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南极磷虾粉脂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而游离脂肪酸和磷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两者含量分别为48.50%和49.96%,远高于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的13.11%和24.36%,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南极磷虾脂肪酸组成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质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南极磷虾油等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鉴定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极磷虾拖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我国首次南极磷虾探捕所使用的两顶大型变水层磷虾拖网为实物网,通过网具模型试验,测试网具的阻力与网口高度,分析其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网口部位六角形结构的2号网的垂直扩张性能和过滤同等体积的能量消耗均优于网口部位棱形网目结构的1号网;在拖速1.54m/s,1号网的能耗系数比2号网平均高26%。而网口垂直扩张系数低1.1%。南极磷虾拖网的阻力可用公式:R=0.25(d/a)LCV1.49估算。 相似文献
5.
南极磷虾渔业CPUE及其丰度估算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为一种衡量渔业资源丰度变化的指标,CPUE常用于多种渔业资源评估。南极磷虾作为一种集群性的生物资源,其资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加之该物种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渔业特点,这也使得采用CPUE作为衡量该资源丰度指标的有效性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本实验详细介绍了4种南极磷虾渔业CPUE的常用估算方法,并总结了这些方法所具有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在此基础上从时空尺度和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南极磷虾渔业CPUE估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实验就CPUE作为评估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适用性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但如何将渔业调查数据纳入到南极磷虾资源评估当中,一直未得到统一的结论,从而导致基于生态系统的南极磷虾渔业管理进展缓慢,本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开展南极磷虾资源评估和丰度估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7.
8.
南极磷虾拖网的性能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一顶中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拖网进行网具优化试验,设计了调整参数为浮沉比、上下手纲(等长)和叉纲的三因子L9(34)正交实验,并在3组L/S(水平扩张比)和5级拖速下完成了135次拖曳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拖速和L/S的增加,网具阻力增加,网口高度降低;(2)流速为3 kn情况下,L/S=0.45时,对阻力(Fs)和网具功率消耗(Ps)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沉力(A)>叉纲(C)>手纲(B),对网口高度(Hs)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对能耗系数(Ce)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A>B,水动力性能的最优组合为A3B3C1;L/S=0.5时,对Fs、Hs和Ps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C>A>B,对Ce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C>A,最优组合为A2B3C3;L/S=0.55时,对Fs和Ps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C>A>B,对Hs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A>C,对Ce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C>A,最优组合为A2B3C3;(3)当L/S极低为0.2时,网口的水平扩张约为23 m,虽然此时网口高度有一定的提高,但网具的综合性能却显著下降,能耗系数增加;(4)增加沉力,适当放长手纲和叉纲可以有效提高已定型网具的性能。为确保在低拖速下达到网具的高扩张性能,应考虑改进网板性能,建议采用低拖速高扩张性网板。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磷虾油提取方法,以新鲜南极磷虾为原料,分别采用乙醇一步提取法、丙酮/乙醇一步提取法和乙醇两步提取法提取磷虾油,比较了3种工艺条件下的磷虾油得率,并测定了磷虾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0 ℃条件下,采用乙醇两步提取法虾油得率较高,达15.72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提取方法。经气相色谱法测定,磷虾油中EPA、DHA的含量分别为11.76 %、4.22 %;经UV法测定,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0.102 %,表明磷虾油是一种高品质的油脂。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研究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共附生微生物的功能性,并探讨南极大磷虾与其相关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南极大磷虾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获得可培养菌株,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耐氟化钠特性分析。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在南极大磷虾眼柄、尾部和肠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群落相对丰度最高,分别占各组织细菌总量的41.4%、35.8%、59.5%;在南极大磷虾胃部,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最高,占细菌总量的32.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南极大磷虾眼柄和尾部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高于胃部和肠道组织,肠道和胃部的微生物组成差异较大。采用细菌纯培养技术共获得60株细菌,其中有一株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单增李斯特菌LFM2813(Listeria monocytogenes LFM2813)、金黄色葡萄球菌LFM3263(Staphylococcus aureus LFM3263)、蜡样芽孢杆菌LFM2805(Bacillus cereus LFM2805)]有抑菌活性,并鉴定为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 NJ2),该细菌的抑菌产物具有耐高温和蛋白酶处理后失活的细菌素基本特征;同时,可培养细菌的最大氟化钠耐受浓度为1%,且耐受菌株占比为10%。研究初步揭示了南极大磷虾不同组织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并探讨了微生物对宿主的防御功能,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极大磷虾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添加剂对南极大磷虾蛋白自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氨基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食品添加剂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自溶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镁和柠檬酸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0.2%,结合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指标,促进作用最显著的为添加0.2%柠檬酸;葡萄糖和氯化钙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影响不大;氯化钾、氯化钠、EDTA-2Na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钠和EDTA-2Na的抑制作用相近,但优于氯化钾,三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4%、0.05%,考虑到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作用最显著为添加0.05%EDTA-2Na。 相似文献
14.
Xiang-Ming Qi E. Liao Lu Wang Hong Lin Chang-Hu Xue 《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2013,22(4):597-606
ABSTRACTThe 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 (ISP) process was applied to Antarctic krill protein extraction. The solubility of Antarctic krill proteins and their fluoride content were studied between pH 1.00–13.75. The previous krill prote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using ISP were improved. Excess fluoride in Antarctic krill was removed using a water-was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its solubility. To save water, a multistage countercurrent syste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ISP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ility of Antarctic krill proteins reached a minimum at pH 4.5 and a maximum at pH 13.5,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fluoride was relatively unchanged (16.78–20.50 mg/L), with pH 2.00–13.50. Water-washing 4 times could reduce fluoride 98.14 ± 0.01% from krill with about a 5.14 ± 0.21% protein loss. The reduction allows krill protein to meet the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GB 2762-2005) for fluoride. Meanwhile, the four-stage countercurrent system achieved almost the same high fluoride removal rate (98.58 ± 0.01%) using only 25% of the water.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酶解处理对南极大磷虾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上清干物质KSF,沉淀干物质KS和残渣KR)中氟浓度的影响,采用氟选择电极法对酶解产物中氟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国标方法对KSF和KS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KR中氟浓度最高,且KR中氟占酶解前基质中总氟的质量分数为72.94%~79.94%,而KSF和KS中氟浓度得到极大的降低。木瓜蛋白酶加入有利于虾浆中不溶的蛋白质以可溶解的形式进入上清液中。KSF中未检测到粗脂肪,总糖含量为13.91%~21.57%,粗蛋白含量为57.75%~67.13%。而KS中粗脂肪含量高达33.28%~42.90%,总糖10.14%~15.57%,粗蛋白38.00%~44.87%。因此,木瓜蛋白酶酶解南极大磷虾获得的KS和KSF均可以作为优质、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其中,添加1.5%的木瓜蛋白酶和1.0%葡萄糖,经58℃水浴3 h的酶解方式能使KSF的得率从18.65%上升到20.37%,其粗蛋白含量为65.49%,而KS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9.16%和38.49%,为最佳的酶解南极大磷虾的酶解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南极磷虾粉螺旋干燥工艺参数,获得高质高效的南极磷虾虾粉干燥工艺。实验采用螺旋干燥实验装置,对南极磷虾梯级干燥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优化试验,研究第一梯级干燥温度、梯级干燥切换节点、第二梯级干燥温度对干燥时间、脂肪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因素对干燥时间、虾青素含量影响顺序为第一梯级干燥温度(A)>第二梯级干燥温度(C)>梯级切换水分含量(B),对脂肪含量影响顺序为梯级切换水分含量(B)>第一梯级干燥温度(A)>第二梯级干燥温度(C)。响应面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第一梯级干燥温度105℃、梯级切换水分含量50%、第二梯级干燥温度88℃,在此条件下干燥时间、脂肪和虾青素含量分别为160 min、16.83%、159.32 μg/g,螺旋梯级干燥下的南极磷虾粉品质高于恒温干燥。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螺旋干燥工艺能在保障干燥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虾粉品质。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高品质生产和南极磷虾粉船载加工技术与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有效保持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原料品质,实现其高质化利用,本研究选取冷冻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非蛋白氮(NPN)含量、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证实了南极磷虾NPN含量的变化可以表征蛋白自溶进程,且可以实现海上处理样品、运至陆地实验室后进行分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选取完整的及挤压破损的新鲜南极磷虾作为研究对象,以0~8 h南极磷虾样品的NPN为指标,研究了南极磷虾起捕后蛋白自溶进程以及挤压破损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南极磷虾起捕死亡后的1 h内,NPN无显著变化(P>0.05),1 h后NPN迅速增加,挤压破损加速了南极磷虾的自溶进程,因此,目前的拖网作业方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太湖蓝藻以微囊藻(Microcystis spp.)为优势种,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对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进行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水解活性测试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具有明显的促进南极大磷虾蛋白自溶的作用,且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这一活性部位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主要的氨基酸衍生化合物,分别为(1)3-(1-甲基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2)3-(1-甲基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3)3-甲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和(4)N-(2-苯基乙基)丙氨酸,均为首次从微囊藻属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