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村民资格与村民待遇问题,指出村民资格是指农村居民具备某一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身份,从而具备享有该组织内部权利与履行相应义务的条件。与其紧密相关的村民待遇包括自主管理权和经济分配权两个方面。村民资格的确认以村民自治为原则,同时应赋予成员以行政(、准)司法等救济途径。认为村民资格的确认应综合考虑户籍、住所、成员权利义务、自治权等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村民自治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的乡政府与村委会、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4.
股东资格作为投资人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其认定标准对投资者、公司以及公司债权人等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现行《公司法》并未对此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确认股东资格的纠纷经常发生。在深人分析股东资格认定依据的基础上,提出认定股东资格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规则,以期能有助于解决股东资格认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特别法人,其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在立法上并未有明确规定,导致司法纠纷案件逐年增多,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采用文献研究法并结合部分地区的相关政策,研究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法定化与自治化标准之间的争议;分析认为应当采用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界定标准,从形式上明确成员资格的范围、取得、保留及丧失等情况;落实地方在实践中应遵循的成员资格界定原则,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0-122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中村的改造与变化。城中村村民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受到了改造的多方面影响,教育体系落后、生计问题难保障、资源浪费严重,通过优化城中村村民教育环境、健全城中村居民生存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改善城中村改造对村民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村民更快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刘艳 《中国农资》2009,(8):17-17
<正>案情原告张强、被告张捷是父女关系,张捷与被告蒋勤是夫妻关系。2001年9月15日,蒋勤缴款50万元至某酒店公司在中国银行某分理处开设的账户。当日,蒋勤以所缴款项作为与张强、张捷设立某酒店公司的出资,并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7,(8):15-16
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已于2007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9.
周乐 《现代农业》2009,(11):91-92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但是,由于缺乏制度方面的本国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使得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律制度层面上对当前村民自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雪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85-11586,11590
从广义和狭义2个方面简述了福利的内涵,分析了城中村村民福利变化状况:经济福利变化方面,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获得了一定数额的土地补偿经费;非经济福利变化方面,村民的社会状态、生活方式、环境条件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概述了城中村的现状,剖析了广州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村民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较为普遍。社会治安较差、社会素质较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总结了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模式(猎德模式、琶州模式、花地模式、社会自筹资金模式)、特点以及对村民福利的影响,构建了城中村改造村民福利的保障体系,提出了政府和村集体应承担对村民的教育培训、社保医保经费支出以及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以及治安、文化等方面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村民的职业培训和就业路径的拓展提供方向,以盐城X城中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查阅方式,分析村民职业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显示:X城中村村民的职业流动主要分为向上流动与水平流动2种类型;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民的职业带着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向上流动的积极趋势,村民能够通过职业流动获得社会地位的相对提升;村民的职业流动受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需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和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的推进和健康发展 ,有赖于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分析村民自治的法律依据来自四个方面 :宪法依据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据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依据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依据。论述村民自治的立法渊源和基础 ,是宪法自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和核心的反映 ,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党的农村政策精神的体现 ,是自治主体社会实践的结果。指出村民自治法律规范意义重大 ,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 ,保证了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了法制建设的完备  相似文献   

13.
辛祥 《新农村》2007,(4):34-34
编辑同志:我3年前出嫁后,因丈夫为非农业人口,责任田未调出,户口也未迁出。最近,村里因部分土地被征获得了一笔补偿款。村委会分配该款项时,根据村规民约中“出嫁至本村外的出嫁女,不论其户口是否迁出,均不视为本村村民,不得在本村分配征地补偿款等款项”的规定,剥夺了我的村民  相似文献   

14.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行村民自治必然受到国家宏观立法、市县及乡镇基层政权的行政执法及农村区域内的法制小环境等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着力改革实施村民自治法律环境问题,对推进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妥善处理村民自治与乡镇政府的法律关系的对策包括:撤销乡镇政府对农民土地的干预权利,使村民对自己的土地享有真正意义的所有权;通过修改《村组法》,明确村委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产生矛盾大根本原因在于二者代表的利益相反.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首先使二者代表的利益一致,方法即加强乡镇人大的作用,使乡镇人大的权利由虚变实;要解决乡村矛盾,首先应明确政策与法律的优先性问题通过立法,规定村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从而使村民在法律上成为独立主体,摆脱处处仰人鼻息的弱势群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权锡鉴  王晓萌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32-133,136
村民自治在我国推行已有20多a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道路,总结出大量宝贵的村民自治经验。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村民自治也暴露出大量问题。分析总结了当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用以推动我国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艳芝  潘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34-7036
在分析广东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即巩固村民代表会议地位,完善配套立法和制定《村民自治法》。  相似文献   

18.
刘同君  王筱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62-16664
在村民自治的近30年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且对此类冲突的救济途径不畅通,广大农村农民的权益保护遭遇瓶颈。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以及诉讼体系来看,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自治组织以准行政主体的资格,通过修改和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律、宪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村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相对畅通的司法救济,并辅之以调解救济,以到达保护村民利益最大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村民合作能力是我国村民自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乡土资源。当前农村推行的各项政策规制着农民合作的限度,农民合作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村民自治的深化受制于农民合作难这一现实。为此,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合作路径,来为村民自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周家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63-9866
分析了村民自治制度中村规民约的地位,指出作为村规民约发展的高级形态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一道构成了村民自治制度的总章程,是村庄的“小宪法”,在村民自治制度体系中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村民自治章程的功能,研究表明,国家权力上浮、法律缺位、优秀传统资源的积淀以及村规民约内含民主契约精神必定催生村规民约的发展、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