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昆虫控制手段,通过持续产生不育的雄性昆虫,达到控制昆虫种群的目的。他们在1月8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这种新型"精确制导"的昆虫不育技术(pgSIT)将极大提高人类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媒昆虫的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农业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昆虫控制手段,通过持续产生不育的雄性昆虫,达到控制昆虫种群的目的。近日,他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指出,这种新型"精确制导"的昆虫不育技术(pgS IT)将极大提高人类控制农业害虫和病媒昆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据悉,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国际生物防治组织联合组织的"昆虫生态与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技术培训班"在中国北京和越南河内成功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邱德文副所长致欢迎辞并作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报告。本次培训主题为"农业集约化发展背景下农作物害虫生态控制",介绍了在亚洲集约化农业发展背景下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概念、方法与进展,为在亚洲独特又快速变化的农  相似文献   

4.
正说到昆虫抗药性,最早要算美国于1908年发现果树上一种"梨园介壳虫"对石硫合剂产生了抗性,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少有250到350多种害虫,对一种或多种农药产生了抗性,对农业生产已造成极大的损失!昆虫抗药性,已是世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共性"而又"难解"的问题。抗药性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昆虫辐射不育技术及其对茶尺蠖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昆虫辐射不育技术应用到茶尺蠖的防治,本研究对辐射不育机理与辐射不育技术成功应用的几个关键点给予了详细阐述,并根据国外利用该技术成功防治害虫的事例和国内利用该技术在部分鳞翅目害虫上的防治研究概况,进一步对其是否可以应用到茶尺蠖的防控进行了简要分析,且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澳大利亚国家研究院堪培拉昆虫研究所的史蒂文·怀亚德最近提出,利用基因抑制技术或 RNA 干扰技术,可以消灭农业害虫,如杀死地中海果蝇和棉铃虫等。过去,利用释放有交配能力但不能生育的雄性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钴—60r射线防治贮粮害虫近期的研究已考虑到不育性昆虫技术的应用。对于鳞翅目贮粮害虫来言,其成虫是孤单地分布在粮仓内并不为害粮食。因此大量不育性昆虫释放到粮仓内既没有增大显著为害级别,又没有造成污染的问题。布尔和沃德首先提出雄性不育技术对贮粮蛾类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1应用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良种包衣技术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带动整个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种子包衣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衣剂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了种衣技术的系统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种衣剂系列产品配方、制造工艺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九五"、"十五"、"十一五"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王晓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给番茄等植物"致命一击"的植物双生病毒,会借助媒介昆虫烟粉虱的繁衍,让其传播力倍增,因此,现有田间双生病毒防控策略和方法需要进行重大改进。相关论文于近日在线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烟粉虱,俗称小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原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昆虫信息素产品在防治储粮害虫印度谷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主要包括仓储昆虫信息素防治的研究进展,印度谷螟信息素在种群监测及诱捕防治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昆虫信息素在储害虫综合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储粮场所中以性信息素为技术基础来监测和控制印度谷螟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生物导弹"是一种有效控制农林害虫的新技术,即利用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害虫。一、"生物导弹"技术发展概述卵寄生蜂是控制害虫危害、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生物类群。由于卵寄生峰对寄主卵具有选择性,即对新鲜卵寄生率高、对发育卵寄生率低等不利因素,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我国1972年开始研究昆虫病毒防治害虫,1985年建立第一个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工厂,1993年取得产品登记。目前国际上正式登记注册的昆虫病毒杀虫剂有11种,我国有5种。但是,病毒杀虫剂的发展仍然落后于其他杀虫剂,究其原因:剂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近期在京启动。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友军研究员介绍,该项目将主要开展以下研究:一是根蛆类害虫的种群监测技术。研发对葱蒜类和西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切实解决基层监测人员和林农在害虫识别和防治技术方面的迫切需求,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扎实开展了智能诊断系统——"江西昆虫"APP研发工作。通过近一年大量工作并经实践试运行,目前已顺利完成该软件验收。"江西昆虫"APP是国内首款昆虫识别软件,包括"昆虫、拍照识别、我的"  相似文献   

14.
<正> 英国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培养出不育昆虫,因而无需使用价格昂贵、对环境又造成污染的杀虫剂就可以大大减少昆虫数量。不育技术本身已不是什么新事物,非洲的利比亚已利用不育技术控制牲畜中的寄生虫,赞比亚也已利用不育技术来控制赞比亚岛上的采采蝇但采用辐射诱变的标准雄性不育技术存在严重缺陷,因为辐射常常会损伤昆虫,降低昆虫的利用价值。为避免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李云河团队揭示了水稻害虫褐飞虱借助二化螟诱导的水稻挥发物规避农业有益昆虫稻虱缨小蜂对其卵寄生的生态和生化机制,为理解"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调控昆虫种群生态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命》(《eLife》)上。  相似文献   

16.
“高斯”性诱剂能诱捕多种储粮害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昆虫激素和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措施.性外激素是一种昆虫自身产生并释放出来能引诱或激起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配的化学物质,它支配着昆虫的交尾、聚集、大量侵袭以及作为昆虫种间区域界限的标志.全世界已人工合成储粮害虫性诱剂数十种,它应用于监视害虫的活动,大量诱杀,以及作为一种节育措施而达到减少害虫种群的目的.在国内应用性外激素防治储粮害虫是近年来开始探索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用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害虫抗药性问题的出现,使化学防治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急待解决以下问题:1、进一步考虑药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2、控制残留物污染。3、防止害虫抗药性产生。上述方面已经成为防治人员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我国储粮害虫防治工作,过去二十多年之所以卓有成效,其主要手段是采取化学防治。但是,由于抗药性、污染等问题出现。目前保粮人员开始寻求新的防治途径,例如:利用低温、缺氧储存,辐射杀虫、昆虫激素等等。这些方法无疑将为我国储粮害虫防治工作开辟日益广阔的途径。但是,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从山东省农科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生物协同控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973计划"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机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首席科学家陈学新教授、  相似文献   

19.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ubaer)]除严重为害贮粮和种子以外,还为害干果、糖果、生药材、昆虫标本、鲜枣等,在我省还见为害干辣椒和酒曲,是重要的贮粮害虫。湿度是一切陆生动物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态因素,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及数量增殖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控制昆虫生长环境的湿度来控制昆虫的种群数量是防治室内贮藏害虫的  相似文献   

20.
叩甲科昆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重要措施之一。金针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食性杂,危害隐蔽,成虫期是其唯一暴露的时期,利用叩甲性信息素是金针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叩甲科昆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在叩甲性信息素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