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科技不断更新以及"互联网+"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往陈旧的农产品营销方式很难再发挥实效,这就要求我们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优势,对农产品开展富有特色的营销,提升营销手段,创新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策略。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吉艳 《南方农机》2023,(9):104-107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渐成熟,“互联网+”“大数据”逐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电子营销方式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不仅突破了传统营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还彻底打破了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进而推动农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农产品电商营销的优势,分析了各种农产品电商营销方式,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电商营销现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电商营销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网络营销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黄冰冰 《当代农机》2024,(2):58-59+62
在全面剖析互联网发展给农产品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农产品生产模式选择、消费群体筛选与分类、农产品定向宣传3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并以棪树村枇杷营销为例分析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供电企业探索将"互联网+"技术与"电力营销"业务模块相融合是创新服务方式以满足电力客户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的必经之路。"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模式是推动供电企业将传统的电力营销服务方式向个性化、智能化与互动化、多元化的转变的技术支持。这种由传统向创新的转变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营销模式,有利于供电企业在激烈的能源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产业,"互联网+汽车"引起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性革命。通过对"互联网+汽车"战略的阐述,分析了"互联网+汽车"的发展趋势,并从技术、行业、政策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汽车"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及规范、汽车租赁业、二手车业务及营销互联网化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汽车"战略下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思考,对引导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省、市、县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稽查监控体系。鉴于供电企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电力营销稽查也需要建立在O2O模式基础上来开展。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先进技术,建立日监测模式,每日了解各业务异常数据,可有效提升供电所专业管理水平,降低各专业业务的差错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环境给电力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阐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力营销系统平台的建立,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以促进互联网和电力营销配合发展,为用户提供便捷、精准的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娟 《农业工程》2019,9(2):112-113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上涨,依附互联网优势,可更好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分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探讨"互联网+"概念和分析我国电力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互联网技术与电力营销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对"互联网+电力营销"发展模式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智能化电力营销业务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直播+短视频”模式具有成本低、受众广、互动性强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农产品销售不再受地域限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因此,研究“直播+短视频”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对于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课题组通过分析农产品营销现状,找出“直播+短视频”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限制因素,从网络营销人才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营销、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树立新媒体思维五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平台。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直播+短视频”的营销模式有助于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有助于农村直播电商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整体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互联网覆盖客户已接近6. 5亿户,为发展"互联网+电力营销"提供了广阔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电网企业提升营销策划、丰富客户画像、实施精准营销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在服务体验方面的创新,用电群体对电力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竞争环境和互联网模式的新型营销服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快捷、流畅、愉悦又兼具个性化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赢。  相似文献   

12.
1 打造"互联网+农产品"产业示范基地 紧紧围绕建设宜宾现代农业"6+3"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宜宾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总体目标,结合各地实际,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布局中,以市场为导向,融合互联网经营理念,规划和打造一批"互联网+农产品"产业示范基地,在2025年以前,力争创建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电力营销"则是在高度移动互联、信息共享的大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手段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供电企业提供更为多样的营销策略,以进一步赢得客户、拓展电力市场的一种新型电力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扶贫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双重推动下,很多乡村依靠"互联网+种植""互联网+销售""互联网+运输"等各种"互联网+"的形式有效地向外输送特色农产品等,实现了精准脱贫。笔者就目前流行的"直播带货"进行了具体分析,对"互联网+直播助农+大学生"这一模式的优势与问题展开了探讨,以便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返乡助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在各行业普遍应用,供电企业也提出了"互联网+营销"的服务理念。本文分析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服务体系中的不足,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网上国网"App功能,以期提升电能计量智能化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新零售"模式结合了实体零售和电商零售的优势,将线上线下的营销融为一体,开创了农产品"新零售"时代。文章阐述了当前河南农产品所运用的线上营销方式及问题,总结我国部分企业开展农产品"新零售"模式的经验,提出了"新零售"背景下促进河南农产品发展的营销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营销行业的竞争加剧,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坐销的手段过于单一.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事实上,传统汽车行业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被互联网"入侵",销售模式发生着变化,线上营销与线下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新兴营销方式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产业链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位置,互联网促使农产品销售由线下至线上的转变,电子商务已是农产品销售主要模式。本文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互联网+”的特点,对适合自身的电商模式展开分析研究,并对电商模式发展进程中存在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于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促进作用,推动农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镇江市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新载体。近5年来,镇江市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起步较早,发展稳健,取得明显成效。1建设起步早2011年,镇江市农委抽调精干力量1人,新设信息化工作机构,在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经费短缺、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多种困难情况下,建成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20.
管贤俊 《河北农机》2023,(17):97-99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领域,互联网的应用也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化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的促进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农产品的销售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渠道狭窄、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应用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和线上销售渠道,农产品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对接,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指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优势,分析“互联网+精准扶贫”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和意义。其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希望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