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小穗内小花数目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为增加每穗粒数提供了两条新的途径和观点,即通过常规杂交或者基因编辑手段培育"多花小穗"水稻品种从而实现水稻增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小穗内小花数目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为增加每穗粒数提供了两条新的途径和观点,即通过常规杂交或者基因编辑手段培育"多花小穗"水稻品种从而实现水稻增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多品种水稻普遍发生"小穗头"症状.经室内检测,发现"小穗头"谷粒中含有大量的线虫,而健康稻穗的谷粒中不含线虫.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小穗头"中含有的线虫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小穗头"症状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田间试验表明,应用巴丹、恶线清(16%咪鲜·杀螟)等杀干尖线虫药剂在水稻播种前浸种48~60 h,可有效防治水稻"小穗头"症状发生,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记者获悉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小穗内小花数目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为增加每穗粒数提供了两条新的途径和  相似文献   

5.
水稻"小穗头"现象成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几年,江苏省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小穗头"、"翘穗头"现象屡有发生,不仅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生产部门、种子企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将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弄清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导致"小穗头"现象的发生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据此,我们对武育粳3号"小穗头"进行了跟踪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6.
水稻"小穗头"主要成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坝镇2333.3hm2水稻大面积发生罕见的"小穗头"现象,田间"小穗头"率高达30.8%,受害面积1827hm2,占水稻总面积78.3%,几乎殃及所有稻田和品种,损失稻谷约400万kg.  相似文献   

7.
2000~2001年新沂市一些水稻田块早丰9号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小穗翘穗现象,农民称之为"直枪子",它给水稻产量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影响.部分群众误认为是该品种种性退化,其实不然.形成小穗翘穗的主要原因是高产栽培过程中水稻自身营养失调和水肥调控不当,并受到土壤残毒、病菌侵染、气候影响等相关因素的制约.为防止和减少小穗翘穗的发生,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现根据试验、调查、研究的有关情况作简要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双三熟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双三熟水稻对南京地区的粮食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但后季稻的产量还不很稳定,存在着翘穗与小穗的问题。往往是气温低的年份发生翘穗;气温高的年份发生小穗;有时在同一年内,一些品种发生翘穗,另一些品种发生小穗。怎样认识气候规律,合理掌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2004,(9):4-6
近十年来.江苏省水稻生产屡屡大面积出现“小穗头”.且逐年加重.给稻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999年,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率先进行水稻“小穗头”专题研究.历经5年科研攻关,终于找到了导致水稻“小穗头”的“元凶”。让我们随着课题主持人——王子明研究员的视角.去揭开水稻“小穗头”之迷。  相似文献   

10.
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是由董保柱二级研究员在观察研究德宏州农科所种植的德宏软米老品种资源时发现的一种1个小穗可结2-5粒的谷子。综述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发现至今的研究进展和示范种植情况,并对其来源、科技查新、田间鉴评、种质创新、示范种植、创新点、种植技术和产生的效益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的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籼×粳、籼×爪和爪×粳的不完全双列杂交F1的平均小穗不育率分别为49.4%、36.1%、38.9%,爪哇类型表现为籼粳的中间类型。爪哇类型参与的杂交组合平均小穗不育率最低(37.9%),籼型和粳型参与的杂交组合小穗不育率相近,分别为44.9%和44.2%。亚种间杂种绝大多数农艺性状都测定有杂种优势。性状杂种优势与杂种小穗不育率的相关不显著,表明水稻亚种间杂交并非亲缘关系愈远性状杂种优势愈强,杂种优势和远缘品种间分化程度取决于相对独市的基因系统。讨论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杂种优势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工接种测定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上的病害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近年来江苏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水稻—“小穗头”和水稻干尖线虫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水稻“小穗头”上分离出干尖线虫,经人工培养,在温室中接种到镇稻2号和武运粳7号的芽鞘部和叶鞘部,通过测定发病程度,稻谷饱满度,谷粒中线虫虫量和线虫死亡率等指标来确定对“小穗头”形成以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镇稻2号“小穗头”与健康稻穗相比水稻株高下降6.7%、稻穗长度减少16.4%、稻谷粒数下降13.5%。在开花期之前,线虫主要分布于叶鞘部和生长点周围,虫量增加40%;花期后,线虫主要分布于稻穗上并且虫量增幅达90.8%。饱粒种子中带虫率、线虫虫量最高,空粒种子则最低。线虫死亡率在胚乳发育正常的种子中要比胚乳发育不正常的种子低。【结论】水稻干尖线虫是造成水稻“小穗头”症状的病原。武运粳7号仅表现“小穗头”而无叶片干尖症状,说明该现象是干尖线虫在水稻上呈现的新症状。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江苏、安徽和上海等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为主的控制水稻“小穗头”技术以来,每亩平均挽回稻谷损失40公斤。增收60元左右。这项技术累计推广应用达4500万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成果已于2004年12月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P EX5,并对其调控水稻小穗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克隆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Os PEX5,并对其调控水稻小穗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危害性,通过田间表型观察与室内考种试验,对自然发病状态下的4个常规粳稻品种(系)和粳稻恢复系R161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系)被侵染后的症状存在差异,常规粳稻宁1707、宁1818、镇稻88和南粳9108被侵染后表现"干尖"和"小穗头"症状,粳稻恢复系R161只表现"干尖",不表现"小穗头"症状,且"干尖"的位置不同,分别位于剑叶叶尖,整片剑叶及倒二叶。供试材料被水稻干尖线虫侵染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R161被干尖线虫侵染后,不同发病部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整片剑叶干枯扭曲的稻穗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现象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江苏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0个品种、3种类型、63个样品、315个单株稻谷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干尖线虫病危害是造成江苏地区水稻“小穗头”大面积发生的直接原因,与恶苗病(镰刀菌)带菌率没有因果关系;“小穗头”现象是否表现,可能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光合产物的代谢、积累等状况有关;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干尖线虫病造成的“小穗头”发生;验检结果显示,水稻浸种剂16%恶线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的浸种防治效果较好,浸种剂施保克浸种对水稻“小穗头”没有防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小穗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花器官。在水稻中,小穗作为花序的基本单位和独有结构,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水稻小穗和花器官的发育,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籼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2个具有相似突变表型的水稻等位突变体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1和polarity defect of lateral organs 2-2(pdl2-1和pdl2-2)。由于二者表型相似,选取pdl2-1(命名为pdl2)为材料,通过显微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其小穗突变表型;通过农艺性状考察分析小穗外稃突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图位克隆技术验证PDL2的功能;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PDL2的表达模式。【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pdl2突变体外稃明显变窄,不能与内稃紧密钩合,导致小穗开裂,内轮花器官部分裸露在外,但其雄蕊、雌蕊和浆片的形态和数量均表现正常。进一步的石蜡切片结果表明,突变体外稃硅化细胞和泡...  相似文献   

19.
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研究旨在了解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表型观察与室内考种试验,对自然发病状态下的4个常规粳稻品种(系)和粳稻恢复系 R161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不同水稻品种(系)被侵染后的症状存在差异,常规粳稻宁1707、宁1818、镇稻88和南粳9108被侵染后表现"干尖"和"小穗头"症状,粳稻恢复系R161只表现"干尖",不表现"小穗头"症状,且"干尖"的位置不同,分别位于剑叶叶尖,整片剑叶及倒二叶。供试材料被水稻干尖线虫侵染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R161被干尖线虫侵染后,不同发病部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整片剑叶干枯扭曲的稻穗受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我国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规律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研究旨在了解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表型观察与室内考种试验,对自然发病状态下的4个常规粳稻品种(系)和粳稻恢复系R161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不同水稻品种(系)被侵染后的症状存在差异,常规粳稻宁1707、宁1818、镇稻88和南粳9108被侵染后表现"干尖"和"小穗头"症状,粳稻恢复系R161只表现"干尖",不表现"小穗头"症状,且"干尖"的位置不同,分别位于剑叶叶尖,整片剑叶及倒二叶。供试材料被水稻干尖线虫侵染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R161被干尖线虫侵染后,不同发病部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整片剑叶干枯扭曲的稻穗受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我国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规律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