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抗 10号’ 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抗10号’是目前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本研究旨在探明‘云抗10号’为鲜叶原料加工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组成。采用GC-MS技术对‘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7类42种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酮类、酚类及杂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多的前10种化合物依次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已烯醛、橙花醇、α-萜品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α-乙酸松油酯、苯乙醛、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这10种化合物占了检测出总量的70.41%,是构成‘云抗10号’红碎茶赋香物质的基础。‘云抗10号’红碎茶主要的特征性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且含量较高,其香型表现为稍带甜香尚鲜爽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云锦杜鹃和西洋杜鹃不同花期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有香型云锦杜鹃和无香型西洋杜鹃不同花期的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云锦杜鹃的主要香气。结果表明,西洋杜鹃的挥发性成分以2,2,3,4-四甲基-戊烷、(E)-2-己烯醛、己醛和1-辛烷-3-醇为主;云锦杜鹃挥发性物质以苯甲酸甲酯、α-松油醇和芳樟醇等为主。云锦杜鹃花发育的不同时期,香气成分及香气值差异明显。苯甲酸甲酯、丁香酚、桉油精、γ-依兰油烯、α-依兰油烯、芳樟醇和α-松油醇这7种香气成分在各个花期中均有释放,可能是云锦杜鹃的主要香气物质。苯甲酸甲酯和芳樟醇的香气值远高于其他香气物质且是云锦杜鹃的特有成分,可初步推测这两种化合物为云锦杜鹃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本研究可为杜鹃花芳香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红象牙芒果品种绿熟期和完熟期进行香气成分分析鉴定。【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以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D)fV法。【结果】共检出55种香气成分,其中绿熟期检测出18种成分,完熟时检测出41种成分。两个阶段相同成分有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戍烯。反-丁子香烯,2-甲基-1-十六烷醇,Z-9-十八碳烯酸,十八碳烯酸,Z-9-十八碳烯酰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但是在不同阶段含量有差异。【结论】绿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十六(烷)酸、E-十八碳烯酸,完熟时主要的香气成分是E-肉桂醛、十六烷酸、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戍烯等。  相似文献   

4.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杏品种“金太阳”、“鲁杏1号”、“鲁杏2号”成熟期果实顶空微萃取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金太阳杏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酯、二羟乙酸、6-甲基-5-烯基-2-庚酮;“鲁杏1号”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1.18%,主要香气物质为二羟乙酸、苯乙醇、二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苯并噻吩;“鲁杏2号”检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8.06%。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乙酸己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三个品种间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杏香气成分是杏选育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彩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2个彩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海棠黑彩和彩星分别含有72种和58种挥发性物质。海棠黑彩和彩星具有53种相同成分,其中醇类14种、酮类4种、酯类2种、醛类20种、烃类4种、其他类9种;包括18种主要风味成分,分别为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6-甲基-5-庚烯-2-醇、苯乙醇、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β-紫罗兰酮、E-2-戊烯醛、E-2-己烯醛、E-2-庚烯醛、苯甲醛、苯乙醛、正壬醛、Z-4-癸烯醛、1-硝基-3-甲基丁烷、2-异丁基噻唑、1-硝基-2-苯乙烷,这些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构成了彩色樱桃番茄的主体风味。另外,海棠黑彩和彩星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海棠黑彩含有19种特有成分,其中E,E-2,4-癸二烯醛、愈创木酚、苯乙腈为主要风味物质。彩星含有5种特有成分,其中乙酸己酯为主要风味物质,为彩色樱桃番茄品种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研究考特和吉塞拉作为砧木对甜樱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微萃取技术提取成熟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鲁克斯甜樱桃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到61种,主要成分为醛类、醇类和酯类。从布鲁克斯(吉塞拉)中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9.66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乙酸己酯、1-乙基-3-甲基苯、苯乙烯、1,2,3-三甲基苯。从布鲁克斯(考特)中检测出3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4.74 %,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E)2-己烯-1-醇、3-异丁基-6-烯-1-辛醇、乙酸己酯。【结论】吉塞拉和考特作为砧木对布鲁克斯甜樱桃果实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明显,在香气种类上吉塞拉砧木具有明显优势。(E)2-己烯-1-醇、己醛、乙酸己酯、(E)-丁酸-2-己烯酯、3-异丁基-6-烯-1-辛醇是不鲁克斯甜樱桃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7.
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挥发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筛选到的一株具有龙眼保鲜功能的微生物Brevibacillus brevis FJAT-0809-GLX生产的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果立鲜”,不仅对龙眼等多种水果具有很好的保鲜作用,同时具有特殊的挥发性香气。为了解该菌株挥发性香气的成分,采用SPME/GC-MS的方法分析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果立鲜”的挥发性物质成分24种,匹配度在90%以上的有11种。其中烷类8种,占总成分14.11%,包括正十六烷、十甲氧基五硅氧烷、十四烷、正十七烷、十八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4-甲基-十五烷、2-甲基-十五烷;烯类2种,占总成分的1.65%,包括(+)-长叶烯、(-)-α-柏木烯;酯类1种,占总成分的0.70%,为2-丙基-十四烷-亚硫酸酯。(+)-长叶烯、(-)-α-柏木烯这2种化合物是具有香气的成分,为天然的香料;2,4-二叔丁基苯酚是多种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大青皮甜石榴鲜果皮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在石榴皮中检测出39种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皮中占各自总峰面积的89.88%、4.70%;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为2-已烯醛,占总峰面积的64.15%。石榴果皮香气组分差异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速酿鱼露中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3-甲硫基丙醛和苯乙醇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鉴定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考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内标物的选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固相微萃取条件为:选用2-甲基-3-庚酮作为内标物,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0 min。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并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5.47%~134.4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符合痕量定量要求。该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鱼露中关键香气化合物,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满足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检测的需求,有助于促进香气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分析大鲵低聚糖肽对葡萄酒发酵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鲵低聚糖肽葡萄酒中共检测到30种香气成分,包括7种醇类物质、9种酯类物质和2种酮类物质。与不添加大鲵低聚糖肽的葡萄酒相比较,大鲵低聚糖肽葡萄酒具有较高含量的乙醇、异丁醇、异戊醇、2-甲基丁醇、苯乙醇、3,4-二甲基苯甲醇、乙酸乙酯及丁二酸二乙酯。因此,大鲵低聚糖肽是一类潜在的可以影响酿酒酵母香气化合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实现大鲵低聚糖肽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欧丁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及比较不同欧丁香品种间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5种欧丁香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瓷蓝’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从‘麦肯’中检测出41种芳香成分,从‘沙萱’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是它们的主要芳香成分;从‘裘利’中检测出40种芳香成分,从‘莫斯加’中检测出46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为主要芳香成分。将‘瓷蓝’和‘裘利’、‘麦肯’和‘沙萱’、‘莫斯加’分为3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并推测出欧丁香的最主要香气成分为烯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岭头单丛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岭头单丛茶香精油含量由鲜叶的12.40,经加工逐渐增加到成茶的64.87。香气化合物组成则在做青结束时种类最多,而以成茶最少。鲜叶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丁基甲酚、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香叶醇等香气组分为主。晒青叶橙花叔醇大量增加,(顺)-茉莉酮、α-法呢烯、吲哚、香叶醇等香气组分亦增加,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萜品醇等香气组分减少。做青过程中香气组分呈不规则变化。杀青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大量增加,香叶醇、(顺)-茉莉酮、α-法呢烯、橙花叔醇等香气组分亦增加,吲哚、丁基甲酚等减少。成茶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橙花叔醇、香叶醇、(顺)-茉莉酮、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己醛、吲哚、(反)-2-己烯醛、(顺)-3-己烯基己酸酯等香气组分为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13.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红富士苹果果皮和果肉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检测分析香气成分。红富士苹果香气成分共检测到45种,主要成分为酯类、醛类、醇类、酮类、烯烃类。该品种香气属于果香型,己醛、乙酸丁酯、反-2-己烯醛、乙酸己酯为该品种特征香气成分。果皮香气成分种类更丰富和浓郁,其中乙酸己酯和己酸己酯主要由果皮产生。果肉香气较淡,主要提供酯类背景香气。  相似文献   

15.
以成熟光皮木瓜为试材,在采后2d和采后1月两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方法分析检测木瓜果实中的芳香成分,共鉴定出64种芳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萜类、烯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芳香成分有2-己烯醛、反式-2-甲基-环戊醇、4-(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2-丁醇、正已醛、(E,E)-2,4-己二烯醛、(E)-3-己烯-1-醇等。存放1月后检测,光皮木瓜的芳香物质含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醛类、醇类、酮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呋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有所降低。试验中看出C6化合物是构成光皮木瓜果实清香味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4个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Carr.) Rehd)、东北黄海棠(M. prunifolia)、武山变叶海棠(M. toringoides)及西府海棠(M. micromalus)果实香气成分,为苹果属野生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4个苹果属野生种与对照苹果品种‘红星’、‘富士’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均是(E)-2-己烯醛,共有的相对含量较高化合物有己醛、(E,E)-2,4-己二烯醛和乙醇;4个苹果属野生种共有的化合物有乙醇、己醇、(Z)-3-己烯-1-醇、己醛、(Z)-3-己烯醛、(E)-2-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和4-苯甲酸-2H-吡喃-3-酮,但4者主要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仍存在一定差异。尽管野生种与两个对照品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类别均是醛类,但它们之间香气成分类别及其相对含量仍存在差异。(E)-2-己烯醛可能是苹果属植物果实香气的典型成分,对其特有风味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双矮栽培模式下套袋、不套袋管理对短枝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以嫁接在M9T337矮化自根砧上的4个短枝富士品种为试材,检测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成分。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均低于不套袋果实;苹果酸和琥珀酸是苹果中的主要酸组分,不同的短枝富士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差异;4个短枝型富士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酯类,占总香气成分的77.71%~96.49%,是典型的酯香型苹果品种;‘烟富6’、‘沂源红’、‘宫崎短枝’3个品种,套袋和不套袋管理情况下主要香气成分均是乙酸己酯;‘龙富短枝’品种套袋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而不套袋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  相似文献   

18.
以燕山地区特有板栗品种“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果实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62种香气成分,分别为33种、38种和34种,化合物的成分以醛类、醇类、酮类为主;3个品种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0种;不同品种间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不同。“大板红”中检测出其他两个品种中均未检测出的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故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可能是其特有香气物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板栗的特征香气成分及组成,亦为不同板栗品种的香气物质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SPME-GC-MS法分析4种榅桲果实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系统分析‘苹果榅桲’、‘绿榅桲’、‘沟纹榅桲’、‘黄榅桲’这4种榅桲果实香气成分。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苹果榅桲’、‘绿榅桲’、‘沟纹榅桲’、‘黄榅桲’4种果实中分别鉴定出36、47、39、50种香气成分,共有的香气成分10种,并以脂类、萜烯类为主,其次为醇类。各品种榅桲主要香气化合物一致,分别为2-甲基丁酸乙酯、à-法尼烯和辛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占各品种前5位;其中‘苹果榅桲’、‘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为果香兼酒香型;而绿榅桲为花香型。各品种间微量香气化合物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别,在香型上不起决定性作用(大部分相对含量1%),但己醇、叶醇、柠檬烯均具备镇咳平喘安神等药理作用,其中己醇存在于‘苹果榅桲’、‘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中,含量分别为6.90%、6.45%、5.72%,叶醇和柠檬烯只存在于‘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中,含量分别为1.55%、1.02%;0.56%、0.52%;为选择‘沟纹榅桲’、‘黄榅桲’为提取食药兼具榅桲精油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