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楠竹 (Phllostachys pubescenMazelexH .deLehaie) ,又称毛竹 ,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伐期短、收益长 ,一旦成林后 ,可常年采伐利用 ,而且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也很强 ,是极好的防护树种。所以 ,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成为退耕还林用苗首选树种之一。为了保证造林质量 ,提高造林成活率 ,2 0 0 2年春 ,我们受天柱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办公室的委托 ,着手培育楠竹容器苗 ,经过一年的努力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楠竹容器苗培育的经验介绍如下。1 苗圃地选择根据楠竹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基质培育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并对不同基质引起的苗木地径、高度、根、茎、叶、顶芽干重以及针叶叶绿素含量差异作了调查分析,指出草炭土加少量松林表土培育湿地松容器苗效果较好。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长江流域湿地松容器育苗采用中壤质、微酸性、有效氮含量0.2%以上的基质。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湿地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芽苗移栽时间、苗期遮荫时间、网袋容器长度、容器基质配方及缓释肥施用量等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容器育湿采用长8 cm的容器,基质中加1 kg缓释肥,于当年4月上旬进行芽苗移栽育苗效果好,后期管理以施爱贝施长效控释肥、遮荫时间为20 d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良种苗木,以湿地松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嫁接繁殖方法(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切接法和舌接法)、3种嫁接时间、3种接穗外露长度和2种底盘枝保留方式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繁殖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不同嫁接时间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4月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接穗外露长度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嫁接膜包扎后接穗外露长度小于1 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砧木保留底盘枝对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表现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研究证明用6×14cm特定容器育苗,半年生湿地松各器官生物产量叶为45—50%,茎27—30%,根20—25%,这种比例苗木优质健壮质。生物量随苗高、地径呈幂函数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对苗木的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而对地上部份生物量影响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湿地松种子芽苗容器移栽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m)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属于松科常绿大乔木。多年来,南安市诗山镇进行湿地松种子育苗造林,采用百日容器育苗,种子应用不同方法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在短时间内即可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容器苗培育技术,在室内用平盘垫白面巾纸作发芽床,播种直干桉、史密斯桉、亮果桉种子,进行芽苗移栽培育容器苗,与沙床、林地土和沙质壤土苗床对比,发芽率提高50%-100%,成苗率增加27%-96.4%,苗高生长提高62.8%-128%,成本降低20%-50%。对不同芽功生长期移栽对比得出,以带壳芽苗移栽最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