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细菌斑点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由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Willems et al.1992)]引起,是近年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新病害[1].该病也是目前西瓜嫁接育苗的毁灭性新病害,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大棚西瓜嫁接育苗,往往因为该病的侵染造成育苗失败,成活率常达不到20%,经济损失严重.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西瓜嫁接育苗实践,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西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刈病、死秧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危害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西瓜的整个生育期中均可感染该病,以结瓜初期为发病盛期,果实进入成熟后,病害发展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是近年来由国外传入中国的毁灭性病害,为了明确该病的发生发展特征,进一步研究该病的防治措施,对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的发病症状、寄主范围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的抗性品种的筛选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在福建种植的西瓜上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西瓜细菌性果斑病.从病叶和病果上分离到20个细菌菌株,接种西瓜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而且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相同细菌,这2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证明均为该病的致病菌.各菌株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挑选其中的14个菌株经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等测试,确认该病原菌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subsp.citrulli).该病菌除侵染西瓜外,人工接种尚能侵染多种葫芦科及番茄、玉米、大豆等作物.  相似文献   

5.
一、丝瓜蔓枯病 1.症状表现该病是由知菌亚门的西瓜壳二孢菌致病,主要为害茎蔓,也可为害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6.
西瓜阴皮病又叫细菌性果腐病、细菌性斑点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主要危害西瓜果实的严重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危害大,防治难,成为西瓜生产中难以防治的一大难题。一、病害症状西瓜阴皮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叶片和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水浸状褪绿色斑点,沿主脉迅速发展成为黑褐色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导致叶片干枯,幼苗枯死。果实受害后,最初在果实表面出现许多水浸状暗绿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发展扩大为边缘不规则的深绿色水浸状大  相似文献   

7.
<正>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近年由国外传入的一种新病害,1990年以来在我国东北、西北西瓜产地陆续发生,损失不小。1991年河北、山西也有发现,其发展之快应引起重视。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西瓜果实表面  相似文献   

8.
<正>西瓜病害严重影响着西瓜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果农头疼的问题。迁安市植保站以我市西瓜主产区赵店子镇的设施西瓜为试点,通过近三年来对设施西瓜的管理,摸索出了一整套设施西瓜的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细菌性角斑病症状: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蔓、卷须及果实上。子叶得病生出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叶片上病斑初呈水渍状,后扩大并呈黄褐色、多角形病斑,有时叶背面病部溢出白色菌脓,后期病斑干枯,易开裂;茎蔓和果实上病斑  相似文献   

9.
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回接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进行了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以及病原菌的回接试验、哈密瓜苗期接种、哈密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 7个菌株均可侵染哈密瓜幼苗和哈密瓜,回接后分离获得菌的培养形状与初次分离菌相同.通过病原菌细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以及生理生化测定,确定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种为:丁香假单孢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a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 Willems et al.),在KB培养基上培养不产生荧光,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鞭毛极生3~4根.  相似文献   

10.
<正>西瓜是常见的一种水果,防暑解渴,还有减肥利尿的功效,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西瓜会发生一些病害,不仅影响西瓜品质,也会直接导致西瓜减产,甚至影响它的价值。一、炭疽病1、症状识别西瓜炭疽病俗称黑斑病、洒墨水。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的常见病,主要危害西瓜和甜瓜。此病除在生长季节发生外,在贮藏运输中也可发病。使西瓜大量腐烂。疽病主要危害西瓜叶片及果实,也危害幼苗及瓜蔓;主要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幼苗期发病,茎基部病斑黑褐色,缢缩,致使猝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山东省临沭县、昌乐县、章丘县等地西瓜育苗基地的西瓜苗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西瓜细菌性果斑病。从病果和病叶片上分离到15个细菌菌株,选取8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8个菌株均能侵染西瓜,发病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从接种发病的病果上可重新分离到相同的细菌。对该8个菌株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等项目进行观察测定,确认供试菌株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 Willems et al.,1992)。  相似文献   

12.
由燕麦噬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简称Aac)引起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hat Blotch)是发生在西瓜、甜瓜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3种已有引物进行比较筛选,发现WFB1/WFB2引物对Aac的扩增效果最好.通过对发病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的PCR检...  相似文献   

13.
以自根西瓜为对照,研究了嫁接西瓜果实的蔗糖积累特性及相关代谢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嫁接与自根西瓜果实的果肉组织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皮以积累已糖为主,嫁接西瓜果实的糖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西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幼果组织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合酶(SS)活性上升,从而导致果实中蔗糖含量的降低.因此,嫁接引起的西瓜果实中Inv、SS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嫁接西瓜糖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影响甜瓜生产,为确定其病原菌种类,从海南省东方市种植基地采集大量疑似细菌性果斑病的甜瓜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并按柯赫法则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田采集的所有甜瓜病果中均分离到培养性状一致的细菌,细菌分离率为100%;所有分离菌株均对甜瓜果实具有致病性,该病原菌革兰氏反应呈阴性,其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已报道的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一致;BLAST比对与A. citrulli菌株的同源性可达100%,系统发育分析也进一步证实该病菌为A. citrulli。研究结果确定了甜瓜果斑病的致病菌,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危害症状 疫病可以侵害西瓜的幼苗、叶、茎及果实.伸蔓期叶片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造成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浅褐色至青白色,易破裂.茎蔓发病,在节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梭形斑,后期病斑环绕,受害部溢缩.湿度大时,病部呈暗绿色腐烂;干燥时,变灰褐色干枯,病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受害呈圆形凹陷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很快发展至整个果实,果实软腐,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16.
正一、西瓜蔓枯病蔓枯病是西瓜主要病害之一,各地均有发生。病田发病株率一般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病害流行期,瓜田出现大量死藤,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1.发病症状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藤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受害,病斑初呈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后扩展至整个子叶,导致子叶枯死。茎部  相似文献   

17.
<正>西瓜炭疽病是大棚西瓜生产中主要病害,也是一种很难防治的病害,在西瓜的整个生长期内均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比较严重,会造成西瓜落叶枯死甚至果实腐烂,对保护西瓜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大。据调查,一般年份不防治可减产20%~30%,重发生年份可减产50%以上。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1、主要症状叶缘、叶柄及叶脉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灰褐色大型病斑。病斑干燥易破裂,病斑上形成无数  相似文献   

18.
西瓜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三大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普遍要求提供无公害的药剂或新的防治途径来防治各种病虫害.好普为2%氨基寡糖素水剂,系最新环保型植物免疫杀菌剂,对真菌、细菌和病毒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万福来和极品春玉王2个小型西瓜品种自根植株为对照,研究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和优秀砧1号砧木对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正己烷为西瓜果实番茄红素提取溶剂,吸收波长502 nm为测定波长,提取和测定西瓜果实番茄红素效果最好;嫁接延缓了果实发育前中期番茄红素的形成,但在中后期,嫁接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积累迅速增多,整个果实发育期内,嫁接瓜和自根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根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总是高于嫁接瓜,说明嫁接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选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抗利福平菌株RifAac,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PCR(Bio-PCR)和常规PCR方法,观察该病原细菌在西瓜种子、土壤、病残体和田水中的存活期。结果表明,果斑病细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4~5个月,在田水中可存活2个月,在不含植物残体的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在含西瓜残体的土壤中可以存活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