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光果、胀果甘草种子用10%(w/v)、20%(w/v)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霉烂数、硬实数及萌发期每隔24h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加大.两种甘草种子的各项萌发生理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除胚根长,胀果甘草的其余萌发生理指标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光果甘草。对两品种甘草萌发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两品种甘草在萌发24h。48h期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但从萌发48h-72h,则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之后,下降趋于平缓。其中胀果在10%(w/v)PEG6000处理下在萌发96h后出现了一次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高峰,估计可能是原有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或是新的蛋白质组分的生成。上述结果表明:萌发48h前后是甘草种子萌发的代谢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李威  谭勇  陈文  高婷婷  朱芸  王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99-4301
[目的]探讨温度对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选取裕民无刺、新红4号和吉红1号3个红花品种种子作试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温度对3个品种红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红花种子在温度5~35℃下均有萌发,随着温度升高,始发芽时间提前,发芽周期缩短,发芽率降低。在温度5~25℃下都可以保证很高的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在10℃,为87.89%。但考虑到地温与大气温度的差异性,所以播种红花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15℃。[结论]栽培红花时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最佳盐分条件,为甘草资源的人工种植和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浓度(0(CK),50,100,150,200,250,300,350 mmol/L)NaCl和Na2SO4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1)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亚适宜温度为25℃,高于30℃时,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越低。(2)低浓度(50~100mmol/L)2种盐处理下,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且盐害指数为负值;在高浓度(≥150mmol/L)条件下,2种盐处理光果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并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盐害指数随之升高。(3)相同浓度下NaCl处理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Na2SO4,盐害指数则相反;低浓度NaCl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优于Na2SO4,高浓度Na2SO4胁迫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结论】在人工种植或培养幼苗过程中,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盐分条件为50~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对不同品种的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人工栽培麻黄的适宜播种期,并为麻黄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测定在15、20、25、30、35、40℃下不同品种麻黄种子的萌发率。[结果]中麻黄和草麻黄在1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20%和55%;在2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25%和61%;在2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57%和65%;在3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63%和50%;在35℃下的发芽率分别为35%和21%;在40℃下的发芽率分别为8%和3%。[结论]中麻黄和草麻黄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分别为25~30℃和20~25℃。  相似文献   

5.
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中药材,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补脾益气作用.甘草野生于干旱的钙质土壤,喜干燥气候,耐严寒,适于生长在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上.由于人们不合理的采挖,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所以近年来已开始人工栽培甘草.但甘草种子细小,种皮致密,透水、透气性差,当年成熟的种子硬籽率高达96.5%,种子发芽率极低,严重影响了出苗率.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于2001年3-5月反复进行了提高乌拉尔甘草种子发芽率的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保甘草种子萌发的数量和质量,为甘草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种子颜色、粒级和浓硫酸处理时间3个因素对甘草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甘草种皮颜色、种子粒径大小和浓硫酸浸种时间都对发芽、出苗有显著影响。绿色、大粒、浸种时间在50~90min发芽率较高,其中浸种时间70min为最好。[结论]随甘草种皮颜色加深、粒径减小,出苗率有下降的趋势;随浸种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条件,并建立了甘草的悬浮细胞系,同时还分析了甘草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用浓硫酸处理40min后,甘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形成时,采用MS 2,4-D(1.0 mg·L-1) 6-BA(1.0 mg·L-1) NAA(1.0 mg·L-1)培养基并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而且在继代培养基MS NAA(0.5 mg·L-1) 2,4-D(0.5 mg·L-1) 6-BA(0.5mg·L-1)中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状态最好.此外,在建立的甘草悬浮细胞系中,胀果甘草细胞株B12、B4和光果甘草细胞株G2的甘草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干重的1.8%、1.2%和0.66%.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生长量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水、气、基质等适宜的8h光照环境中,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量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明显,在20~30℃的变温或30℃恒温下发芽率高、发芽整齐;从胚根生长量来看,20~30℃的变温效果最好,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甘草     
《天然产物分离》2006,4(6):39-39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 ),和光果甘草(G.glabra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的药材正品,其它尚有无腺毛甘草、粗毛甘草、园果甘草、刺果甘草、云南甘草及欧甘草等。豆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和根茎入药,为常用及大宗出口中药。甘草性平,味甘,能调和诸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强筋健骨诸多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气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及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农42、东农43、东农163、合丰25、绥农10号采用4、8、12、15、20、25℃6种发芽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4℃和8℃温度过低,在调查期间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其他几个温度的发芽率以15℃最高,12℃最低.同一温度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平均芽长在品种问差异显著,说明种子萌发受遗传因素影响,同一品种不同温度之间的平均芽长随温度的升高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11.
安钰  李明  张清云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9-90,94
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CaCl2)溶液对甘草种子浸种,研究CaCl2对甘草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促进甘草种子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较对照有明显增加;当CaCl2浓度大于10 mmol/L时,甘草种子的胚芽长、胚根长、幼苗鲜重较对照均有所下降,CaCl2浓度为2.5 mmol/L时,甘草种子的胚根与胚芽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以南疆主栽的中棉所35号和新海23号为材料,设置纸培、砂培2种培养方式和81、22、02、42、8℃5种恒温,研究温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新海23号的发芽率均高于中棉所35号,平均发芽天数少于中棉所35号。随着温度的降低,2个棉花品种的发芽速度减慢,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砂培更有利于棉花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加快种子的发芽速率,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少。[结论]新海23号比中棉所35号发芽时耐低温,可以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13.
冯雪  王彬  张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95-15796
以瓢形和细腰形2种葫芦种子为试材,对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2种类型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温度条件下,瓢形葫芦比细腰形葫芦发芽率高,但差异不显著;同种类型葫芦种子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发芽率差异也不显著,其中27℃培养条件下葫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黎彩霞  廖明安  魏志强  沈文  任雅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79-18480,18497
[目的]探讨不同水温浸种对毛蕊铁线莲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为毛蕊铁线莲种子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经10和15℃(室温条件下的自来水温度,以此作为对照,CK),20、25、35和45℃的恒温水浸种48 h后,测定毛蕊铁线莲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活力指数5个指标。[结果]毛蕊铁线莲种子水温浸种的适宜温度为20℃,其发芽率为80.7%,发芽指数为6.184,发芽势为54.0%,活力指数为9.442。[结论]20℃水温浸种后毛蕊铁线莲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刺果甘草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艳 《特产研究》2007,29(3):33-34,38
进行刺果甘草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激素及其浓度、处理时间对发芽率无影响;种子类型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扁型种子发芽率为87.6%,圆型种子发芽率为7.5%;并对种子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任雅君  梅洛银  丁敢丽  黄亿  徐云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20-7721,7723
[目的]探讨2种水温浸种对蓝花楹鲜种和干种发芽指标的影响,为蓝花楹种子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恒温培养箱,经25和45℃温水浸种后,测定蓝花楹鲜种和干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活力指数指标。[结果]蓝花楹鲜种的适宜浸种温度为25℃,其发芽率为62%,发芽指数为5.4,发芽势为57.33%,活力指数为124.47;而蓝花楹干种的适宜浸种温度为45℃,其种子的发芽率为32.67%,发芽指数为3.02,发芽势为29.00%,活力指数为80.33。[结论]蓝花楹鲜种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干种萌发的适宜温度为45℃。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瑛  吴开永  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27-6228
[目的]筛选出打破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方法]分别用擦破种皮、热水、无水酒精、40%氢氧化钠溶液、30%双氧水溶液和98%浓硫酸浸种对热研1号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20.0%,发芽率为27.3%,硬实率为89.3%。砂布磨破种皮的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为82.0%,发芽率为83.3%。与对照相比,其发芽势上升了62.0个百分点,发芽率上升了56.0个百分点。无水酒精、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浸种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浓硫酸浸种时间从1min到9min,处理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浸种9min的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8.0%,比对照提高了50.7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为银合欢的规模化栽培利用和田间大量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