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动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大洼区登记备案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54家,其中参与调研的35家。调查数据如下:1.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数量1219人。其中,常年聘用人员424人,专业技术人员64人,机手及维修人员358人。2.农机保有量。农机装备2238(台套),大中型拖拉机340台,配套农具590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本人工作掌握的资料和公开的统计数据,根据目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探讨各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要求,提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发展,缩短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晋城市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织模式,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全国5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合作社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因素有合作社社员规模、合作社获得信息的能力、土地规模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调研,提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和设想,制定了山西省进一步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采取"十抓"措施,推动了山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生产实践中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阐述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兴起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宿州市蛹桥区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165家。其中,市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6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然而,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蛹桥区凯旋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银行探索“农机搭台,银社联姻,合作共赢”模式,解决了这—难题。  相似文献   

8.
多伦县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合作社规模初见形成,已经成为当地进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领办机械化示范园区的多伦县平甸子沟村华纳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衡水市农机管理部门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截至2011年11月,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77家。  相似文献   

10.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主体,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贵州省在提升组织化程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服务模式等方面下足功夫,农机服务组织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农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2022年贵州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640家,从业人员达6 586人,完成农机作业2 733.3 khm2。但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贵州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困境。基于此,课题组通过对贵州省产粮大县进行调查,阐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深度剖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发力,以期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向可持续灌溉农业发展的涝渍盐碱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可持续灌溉农业是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维持民众生计的必要保障条件之一,但因灌溉诱发的农田涝渍盐碱协同危害却对作物生长及产量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严重制约灌溉农业生产力水平,带来农田生态环境负效应.文中在对灌溉诱发的涝渍盐碱共存形成机制、作物生长和土壤特性对涝渍盐碱的响应、涝渍盐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基础上,从排水、用水、灌溉、土壤、作物、社会经济等各种涝渍盐碱管理途径入手,阐述相关的治理措施与技术应用效果,围绕“节灌、减排、控盐、增效”的面向可持续灌溉农业发展的涝渍盐碱管理目标,从涝渍盐碱共存机制研究、涝渍盐碱共存状况监测评价、涝渍盐碱治理技术组合及集成模式研发、涝渍盐碱危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层面上,提出相应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apple trees under surge-root irrig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ern Shaanxi,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different apple trees. Three irrigation levels were applied: 85%-100%(H1), 70%-85%(H2)and 55%-70%(H3)of the field water capacity, respectively, and three nitrogen levels were N1(360 g/plant), N2(240 g/plant)and N3(120 g/pl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new shoot length, flowering, fruit-setting, fruit diameter, fruit volume and yield of apple. The leaf area index(LAI)shows a singlet trend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and the peak value appears in the middle of July. Under the same irrigation level, compared with N3, N1 increases in yield, new shoot length, LAI, transverse diameter, longitudinal diameter, volume,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by 17.91%, 28.31%, 18.75%, 11.38%, 10.13%, 36.60%, 20.92% and 5.19%, respectively, while N2 also increases by 12.40%, 15.63%, 4.86%, 5.40%, 5.11%, 17.01%, 26.17% and 13.74%,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Under the same nitrogen level, compared with H3, H1 increases in yield, new shoot length, LAI, transverse diameter, longitudinal diameter, volume,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by 34.65%, 15.49%, 30.77%, 3.93%, 4.95%, 12.86%, 33.15% and 28.62%, respectively, while H2 also increases by 33.67%, 16.42%, 67.52%, 3.81%, 2.97%, 11.57%, 43.45%, and 27.26%,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etting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amount. Compared with H3N3, the yield of other treatments increases by 2.69%-52.20%, While H2N1 treatment has the highest yield(26 852.55 kg/ha). Consider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moting growth and increasing yield, the best water and nitrogen combination mode of mountain apple in northern Shaanxi is medium water deficit irrigation and high nitrogen(H2N1)treatment.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pple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ern Shaanxi.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合适的灭酶处理方法,通过电子鼻、感官评价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对5种灭酶处理(焙炒、常压蒸煮、高压蒸煮、远红外处理和微波加热)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燕麦粉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二维和三维指纹图谱均可将不同灭酶处理的样品明显区分开来;样品的感官评价气味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焙炒组,红外组,高压蒸煮组,常压蒸煮组,微波组;样品白度检测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外组,微波组,焙炒组,蒸煮组,与色泽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微波组和红外组的色泽明显优于其他3组的色泽。样品的糊化特性指标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他6项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值均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灭酶处理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均有不同影响,应结合燕麦粉的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灭酶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喷灌的发展经历从引进到仿制创新,从自发研制到国家组织、计划攻关,在品种繁杂到系列化、标准化的过程,其中有高潮也有低谷.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喷灌出现了设备生产混乱、性能差系列化程度低、自有技术少等一些问题,同样也存在投资与效益、制度与体制的问题.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低压低能耗、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喷灌机组逐渐轻型化控制面积增大、自动控制和精量控制.文中提出我国喷灌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三是加快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进程;四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ICP-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元素的测定条件,采用在线加入内标的方法,探讨同时测定元素Li、Be、Sc、Ge﹑Mo、Sb、W、Tl、Bi、Th、U的参数条件,并对优化后的条件进行质量水平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元素检出限为0.003~0.450μg/L;Δlgc〈0.04;RSD%〈10(n=12);加标回收率在98%~108%之间。  相似文献   

16.
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北地区选择了16个样区(包括7个水田样区和9个蔬菜地样区),每个样区同时采集了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灌溉农田与无污水灌溉历史的对照农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明显增加表层土壤(0~20 cm)有机C、全N、全P、Cu、Zn、As、Cd、盐分、NH4+-N、NO3--N、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但对土壤pH、全K、Pb、Ni、Cr、Hg的影响不明显。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蔬菜地的影响明显大于水田。典型样区土壤垂直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畜禽污水灌溉也可对剖面中20~60 cm土层的NH4+-N、NO3--N和有效P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俄罗斯引进22份第三代沙棘良种种子,分别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东胜播种育苗,开展不同品种实生子代适应性对比分析。一年的试验初步表明,平均出苗率较高的5个品种依次为:俄实09〉俄实04〉俄实18〉俄实21〉俄实05;平均株高靠前的5个品种依次为:俄实15〉俄实04〉俄实01〉俄实20〉俄实05。  相似文献   

18.
温室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大棚内的传统机械操作不灵活、转弯幅度大、播种质量差、施肥深度及薄膜地面贴实度不均匀等问题,专门设计了温室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该机主要由蓄电池、链传动机构、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覆土器、镇压轮和覆膜机构等工作部件组成,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操作灵活性和良好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该机的各项性能达到了精量施肥、播种及覆膜的技术要求,保证了株距、行距、施肥播种深度、覆膜宽度,促进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粮油、蔬菜、肉类、瓜果主要产区。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市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益开发,更新开发理念,强化政策措施,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建设一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新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灌排设施、灌排管理体制和投资政策3个方面,回顾了中国灌溉排水70 a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随着灌溉面积增大,灌排设施极大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能力;灌排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由农民集体管理为主转化为骨干工程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促进了灌排工程快速发展和良性运行;投资政策有效地服务了水利基本建设.但目前中国依旧存在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水肥一体化灌溉农田占比较低和灌溉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与高质量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结合国家粮食与生态保障的战略需求,分别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和喷滴灌、管道输水灌溉和泵站改造方面,提出了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的未来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加强灌排装备的理论研究和自主创新,发展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