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品批次管理是指导长输管道运行的重要依据,实时、准确的计算对提升管道运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平衡供求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叙述了华南管网使用Excel快速实现批次计数据统计、库存量、批次运行位置的实时跟踪功能,为解决长输管道油品批次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准确地跟踪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油品批次界面,建立了考虑管道沿线油品温度变化的油品批次界面跟踪模型,在求解管道沿线油品温度分布的基础上求解批次界面跟踪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西南成品油管道,对比考虑温度影响和未考虑温度影响下油品批次界面跟踪的结果,表明考虑管道沿线温度影响的批次界面跟踪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建议在进行油品批次界面跟踪时,对管道沿线温度的变化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弥补华中区域调控中心现有SCADA系统的不足,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和调度员工作效率,结合华中成品油管网的实际情况,利用Excel VBA编程开发了集混油界面跟踪、语音预警、图形动画显示和批次计算等功能于一身的调度辅助软件,给出了流程图和算法,介绍了软件的主要功能特点。通过实际应用效果与现场数据对比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混油界面跟踪的精度主要受沿线温度、压力以及混油接收与混掺影响,最后提出了改进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成品油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同批次油品之间存在批次界面,不同批次油品的密度、体积模量不同,导致管道内不同段的水击波速不同,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水力扰动工况,使得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水力规律较为复杂。针对瞬态模拟的特点,基于常用的间距内插法及向前(后)时间内插法等方法,建立了考虑批次界面的成品油管道水力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模型的网格划分形式、关键点及边界条件,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时间插值法,用以求解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瞬态模拟。该算法省略了常用特征线法间距插值步骤,较大程度地简化了计算量,为成品油管道的顺序输送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原油顺序输送的混油界面跟踪与切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的流程和所输油品的特点,原油在管道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段的机理、以及降低混油量的方法和几种混油界面的跟踪方法,给出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在顺序输送不同原油时跟踪混油界面的技术和适用于该管道在顺序输送过程中计算混油长度的经验公式,指出了适合该管道所输油品特点的混油段切割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西部成品油管道末站混油切割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祎  张道全  刘鹏  沈亮  丁俊刚 《油气储运》2011,30(7):520-522,473
西部成品油管道兰州末站混油切割是提高管道运营效益、保证下游油品质量的关键运行管理环节,2009年以来的柴油-汽油混油切割数据表明,末站混油切割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末站混油切割最大的难点在于后行油品密度值的确定,混油切割量关键在于第二切割点油品密度值的控制,但是后行油品的准确密度值往往很难获得;其次,兰州末站和新堡站关于混油界面密度差值的规律不再适用,导致单次混油量迅速上升;最后,首站外输罐的油品常常"边进边出",且进出油品分别来自不同炼厂,导致初始混油界面前后段纯油密度不稳定、界面不清晰。采取改进切割比例、修正密度偏差、改变首站油品切换模式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有效降低了混油切割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混油拖尾现象与批次跟踪的准确性、调度计划的可靠性、切割方案的经济性密切相关,准确描述混油拖尾现象对控制混油量、预测油品质量指标十分重要。分析了混油拖尾曲线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混油界面非对称分布的模拟模型。基于混油界面检测数据得到混油等效密度分布特点及其梯度变化规律,分别利用Gamma、Gamma-χ~2分布函数逼近混油等效密度梯度变化曲线。通过编程模拟分布函数,近而反演出分布函数中的关键参数后,得到混油等效密度的分布曲线。基于此,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和运行工况下管道系统各参数与等效密度分布函数参数的关系,得到拟合公式,进一步利用部分数据预测完整混油等效密度分布曲线,以实现等效密度曲线的实时在线预测,为顺序输送混油量预测和油品切割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乌鲁木齐-宝鸡成品油管道为模型,结合一个输送周期内各油品界面的跟踪示意图,阐述了具有多卸油站成品油管道运行调度计算的主要内容;通过运行过程的跟踪分析,介绍了多卸油站成品油管道运行调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凯  张劲军  宇波 《油气储运》2013,32(2):143-151
原油差温顺序输送是指顺序输送具有不同流动特性的原油时,根据安全与节能的需要,调整油品加热温度以节约能耗的一种管输技术.建立了埋地原油管道差温顺序输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移位网格下的虚拟边界条件法.编制了较为严格的非稳态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程序,可用于管道设计与运行阶段出站温度、流量和压力随时调整,以及地温、原油物性和土壤物性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任意油品种类数与油品排列次序,任意批次数与批次量的工艺计算.利用新大管道原油差温顺序输送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批次原油进站温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平均偏差较小,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10.
南输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1):2-6
对实际运行的南输成品油管道中油品切换操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每次油品切换后混油量及混油长度不完全相同,分析了油品切换、流态变化、管路特征、机泵匹配等因素对顺序输送混油的影响,指出输量小、流速低、混油界面运行时间长是南输成品油管道混油量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