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膜二用玉米是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旧膜上重茬点播玉米,是武山县群众在全膜玉米生产过程中试验成功的一种节支增收的种植模式。生产中普遍存在生长期追肥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是对原膜二用玉米适宜的追肥量实验结果的报告总结,能为大田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原膜二用点播玉米是武山县全膜玉米推广过程中试验成功的一种节支增收的种植新模式,每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该技术在基本不减产或略微减产的前提下,每亩减少地膜、覆膜人工和耕地支出300元左右,相对增加了种植收入。群众生产中普遍存在生长期尿素追肥量难以确定。追肥太少,产量较低,追肥太多,不但浪费肥料,还污染环境。为了试验原膜二用玉米适宜的尿素追肥量,达到既增加产量,又不浪费肥料,也不污染环境的目的,为大田推广提供技术依  相似文献   

3.
正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蚕豆是武山县近年示范推广的一种蚕豆种植新模式。增产显著,效益很好。现蕾开花期追施氮肥是该模式重要的增产措施,但群众在开花初期的尿素追肥量多少差异较大。为了测定临蚕8号蚕豆在原膜二用种植条件下适宜的尿素追肥量,为推广原膜二用种植蚕豆技术提供依据,特设立本试验。1试验设计设不追肥、5kg/亩、10kg/亩、15kg/亩、20kg/亩5个处理。以处理1(不追肥)为对照。选择地势平坦,肥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玉米全膜覆盖和喇叭口追肥相结合的新方法,比较了此方法与仅用全膜覆盖对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膜覆盖和喇叭口追肥相结合地的方法栽植玉米能进一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达到节肥、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高海拔烟区的烤烟进行不同破膜规格和不同追肥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旺长期,破膜20 cm最有利于烤烟生长,在现蕾期,全揭膜最有利于烤烟生长;追肥225 kg·hm-2最有利于烤烟生长;用工成本随着揭膜规格的提升而增加;破膜30 cm的产质量最优;追肥150 kg·hm-2的经济性状优于其他追肥水平。  相似文献   

6.
202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2个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开展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耐密晚熟型玉米品种各生育时期不同追肥比例分期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大口期:抽雄前:吐丝期:灌浆期(2:5:1:1:1)进行追肥玉米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 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 kg/hm~2时,产量最低,为5 227.78 kg/hm~2;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 244.44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 166.67 kg/hm~2;起身期追施300 kg/hm~2产量最高,为6 288.89 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 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 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8.
于2020年在通辽市2个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开展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耐密晚熟型玉米品种各生育时期不同追肥比例分期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按拔节期∶大口期∶抽雄前∶吐丝期∶灌浆期=2∶5∶1∶1∶1的比例进行追肥,玉米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中玉15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NO(不施氮肥)地上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施氮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氮素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分布和不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最高需肥时期,在这个时期追肥可以使玉米产量获得显著提高.通过中玉15在不同施氮量下产量变化曲线可以求得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55.2 kg·hm-2,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中玉15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降低的趋势,因此优化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最高的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氮肥追肥时期与追肥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油菜不同生长发育期追肥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越冬率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县冬油菜氮肥适宜追肥时期与追肥量,于2010年8月28日至2011年5月29日在环县木钵镇刘家塬村进行了冬油菜氮肥追肥时期与追肥量试验。  相似文献   

11.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套种黄豆栽培技术,就是采用在全膜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模式,使全膜的大垄沟进行再利用.这种套种技术既提高了玉米光合作用效率,促大穗,增粒重,还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肥了土壤地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氮素调控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寒地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对玉米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氮时期以10叶期追肥产量最高,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10叶期追肥、8叶期追肥与12叶期追肥、14叶期追肥差异显著。10叶期追肥比12叶期追肥增产7.3%,比14叶期追肥期增产9.1%。玉米随生育期的进行,抽雄期后,植株体内氮素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并且处理150kg·hm-210叶期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与产量规律相一致,施氮量对玉米全株氮素积累影响不显著,10叶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抽雄期后全株氮素的积累。结果表明,寒地玉米抽雄期叶片氮素积累量达1.55g·株-1时可获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王乐宝 《农学学报》2015,5(9):41-45
为了解不同叶龄时期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性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掌握当地玉米最佳追肥时期,从而为当地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本试验主要在玉米3展叶、5展叶、7展叶、9展叶不同叶龄时期进行追肥,通过玉米生育时期、形态指标、产量因素等综合性状调查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玉米最佳追肥时期为9展叶;较对照增产85.8kg/亩,且玉米生育后期长势较好;在玉米9展叶追肥产量最高达773.8kg/亩,较对照高85.8kg/亩,玉米穗位高在80-90cm之间,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因此玉米9展叶是追肥的最佳时期。玉米3展叶追肥处理,在玉米前期生长较快,第2、3、4节较长,导致穗位高度增加,株高较高,容易发生倒伏,且出现早衰现象。玉米5展叶、6展叶、7展叶追肥,植株性状表现良好,但产量较对照没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吉单261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膜秋覆膜、顶凌覆膜、春覆膜、露地(对照)4种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在陇西县半干旱区进行玉米双垄沟播优化模式试验,研究在不同的覆膜时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程度,最终筛选出最佳的覆膜时期,为全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范围、术语和定义、节肥增效指标及生产管理措施中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施肥(包括基肥、追肥时间、追肥量和追肥方式)、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清除残膜等方面规范了旱地全膜微垄沟播冬小麦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与新覆膜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旱地梯田比较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旧膜再利用与新覆膜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玉米覆新膜全膜双垄沟播,覆膜前一次性施入全部磷肥及氮肥处理的折合产量为10 454.5 kg/hm2,纯收益最高,可达13 864元/hm2,产投比2.97,综合效益较好,可在当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完善栽培技术水平,探索适合天水市高海拔、降雨量大的区域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最佳覆膜时期及其增产效应,开展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不同时期覆膜试验,分别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等指标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有价值的试验结果,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彭阳县,种植粮、饲兼用玉米的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2万hm2以上.彭阳县具有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年、季交差大,土地、土壤类型多,土壤养分含量低等生产现状.因此,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规范化种植是提高肥、水、药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播期在4月上中旬,年均降雨量在250~450mm范围的种植密度为2500~4500株/667m2,种植玉米品种为先玉335、中单5485等,并确定目标产量在500~800kg范围的施肥建议方案,应因地制宜选择使用,灵活掌握追肥时期、数量,土壤科学施药、叶面施药与根外追肥相结合,为县城地膜玉米增产、增效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正>在选择玉米追肥时,不要只选择尿素,特别是第二次追肥,可适当加一些氯化钾。因为土壤普遍缺钾,在玉米上表现为后期下部叶片发黄,一般都认为是缺氮,就加大补氮的量,反而适得其反。在给玉米追肥时,习惯做法是把尿素撒施垄台上或垄沟里,然后再耕地覆土。这样做的缺点是造成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