19612
[目的]对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生产白糊精和黄糊精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生产提供参数指导。[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生产白糊精、黄糊精的最佳参数。[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生产白糊精最佳工艺参数为酸用量与淀粉量之比0.20、温度120℃、时间2 h、体系含水量23%。生产黄糊精的最佳参数为酸用量与淀粉量之比0.25、温度140℃、时间2 h、体系含水量20%。[结论]该试验确定了生产黄糊精与白糊精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小麦B淀粉工业化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柠檬酸粮耗占生产成本的65%左右,降低柠檬酸生产成本重点是原料结构的改革。本文利用小麦A淀粉和谷朊粉的制造过程中副产品即小麦B淀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工业化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2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小麦芽制备过程中极限糊精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芽极限糊精酶活力均随发芽天数的增加而增大至最大值,不同品种同一发芽阶段的小麦芽酶活力差别较大;品种间达到酶活最高值所需的发芽时间略有差异,且其最高值在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麦淀粉组分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9~ 2 0 0 0年用 3个小麦品种 (“宁麦 9号”、“苏麦 6号”、“重庆面包麦”)研究了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及直支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① 3个品种在花后 17~ 2 7d直链淀粉积累均最快 ,而支链淀粉在灌浆中后期积累最快 ;直支比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呈“S”形变化 ,即灌浆前期下降 ,中期上升 ,后期又下降。② 2年的直链和支链淀粉百分含量以及直支比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直链和支链淀粉的百分含量在样次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品种间直链淀粉百分含量及直支比差异不显著 ,但品种间支链淀粉百分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低取代度小麦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选择焦磷酸钠为酯化剂,采用半干法合成低取代度小麦淀粉磷酸酯,研究所得产品的取代度、透明度、粘度和冻融稳定性等性质,并与小麦原淀粉的性质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pH为5.9,反应温度为150℃,磷酸盐的用量为淀粉干重的0.0287,反应时间控制在75 min左右,可以获得低取代度小麦淀粉磷酸酯,其产品的取代度为0.0221,粘度由原淀粉的34 Pa·s增大为3 700Pa·s,透明度由3.70%增大为20.80%,析水率则由46.88%下降为6.56%.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乳清浓缩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运用超声波辅助水浴湿热法制备麦芽糊精糖基化乳清浓缩蛋白,以褐变程度、中间产物生成量、反应后pH、铁离子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测试指标,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乳清浓缩蛋白浓度为30 mg·mL-1,乳清浓缩蛋白: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5 mg·mg-1,初始pH 11,水浴时间为7 h,水浴温度为100 ℃,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温度为60 ℃,超声次数为2次时最佳,测得终产物褐变0.603,中间产物0.497,反应后pH 6.51,铁离子还原力1.196,DPPH自由基清除率60.07%。乳清浓缩蛋白经麦芽糊精糖基化修饰后与未修饰的蛋白相比铁离子还原力增大2.45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大4.33倍。通过糖基化反应使麦芽糊精对乳清浓缩蛋白进行改性,改善了乳清浓缩蛋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灌浆期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的差异,探讨籽粒淀粉组分与理化特性的内在联系。【方法】大田条件下,选用非糯小麦品种轮选987和糯小麦品种农大糯50222,分别于灌浆前期(花后1—10 d)、灌浆中期(花后11—20 d)和灌浆后期(花后21—30 d)遮去60%的光合有效辐射处理,以大田自然光强为对照(CK),研究灌浆期遮光对糯小麦和非糯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灌浆期遮光显著降低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其中灌浆前期遮光降低幅度最大,而灌浆后期最小,且弱光对轮选987总淀粉含量的影响大于农大糯50222。灌浆期遮光轮选987直/支比值增大;而农大糯50222的直/支比值在灌浆前期和中期遮光后减小,灌浆后期遮光无变化;灌浆前期和后期遮光显著提高轮选987淀粉B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和数目比例,降低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和数目比例,而灌浆中期遮光则呈相反趋势。灌浆期遮光均显著提高了农大糯50222淀粉B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和数目比例,降低了A型淀粉粒的体积、表面积和数目比例。灌浆期遮光两小麦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呈降低趋势,遮光对其影响程度随遮光时期的延迟而减小,且农大糯50222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大于轮选987。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遮光降低了轮选987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灌浆各时期遮光均降低了农大糯50222淀粉的上述指标,但仍高于轮选987。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值与最终黏度、反弹值、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及糊化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B型淀粉粒的体积比例与最终黏度和反弹值呈显著负相关。B型淀粉粒表面积比例和相对结晶度、最终黏度、反弹值、糊化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灌浆期遮光改变了小麦胚乳淀粉组分、粒度分布、相对结晶度及其主要糊化特征参数。小麦胚乳淀粉组分与晶体特性和糊化特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遮光影响了小麦淀粉组分,间接影响了其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1.
小麦淀粉具有独特的性质,但我国小麦淀粉改性及应用研究不多。白色污染的加剧,掀起了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可降解膜的研究。寻求丰富的、可再生的、可降解的、易制膜的原料是制备可降解膜的关键。对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交联变性反应以及可降解膜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从法国引进的小麦种质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给小麦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对从法国引进的118份小麦种质进行了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法国小麦种质材料在Glu-A1位点具有Null、1和2^*三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五种亚基类型,7、6+8、7+8、7+9和17+18;在Glu-D1位点具有四种亚基类型,2+12、3+12、4+12和5+10,其中优质亚基5+10的频率为62.7%。共检测到32种HMW-GS组成类型,出现较多的是“Null,6+8,5+10”、“Null,7,5+10”、“Null,17+18,5+10”和“Null,17+18,2+12”这四种组合类型,频率分别为11.0%、13.6%、11.9%和8.5%。法国小麦种质大多含有优质亚基,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我国小麦的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3.
31份国外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国外31份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I U-A1位点上有3种类型:N、1、2*;GI U-B1位点上有6种类型:7、6+8、7+8、7+9、13+16、17+18;GI U-D1位点上有2种类型:5+10、2+12。也出现了一些稀有亚基,在GI U-A1位点上以1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胚粒和发芽粒的构成比例。[结果]该试验中53个小麦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范围为2.79%~20.82%,其中不完善粒小于6%的1、2级小麦品种(系)仅15个;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品种(系)有16个。造成不完善粒的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结论]供试品种(系)中,连麦6号、洛麦23、未来0818、龙科091、连麦2号、百农207、泰农19、皖农09157、皖科06725和皖科121979等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较低。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给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SDS-PAGE技术对澳大利亚64份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研究,明确其HMW-GS构成,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质亚基的材料。[结果]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9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有Null、1等位变异类型,以1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9.37%;Glu-B1有7、7 +8、7 +9、14 +15、17 +18 5个等位变异类型,以7 +8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6.20%;Glu-D1有2 +12、5 +10等位变异类型,以2 +12为主要类型,频率为70.30%。同时发现共有12种亚基组合,以"1,7 +8, 2 +12"为主要类型。所有品种品质得分范围为4 ~10,平均得分为7.4。[结论]64个供试品种品质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晓艺  贾丹  李孟军  何明琦  史占良  蔡欣  郭进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09-17210,17264
[目的]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SDS-PAGE技术对澳大利亚64份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研究,明确其HMW-GS构成,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质亚基的材料。[结果]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9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有Null、1等位变异类型,以1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9.37%;Glu-B1有7、7+8、7+9、14+15、17+185个等位变异类型,以7+8为主要类型,频率为56.20%;Glu-D1有2+12、5+10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要类型,频率为70.30%。同时发现共有12种亚基组合,以"1,7+8,2+12"为主要类型。所有品种品质得分范围为4~10,平均得分为7.4。[结论]64个供试品种品质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17.
TN05、TP36、TK19是从小麦根际分离的分别具有高效固氮、解磷、解钾功能的细菌。为研究这些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进行单独培养,然后以相等的细胞数目进行两两混合培养。设置6种不同的接菌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接种和混合接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菌株混合培养时,TP36促进了TN05和TK19的生长,TN05和TK19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混合接种TP36+TK19,对盆栽小麦促生长的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冬麦区曾经及目前利用的小麦品种(系)的品质遗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等位变异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耐揉性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其中5+10亚基对小麦大多数加工品质指标起正向作用,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贡献较大的优质亚基,但频率较低(31.6%);而1BL/1RS易位系对大多数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频率较高(52.9%)。进一步分析含有不同亚基组合各品种的面团加工特性可知,含有5+10亚基的品种,尤其是亚基组合为1,7+8、5+10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表现出较好的加工品质。由此认为,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结合蛋白质电泳结果或分子标记、沉降值和面粉蛋白质或面粉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等品质鉴定手段,筛选含有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和非1BL/1RS易位系的品种,以增强小麦品种的面筋强度,提升小麦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代表性的半冬性与弱春性小麦品种各3个,在河南省22个生态试验点(北纬32°~36°)种植,分析了2类小麦品种的不同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6个供试品种中,郑麦004产量最高(7 522.49kg/hm2),豫麦50号产量最低(6...  相似文献   

20.
夏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25-19228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构件的组装是关键技术。为使构件系统能动态地满足业务功能需求,提高构件组装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构件动态组装策略,使系统能够根据业务流程的改变而动态自建,从而柔性地响应和支持业务过程的变化,快速实现业务过程的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