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源苹果矮砧密植栽培采用新型栽培模式,解决了以前乔砧栽培通风透光差、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大小年严重的技术难题.笔者通过栽培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宜盐源县苹果矮砧栽培的完整高效栽培技术,使原传统栽培技术得到提升和变革,以促进盐源苹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调整盐源县苹果产业结构,发展苹果加工品种,在凉山州农业局、西昌学院和县科技局的充分论证下,盐源县良种繁育场于2007年从陕西引入高酸苹果新品种红科普试种。于2007年3月嫁接,2008年已有植株结果。经两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好,树势强健,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  相似文献   

3.
苹果是盐源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盐源苹果以其品种多、色香味俱佳享有盛誉。盐源气温适宜、生长期长、夏季冷凉、冬季无冻害,中晚熟品种着色好、品质好、结果早,成熟期比老产区早40~60天,可提早上市和提供部分外销果品,为西南高地中最适宜苹果栽种地带。盐源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果园16万多亩,2007年产量达2亿kg,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调整盐源县苹果产业结构,发展苹果加工品种,在凉山州农业局、西昌学院和县科技局的充分论证下,盐源县良种繁育场于2007年从陕西引入高酸苹果新品种红科普试种.于2007年3月嫁接,2008年已有植株结果.经两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好,树势强健,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  相似文献   

5.
苹果是盐源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盐源苹果以其品种多、色香味俱佳享有盛誉。盐源气温适宜、生长期长、夏季冷凉、冬季无冻害,中晚熟品种着色好、品质好、结果早,成熟期比老产区早40~60天,可提早上市和提供部分外销果品,为西南高地中最适宜苹果栽种地带。盐源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果园16万多亩,2007年产量达2亿kg,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苹果、葡萄、猕猴桃、梨这四种名优水果在咸阳市栽培和适宜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确定了苹果、葡萄、猕猴桃、梨的适宜生长的生态气候指标,为发展名优水果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四川省盐源县苹果产量的逐渐增加,当地苹果片加工产业得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盐源县美青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包装流通苹果片过程中出现水分流失较快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研究盐源县美青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苹果片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计算苹果片的水分含量、包装材料的透湿度及包装材料的有效贮存期,并根据影响苹果片货架期的因素,在防潮包装材料的选用和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盐源苹果郁闭果园的树形现状分析,总结提出适宜盐源县苹果生产的高光效树形的目标树形要求、结构特点和改造后的四季整形修剪、合理负载、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的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要点,解决了乔化郁闭密植苹果光照、产量低、品质差、成本高、大小年严重五大技术难题.是在以往基础上开发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能有效促...  相似文献   

9.
盐源苹果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凉山州西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基地内海拔2300~2700米,为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果园灌溉用水来自雨水和高山溪水,是生产"无公害苹果"的最佳生态环境.全县现有苹果园1.43万公顷,有苹果种植户15580户,年总产苹果25.25万吨. 盐源县气候属西南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显著.全年高于10℃的积温3631.5℃,无霜期209天,年降雨822.9毫米,空气相对湿度60%,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是最适宜种植苹果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苹果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苹果总产量达22900万t,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1/3多。其中,四川盐源县就是一个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栽培面积、生产分布、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品种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山东省矮砧苹果适宜的栽培区域,包括胶东半岛栽培区、鲁中南山区、鲁西南冲积平原区、鲁西北冲积平洼区和鲁北滨海栽培区,并分别提出了各栽培区域适宜的矮砧类型、利用方式以及适宜品种;提出了山东省苹果矮化砧木栽培发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光苹果果实体积较小,颜色大多青中泛红或通体翠绿,甜度适宜,口味纯正,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随着红富士等品种的推广,国光苹果分布面积逐渐减少,在郯城县几近绝迹,从胶州半岛将国光苹果引入郯城地区进行栽培,通过选址建园、选苗栽植、技术研究、管护探索研究,总结栽植、管护技术,记录生长坐果情况,国光苹果在郯城地区栽培表现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达到国光苹果资源恢复与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栽培面积、生产分布、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品种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山东省矮砧苹果适宜的栽培区域,包括胶东半岛栽培区、鲁中南山区、鲁西南冲积平原区、鲁西北冲积平洼区和鲁北滨海栽培区,并分别提出了各栽培区域适宜的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以及适宜品种;提出了山东省苹果矮化砧木栽培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为新品种‘瑞雪’苹果不套袋栽培及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6 a生M9自根砧的不套袋‘瑞雪’品种苹果为试材,于10月7日(盛花后180 d)开始,每间隔7 d采收一次,分别测定其果实单果重、纵横经、果面L值和b值、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淀粉染色指数,分析这些生理指标与淀粉指数的相关性,来判断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并制作不同采收日期对应的染色图谱,为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时采收提供理论参考。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果实的大小基本达到最大,果面亮度和褪绿变黄程度适中,果肉硬度达到生理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达到最高,可滴定酸含量基本降至最低,果实的整体品质、口感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经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可知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或参考染色指数在5.1至5.7之间),同地区或地理、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采收期可参考该范围。  相似文献   

15.
<正>加强对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并高度重视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现象,采取有效的技术进行防治,这样能进一步推动苹果种植行业的发展。1无公害苹果主要栽培技术的应用1.1土壤种植技术在对苹果栽培期间应高度重视土壤这一问题。首先,在栽培前期对土壤要充分的掌握,因为只有确保土壤更加的适宜才能更好地进行栽培;其次,当栽培工作实施完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处理,其中这主要针对的是树木周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是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介绍了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主要优点、适宜推广区域、矮砧果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成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红富士苹果在市场上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优质果的价格日趋上涨。红富士苹果在青海省外大面积栽培,已成为山东、陕西、辽宁等地的主栽品种。而青海省只是在黄河沿岸温暖地区有零星栽培。为了增加农民收人,今青海我省应将在适宜条件的地方发展红富士苹果。要想获得优质的红富士苹果,除了栽培技术等条件外,整形修剪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盐源县大力发展苹果和辣椒生产,苹果一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苹果或单一种辣椒的种植模式,改为苹果一辣椒种植模式.这样充分利用光温土地资源,发挥作物间生态共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顺平县地处低山丘陵区,其独特的小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优质苹果的生长,是河北省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县,在多年的栽培中,总结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河北(内邱、顺平、承德、遵化)、山东(泰安、烟台)、陕西(白水)、河南(济源、洛阳)等红富士苹果的不同栽培区,采集果实测定主要品质指标,同时,收集当地的生态环境数据,建立了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的评价方程;经过评价分析认为,从综合适宜指数看,以陕西白水为最适宜,适宜指数大于100,河北内邱为次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80,山东烟台、山东泰安、河北顺平为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50,河北遵化为较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0,河北承德、河南济源为不适宜区,适宜指数小于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