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索豫北地区实现小麦亩产超500公斤之路,从1986年始,我们选用冀5418和偃大7916品种,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小麦亩产超500公斤的形态生理指标与小麦高产栽培模式。1988—1989年度在安阳县水冶镇北段村的106亩高产田,实现小麦平均亩产515.6公斤,其中6.7亩冀5418,单产达640.9公斤,12.5亩偃大7916,单产达578.0公斤。1989—1990年度,该地又实现亩产502.1公斤,有10亩  相似文献   

2.
稻田套种撒播小麦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保证适时早播,实现冬前壮苗,获得高产。尤其在晚秋阴雨年份,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河南省新乡县大块乡近万亩稻茬小麦采取这种栽培方法,亩产小麦达300公斤,达到了当地高水肥麦田的产量;获嘉县职庄村1300亩稻茬小麦采取套种撒播以后,去年亩产达  相似文献   

3.
在淄博市的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下,从1987~1990年连续3年在水浇平原区开展了“10万亩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研究”,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的种植制度,组配了以改革种植规格为主要内容,以夏玉米增产为突破口的改、换、稀、密、配”5项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并大面积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我市地处山东省的中部。年平均气温在12.2~13.1℃,年降雨量575.6~679.0毫米,年日照2460.9~2813.5小时。粮田面积240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占71.6%,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制种植面积占86.7%,是全省有名的精种高产区之一。1987~1990年率先在全市水浇平原区开展了“10万亩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研究”课题,每年开发面积12.2521万亩,第一年度平均亩产973.7公斤,第二年度平均亩产1022.3公斤,第三年度平均亩产1060.4公斤,分别比开发前3年亩增204.9公斤,253.5公斤、291.6公斤。并于1989年在桓台县唐山镇建成了江北第一个吨粮镇,1990年在桓台县建成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现将主要配套栽培技术与研究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末,我国农业传来令人鼓舞的喜讯:1亩耕地生产1吨粮,它比全国耕地平均亩产高出3倍多,为我国长期徘徊的粮食生产带来了新希望。据农业部报道:1989年全国吨粮田开发面积1961.5万亩,绝大部分亩产达到或接近吨粮,还出现大面积高产的吨粮县、吨粮乡、吨粮村。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有12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河北省有3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地处黄淮海平原北缘的北京郊区,也出现了6个亩产吨粮村。有关专家认为,这类吨粮田一般按习惯亩计产,比标准亩要略大一些。另一类是科研单位的试验田,经过测产或实收按标准亩所得的产量。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省廊坊市试验,1251亩小麦玉米两作平均亩产923公斤(按测产85%折算),有252亩两作亩产1029公斤。北京农业大学在河北省吴桥县试验,3000亩小麦玉米两作测产1036.4公斤,其中小麦亩产464.6公斤,玉米亩产571.8公斤;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河北无极县推行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重视两作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连续3年亩产900—1000公斤。山东省莱州市农民育种家李登海种植的玉米高产田,连续3年亩产超过吨粮。1989年有14.9亩紧凑型夏玉米,经单打实收亩产1008.6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亩产接近1500公斤。  相似文献   

5.
“三杂”配套,是指稻田种植杂交油菜秦油2号——迟熟杂交早稻——早、中熟杂交晚稻及其相应配套技术组装成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稻谷亩产可以过吨粮、粮油双高产的种植新模式。一、“三杂”栽培增产增收1988~1989年度,“三杂”配套示范1891亩,结果秦油2号杂交油菜平均亩产菜籽131.2公斤;双季杂交稻平均亩产951.6公斤。其中,早杂475.2公……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吨粮田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夏玉米两熟制是我省淮北地区重要的种植制度,但全年产量一直偏低。1989年承担了安徽省科委下达的“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亩产吨粮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重点课题,经3年试验研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试验示范区的11713.7亩,平均亩产达1029.4公斤。吨粮田在实现高产之后,其效益如何?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经济效益是用成本和产值来衡量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不同系统间效率和不同措施的效果。能量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贵州省开始引进杂交油菜种植,取得成功,推广迅速,现全省已达150万亩左右。杂交油菜亩产均达125~15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175~200公斤以上。1985年全省油菜籽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到1990年夏收全省平均产量达76公斤,其中以杂交油菜为主的156.85万亩油菜高产栽培示范面积,总产达1.7亿公斤,占全省4.3亿公斤总产的40%。而且,种植杂交油菜,采用以育苗移栽为主体的一套技术,促进了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实现“稳定面积,  相似文献   

8.
我市是山东省主要产姜区之一,栽培面积已达3万亩以上,过去以春播为主,一年一作。自80年代初期进行了麦田套作两熟的试验和示范,在良好的共生期的技术调控下,均收到姜麦双丰收的效果。1989~1991年全市生姜平均亩产1500~1800公斤,小麦亩产250~300公斤。1990年全市麦套姜达2.5万亩,占生姜栽培面积的80%。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40万亩夏玉米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套种面积480万亩左右。为了综合运用玉米增产的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促进玉米大面积高产,于1989~1991年我所和市农业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40万亩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亩产吨粮高产开发”课题,三年实施的结果是,1989、1990、1991年玉米平均亩产分别为551.29公斤、574.60公斤、586.60公斤,平均增产26.86%。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7~1989年3年在依安县依龙镇,种植大垅双行覆膜玉米30亩,平均亩产860.4公斤,比70厘米单行地膜增产44%。1990年示范推广1970亩,平均亩产790.5公斤。1991年全县推广10万亩,平均亩产758.1公斤。其在依龙镇德玉五屯涌现出215亩  相似文献   

11.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12.
作者试拟了冀中南小麦高产品种选育模式,以此为模板选育出冀84-5418小麦品种.通过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表明冀84-5418不仅是多种优异性状的集合体,而且是穗分化早、发育协调、具有较高自身调节能力和潜在生产力的重组生物型.一般稳产400~5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甜菜低产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葆 《作物杂志》1990,6(4):31-32
我国甜菜生产在1988~1989年榨期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23.5万吨,但同世界生产水平相比差距很大。1988年我国亩产仅1189公斤,而同年世界种植甜菜13022万亩,平均亩产22.33公斤,其中亩产最高的法国则达3973公斤。……  相似文献   

14.
绥阳县地处黔北高原,其自然条件适宜于油菜生长发育,是贵州省油菜栽培最适宜区之一,全县有稻田21.3万亩,稻、油两熟。近年来,油菜生长有了很大进展,主要抓了良种、良法。1987年我县开始引进杂交油菜“秦油二号”试种,面积0.6亩,收干菜籽93.6公斤,折亩产156公斤;1988年发展到1560亩,平均亩产154.6公斤。1989年全县种植“秦油二号”  相似文献   

15.
沧州地区吴桥县地处北纬37°29′~37°47′,东经116°19′~116°42′,属黄淮海低平原地区。年积温4862.9℃,平均气温12℃,无霜期192天,日照时数2692.7小时,年降水量562毫米,具备一定的灌溉条件。土壤肥力中下等,大多数田块有机质含量0.6~0.8%,速效磷只有5~6ppm。为在类似条件下的地区的粮食生产开创出一条新路,经几年研究,建立了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亩产吨粮的理论与技术体系。1988~1989年度,在吴桥县示范3000亩,小麦亩产394.5斤公,玉米亩产609.4公斤,两茬合计全年亩产1003.9公斤,实现了吨粮目标。……  相似文献   

16.
1 品种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浚县农业试验站、浚县原种场和浚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 ,1988年组配两个单交 ,1989年继续将百农 32 17/豫麦 3号 / /冀5418/豫麦 10号复交 F0 种子 ,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用 Co60 2 .5万拉特辐射选育而成。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产量结果  1995~ 1996年河南省超高产春水组区试 7个试点平均亩产 530 .3kg,比对照种豫麦 18增产 2 .16% ,居第 1位。 1996~ 1998年 9个试点平均亩产分别为 52 5.9kg和 4 4 9.1kg与豫麦 18基本持平。 1998~ 1999年度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  相似文献   

17.
余世铭 《作物杂志》1994,10(5):22-23
直播春油菜机械化栽培的若干技术余世铭(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市,154007)春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等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黑龙江省百万亩春油菜全部采用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平均亩产65~70公斤。其中赵光农场5万亩油菜籽亩产是139公斤。近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和我国芝麻的平均亩产不超过30公斤,均属低产水平。为改变芝麻的低产面貌,我们在许昌农场进行了芝麻高产试验示范,1990年面积4.3亩,平均亩产171.7公斤;1991年面积4.5亩,平均亩产202.6公斤,其中1.04亩,亩产高达251.8公斤。1.选用良种选用了优势强的郑8805、88CA006杂交种和丰产潜力较大的高产品种豫芝5号。据两年高产田的调查:郑8805株高2米上下,高者达2.5米;单株蒴果数141个,高者达300个以  相似文献   

19.
前言我国对于夏播小麦的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郑州科委、农科院自1969~198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如1984年在张家口夏播小麦4840.5亩,亩产60.65公斤,比莜麦增产51.6%;1985年在坝下夏播小麦19313亩,其中,高产地块亩产200~250公斤。同一品种(中7606)常规冬播亩产428.6公斤,春播亩产310.5公斤,夏播亩产189公斤。江汉平原的冬收小麦与夏播小麦相似,但不相同,有自己的生育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如果能够扬长避短,科学种植,必将开创一条发展小麦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的南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平均为160.4毫米,属旱作小麦区。历史上播种小麦面积最多为1974年122655亩,由于受干旱、瘠薄的影响,面积逐步下降,到1989年全区仅播70亩小麦平均亩产57公斤。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帮助下,19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