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贵州禾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原生态水稻(Oryza sativa L.),目前对其历史形成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择了121份贵州禾资源和其他地区194份水稻品种,利用120个KAS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禾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较多的多态性位点数和观测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贵州禾与贵州地方粳稻遗传距离最小为0.0197,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805;贵州禾与江苏地方粳稻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0276,0.9727次之。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90%的贵州禾群体单独聚为一类,而且绝大多数属于粳稻,主要与江苏地方粳稻和贵州地方粳稻聚为一大类。本研究表明贵州禾区别于其他地方粳稻,具有独特的遗传结构,与贵州及江苏地方粳稻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本研究结果对了解贵州禾的群体结构及与其他地区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以及探讨贵州禾起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建新 《种子》2008,27(11)
贵州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比较优势,许多独特的种质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发掘特色种质资源优势,有助于打造贵州绿色食品名牌,加快贵州绿色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编者语]本文撰稿时间为2013年9月29日,截至发刊时,在省茶办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已在湄潭、平坝、印江、道真等县建成了6家茶机厂。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贵州茶叶面积快速增长,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茶机产业指的是生产茶叶机械及其相关联的产业,贵州茶机产业指的是贵州自主生产茶叶机械及其相关联的产业。为了促进贵州茶机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保障贵州茶叶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当前贵州茶机没有拳头产品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加快贵州茶叶工程实验室建设,以项目为纽带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最具操作性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回顾贵州茶树栽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新阶段茶树栽培学科的态势和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未来贵州茶树栽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潜在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近年来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及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两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潜在危机,得出如果不正确处理贵州茶产业面临的潜在危机,在未来将会严重阻碍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对贵州省的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有着重大贡献,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需要进行遗传改良和扩增,才能发挥良好作用。本文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改良情况,并对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29日,主题为"黔茶——两山论的生动实践"的第六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贵州厅举行。年会旨在解析行业热点,探讨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贵州茶产业深层次问题,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为贵州茶产业注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活力。本届年会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主办,安徽捷迅光  相似文献   

8.
随着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多样化发展将会成为贵州茶叶发展的一个途径。普洱茶属于黑茶中的一员,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贵州的茶树资源、种茶环境、历史地位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贵州发展普洱茶的优劣所在,为贵州发展普洱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茶树品种资源与茶业经济发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政 《种子》2009,28(11)
贵州发现世界上唯一的萘种化石,说明贵州的茶历史在100万年以上,贵州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贵州是茶树的发源地及茶业经济的故乡.  相似文献   

10.
木薯是贵州继马铃薯、甘薯后的第3大薯类作物,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能源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产量高等特点,为利用贵州独特的气候与耕地优势加快发展木薯,对贵州木薯生产优势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贵州发展木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和品种布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贵州马铃薯的生态和生产特点,提出了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将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分4个一级区,8个二区;并指出了应用区划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贵州茶产业发展快速。本文在对现行措施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构建贵州特色茶叶产业支撑体系是下一阶段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心。同时提出现阶段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秋马铃薯的气候优势及科技保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栽培秋马铃薯的历史悠久。建国以来单产、总产都在不断提高。但目前贵州秋马铃薯种植面积远比春马铃薯小,总产也少。然而生产实践证明,贵州秋马铃薯的单产比春马铃薯高。为了充分发挥秋马铃薯单产高的优势,大幅度提高贵州马铃薯和粮食的总产,我们从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探明贵州栽培秋马铃薯的气候优势,并提出发展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气象科技保障栽培技术。为贵州发展秋马铃薯生产提供气象科学依据。1 贵州秋马铃薯生产发展概述1949年贵州秋马铃薯播种面积只有0.7万hm2,单产为52kg/667m2,总产为0.54万t。…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详细分析贵州名优茶生产和销售的现状 ,指出贵州名优茶产销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质量总体档次差 ,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 ,并同时提出了振兴贵州名优茶产销要走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区域地理特征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为今后贵州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与参考。通过分析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现有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在贵州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提出影响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总结发现,贵州省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紧关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发展建设、环境卫生等及长江和珠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该研究得出,贵州受地理环境限制,天然耕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有限;现今工业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乡环保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口的增加已成为影响贵州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2、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3、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加快贵州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通讯》,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1980年成立《贵州茶叶》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考虑到与湖南省茶科所办的刊物同名,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40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叶乃至全国茶叶做  相似文献   

19.
张超东 《种子科技》2019,(11):117-117,121
在调查并整理了贵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数据及基本情况信息后,分析归纳了贵州国有林场的国家森林资源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利于贵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策略,从而为贵州山区其他各大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经营策略提供相应的借鉴,共同促进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贵州酿造高粱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秋 《种子》2011,30(2)
贵州酿造高粱育种目前主要采用常规选育方法,近几年在省内认定的品种有4个。本文分析了贵州近几年酿酒高粱育种及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贵州酿造高粱的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