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翠萍 《农技服务》2014,31(7):207-20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加大,不可避免地征收大量农村土地。征地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土地征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近几年来,为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农村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伴生大量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收)后,失地农民应有的权益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障.究其原因,征地前,法律法规先天不足;征地中,工作太粗,行政色彩较浓;征地后,依法善后工作不到位.为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征地前,完善法律法规,亟需制订<土地征用征收法>.征地中,确保失地农民应依法享有"知情权"、"话语权"、"获赔权".征地后,失地农民依法获得保障权.目的最终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作为土地征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征收中的补偿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热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分析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及我国现行的征地方法制度及缺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征地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和占用,土地补偿安置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分析了农村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征地补偿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征收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好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高质量发展。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依然存在的一些 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明确土地征收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提出解决 农村土地征收问题的对策,来进一步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不断被开发并重新定义价值,农村土地征收的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新疆昌吉市186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选择非货币安置模式的意愿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农民选择非货币安置模式的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被调查家庭征地前后收入的变化情况、土地征收前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征收前家庭非农业收入的情况这4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变为了城市用地,这一过程必然会涉及土地的流转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因素,以及在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31-23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正在逐渐被征收。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由于地权主体不明、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征收补偿等原因,农民的土地权利经常遭到侵犯。提出了明确权利主体、实行三权分置、完善土地市场、提高农民意识、保障征地补偿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在城市急剧扩张,农村土地非农化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鹤庆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法分析鹤庆县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鹤庆县土地征收取得的成果,分析鹤庆县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完善鹤庆县土地征收程序及征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闵德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35-5536,5549
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地征收目的合理性的界定不够明确;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的分配不合理;农地征收程序不够完善政府角色错位;对被征地农民的救济程度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应对策,严格界定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费;完善征地的程序;建立征地补偿和被安置农民安置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关键生产力要素的土地资源,因其固有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首要考量因素。我国现行的做法是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用,转移所有权进而将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以满足对城市用地的需求。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征地补偿机制,农民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危及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赵玉环  刘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14-7316,7327
从法治方面对农地征收补偿制度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梳理,表明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征收法治存在缺憾,并提出了完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及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关键生产力要素的土地资源,因其固有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首要考量因素.我国现行的做法是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用,转移所有权进而将农村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以满足对城市用地的需求.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征地补偿机制,农民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危及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并提出了以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面积、数量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因征地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多数与征地补偿安置有关。解决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的路径问题将是现阶段的核心问题。从我国有关法律出发,分析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制度,提出了当前补偿安置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超收公益范围征收,不严格执行征收程序,征地补偿不合理。为了强制政府土地征收权的滥用,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应该严格界定和控制公共利益的范围,以合法性、完善土地的征收程序,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农村土地非农化规模与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主要是围绕土地征收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分配不规范,农民得到的补偿少,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过于单一,及征地程序不透明等.在分析中国土地征收制度问题的基础上,从征地范围的界定、征收补偿标准的制订、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征收机制与程序的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城中村及城市边缘农村成为改造、开发的主要对象,农村土地征收带来的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当地政府和被征收农民的纠纷进行溯因,发现土地征收的主要症结在于当地政府是否愿意放下强势地位,让利于民,由此提出通过将地方政府声誉及公信力收益化,激励当地政府提高征地的货币补偿或提供其他生活保障,以保证农村土地征收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指出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精河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疆精河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逐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动态确定征地补偿标准、进一步加强征地补偿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征地补偿费用的监管、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