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究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获得中华鳖MHCⅡα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长度为129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07 bp,共编码268个氨基酸,分为信号肽序列、Ⅱ类组织相容性抗原α结构域、IGc1结构域及跨膜结构域4个功能结构域。通过NJ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华鳖与西部锦龟(Chrysemys picta bellii)亲缘较近,而与哺乳类、鸟类及鱼类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HCⅡα mRNA在中华鳖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心、肝及肠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12 h后,中华鳖MHCⅡα mRNA在肝和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感染1 d时,在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感染1 d及5 d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研究表明,中华鳖MHCⅡα基因参与了中华鳖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是由内在膜蛋白组成的超家族,介导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对渗透压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AQP1a在急性盐度胁迫下对卵形鲳鲹 (Trachinotus ovatus)的渗透压调节作用,该研究获得AQP1a基因。基因全长1 078 bp,开放阅读框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具有MIP家族特有序列(HINPAVTLG)和2个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蛋白基序。qRT-PCR结果显示,AQP1a在11个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和肠,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急性盐度胁迫下,当转入淡水时,AQP1a在鳃的表达量在第4小时显著上升,而在肾和肠中没有显著变化;当转入盐度10和20海水时,鳃中AQP1a的表达量在第2和第4小时显著升高,然后下降趋于稳定;转入盐度10海水时,肠中AQP1a的表达量均上升,肾中AQP1a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转入盐度20海水时,肠中AQP1a的表达量仅在第4、第8和第48小时显著上升,肾中AQP1a的表达量在第12小时达到最大;转入盐度40海水中,鳃中AQP1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相反,在肾和肠中AQP1a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这些结果反映了AQP1a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特异性,证实了AQP1a在卵形鲳鲹盐度适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卵形鲳鲹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的5种同工酶(EST、LDH、MDH、ME和AST)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5种同工酶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够的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Est-1在这6种组织中都存在,Est-2只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LDH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共检测到3条谱带,Ldh-2只存在于肾脏中;MDH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Mdh-1表达为MDH1和MDH22条酶带,Mdh-2表达为MDH31条酶带,在肝脏中的活性最强;ME由1个基因位点编码,只检测到1条酶带,肝脏的含量丰富;A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只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共检测到3条谱带。  相似文献   

4.
郑宗林  张进  徐靖琳  刘伟  于文博  方媛林  张景森  段聪  周朝伟 《水产学报》2023,47(12):129412-129412
为探究稀有鲫MHCⅡβ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特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稀有鲫MHCⅡβ cDNA序列810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分析表明,MHCⅡβ氨基酸序列存在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GXXGXXXGXXXXXXG结构,与其他亲缘鱼类的一致性为51.78%~80.56%,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括1个信号肽、1个MHCⅡβ (β-1)结构域、1个IGc1 (β-2)结构域和1个跨膜螺旋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MHCⅡβ在脾脏表达量最高,头肾、鳃、皮肤表达量较高。人工感染鲁氏耶尔森菌后,6 h时在头肾表达呈显著上调,肝脏中在12 h开始出现极显著上调,皮肤中在24 h和48 h表达极显著,鳃中在6~24 h表达极显著,脾脏中则是在6 h出现极显著下调,于96 h接近对照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表明,MHCⅡβ在鱼类抵御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揭示稀有鲫MHC家族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一种古老的先天性免疫受体,参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识别,对维持免疫稳态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本研究克隆和鉴定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TLR13基因(命名为ToTLR13),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 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13。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ToTLR13含有跨膜结构域(TM)、LRR结构域和TIR结构域,符合TLR家族的典型特征。通过建立TLR13保守域三级结构发现,ToTLR13与小鼠(Mus muscul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TLR13功能结构域的蛋白三级结构具有较高重叠性。多序列比对显示,ToTLR13与其他硬骨鱼TLR13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其他纲物种的序列相似性较低。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To TLR13与硬骨鱼TLR13聚在一起,其中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最为接近,与哺乳动物、两栖类和贝类相分离。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  相似文献   

6.
星斑川鲽MHCⅡ恒定链Ii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星斑川鲽MHCⅡ类分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实验通过SMART-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星斑川鲽MHCⅡ恒定链(MHCⅡIi)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766 bp,包含135 bp的5′非编码区、837 bp的开放阅读框和794 bp的3′非编码区。该基因共编码27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0.848 ku,等电点为6.89。与已知物种MHCⅡIi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与狼鲈、紫红笛鲷和鳜关系较近,同源性均为79%。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了MHCⅡIi在星斑川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爱德华氏菌感染前后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脾脏、头肾、肝脏、后肠、性腺、心脏、血液、鳃和肌肉组织中,MHCⅡIi mRNA均有表达,但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差异,脾脏和头肾组织相对表达水平较高,鳃、血液、肌肉、心脏和性腺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病原感染后,免疫相关组织脾脏和头肾的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肝脏和后肠的表达水平也略有升高,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星斑川鲽MHCⅡ类分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海水养殖鱼类的抗病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鱼期间3种免疫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3种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出现时间分别为2日龄、3日龄和3日龄。其中,头肾的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基形成期、造血功能发展期和泌尿功能退化期。进入稚鱼期后头肾的肾小管分布相对减少,表明头肾已不是主要的泌尿功能区。6~8日龄仔鱼脾脏中造血干细胞向红血细胞分化并产生大量未成熟红细胞。22日龄时脾脏组织体积进一步增大,内部血细胞参与血液循环。胸腺原基出现后胸腺细胞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嗜碱性不强。10~13日龄时胸腺细胞的嗜碱性增强,淋巴细胞开始增多,此时胸腺开始分区。20~22日龄稚鱼期结束时胸腺的内区和外区进一步分化,分区更为明显,表明胸腺进一步成熟。未发现胸腺和头肾之间淋巴细胞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给水产养殖者在水产用药的选择、使用剂量和方法上提供参考依据,使水产用药更科学化,减少动物源性食品污染和环境污染,采用96h静态水试验方法,在pH值为8.02~8.37,溶氧量6.0mg/L,盐度20~24,水温(29.0±2.0)℃条件下,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高碘酸钠、溴氯海因、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6种常见渔药对体质量(4.3±0.5)g卵形鲳鲹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高碘酸钠和溴氯海因对卵形鲳鲹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19、14.166、0.092mg/L和6.448mg/L,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434、12.936、0.083mg/L和6.150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981、4.018、0.025mg/L和1.812mg/L;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的24h半数致死含量分别为2.156μL/L和9.806μL/L,96h半数致死含量分别为1.981μL/L和8.756μL/L,安全含量分别为0.529μL/L和2.666μL/L。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溴氯海因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质量浓度下较为安全,高碘酸钠、次氯酸钠和苯扎溴铵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
Kiss基因编码的kisspeptin多肽是脊椎动物重要的神经激素,在调控机体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和生殖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明确卵形鲳鲹Kiss1 (ToKiss1)基因序列及饵料类型对其表达的影响,实验利用RACE方法克隆分析了ToKiss1基因结构特征,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研究了饵料类型对ToKiss1 mRNA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显示,ToKiss1基因全长2 768 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ToKiss1基因cDNA全长505 bp,开放阅读框312 bp,编码104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序列和典型的kisspeptin-10结构域"YNLNSFGLRY"。卵形鲳鲹ToKiss1蛋白三级结构由2个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qRT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ToKiss1 mRNA在卵形鲳鲹脑、肠道、胃、脾脏、肌肉和心脏中均有表达,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饵料类型显著影响ToKiss1 mRNA在卵形鲳鲹肠道组织中的表达,颗粒饲料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冰杂鱼组,冰鱿鱼组表达量最低,但饵料类型对肝脏组织中ToKiss1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表明ToKiss1在卵形鲳鲹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首次探讨了饵料类型对硬骨鱼肝脏和肠道组织中Kiss1 mRNA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硬骨鱼类Kiss1基因摄食调控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年产量高达12万t。目前,国内外有关该鱼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有些营养素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就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鱼粉和鱼油,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鱼的精准营养研究及高效低成本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推动其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疑患病毒性神经坏死症、身体失去平衡、漂浮水面螺旋状游泳、体色发黑、大规模死亡的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幼鱼,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病原进行初步分析和跟踪调查。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病鱼脑和眼均呈现神经坏死病毒典型的空泡化现象;利用神经坏死病毒特异性引物nest-PCR检测发现,病鱼一扩阳性率100%,摄食游泳正常鱼一扩和二扩阳性率均为46.67%,显示港区苗种多自身携带病毒株;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株属于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对神经坏死病毒跟踪发现,成鱼一扩均为阴性,二扩阳性率则高达86.7%。初步认为,外界因子可能作为诱导因子,致使本身携带病毒鱼苗免疫降低致使此次流行病爆发,且神经坏死病毒潜伏于鱼体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育种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鲹育种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Na)分别为5.0和3.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2.965和2.244,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292~0.814和0.207~0.840,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7~0.813和0.189~0.761,海南三亚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14~0.719,平均为0.509,而广东大亚湾群体的PIC为0.168~0.711,平均为0.436。海南三亚群体有5个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广东大亚湾群体有2个位点偏离哈温-伯格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1,遗传距离为0.578,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2。Structure软件分析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鲹群体各为一支,2个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可作为2个育种群体管理,2个群体间进行杂交选育预期可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卵形鲳鲹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属鲈形目、鲹科、鲳鲹亚科,鲳鲹属,俗称黄腊鲳、黄腊鲹、卵鲹、金鲳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石蜡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卵形鲳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5个部分。卵形鲳鲹肾小体长径平均70μm,短径平均40μm;比淡水鱼种类的肾小体直径要小。肾小管中第一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游离端具有丰富的微绒毛,并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应为重吸收的主要场所。而第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端微绒毛较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内壁均没有微绒毛,但三者均可见有较多的线粒体,表明它们仍具有一定的重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卵形鲳鲹不同月龄选育群体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跟踪测量了1月龄,4月龄,7月龄,10月龄和13月龄个体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质量(y),共测量2 635尾。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剖分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在不同生长阶段,4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在0.017~0.960之间,除4月龄个体体高与其他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月龄群体各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月龄和4月龄个体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7月龄、10月龄和13月龄个体则是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各性状对体质量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各月龄群体全长、体长、体高估算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良好(86.9%~90.6%)。研究表明,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因素已找出,选育时期不同,所选择的形态性状也应有所差异,为卵形鲳鲹选择育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肌肉的常规成分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研究了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3种饲料添加剂对卵形鲳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饲料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卵形鲳鲹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并能显著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杜仲素、蝇蛆粉可显著降低肌肉水分含量(P0.05);大蒜素和杜仲素可显著降低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杜仲素和蝇蛆粉均可改善卵形鲳鲹肌肉的品质,其中添加杜仲素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生物饵料强化剂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骨骼发育基因表达的影响,于卵形鲳鲹受精卵孵化后第3天至第17天,分别投喂经S.presso强化处理(S.presso组)、经海水拟微球藻强化处理(海水拟微球藻组)和未经强化处理(对照组)的生物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相似文献   

18.
3月龄卵形鲳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定其全长(TL)、体长(SL)、头长(HL)等11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BW)。分别计算形态性状测量值和体质量数值之间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被测量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皆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3月龄卵形鲳鲹仅全长、体宽、体高和尾柄高的形态性状测量值对幼鱼体质量数据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将其确定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_2=0.493 6);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达到24.39%。卵形鲳鲹的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指数大小为R~2=0.888 1,说明该被选性状是与体质量关联的主要性状。设全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和尾柄高(X_(10))为自变量,设体质量(Y)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32.217 8+0.252 4X_2+0.378 2X_3+0.440 8X_4+0.634 1X_(10),回归预测的估计值与实际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故该方程可被用于卵形鲳鲹的实际生产。本研究可为卵形鲳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盐度对卵形鲳鲹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观察比较了10种不同盐度(5.0~50.0)条件下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受精卵的沉浮性、孵化率和畸形率,以及8种不同盐度(10.0—45.0)下仔鱼存活情况及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index,SAI)。结果表踢,受精卵在不同盐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沉浮性,在盐度为25.0以下的海水中呈沉性;在盐度30.0时为半沉浮性;在盐度为35.0的海水中呈浮性。盐度低于10.0或高于50.0,胚胎均不发育;在盐度15.0—45.0范围内,卵形鲳鲹胚胎能完成发育过程孵出仔鱼,但盐度对早期仔鱼的成活和畸形率的影响比较大。统计分析了总孵化率与盐度、畸形率与盐度的相关关系,求得胚胎孵化的预测适盐范围为14.9—39.4,最适盐度为26.0~28.2。在盐度25.0—30.0和无投饵状态下,仔鱼的SAI值为44.19~47.44。  相似文献   

20.
对发生于阳江市某网箱养殖场的卵形鲳鲹幼鱼大规模死亡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病鱼症状为体色发黑、螺旋状或旋转游动、反应迟钝、厌食、无寄生虫及细菌感染,通过电镜负染发现有大小为30 nm的病毒粒子,初步断定为神经坏死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