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定标集样品挑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定标集样品挑选方法:含量梯度法、Duplex法和Kennard-Stone法,并提出了新的挑选方法:GN距离法.该方法以全局距离来界定定标集样品范围,以邻域距离来剔除相似样品,根据不同的全局和邻域距离组合挑选出定标集样品建模,根据计算所得最小交叉验证误差SECV来确定最合理的定标集样品.通过实例,讨论比较了上述4种方法优缺点.结果表明:GN距离法能够在保持原始样品集覆盖范围的基础上,适量剔除异常样品,GN距离法挑选出的定标集所建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复杂度、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好的模型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141份花椒粉末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挥发油含量定量模型,交叉验证测定系数R2为0.936,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421,经直接正交信号校正(DOSC)预处理后,相应的交叉验证测定系数R2提高到0.95,RMSECV减小为0.374.使用105份样品近红外光谱所建立的模型对36份样品的预测集进行预测,光谱采用DOSC预处理前后,预测测定系数R2由0.923提高到0.969,RMSEP由0.452减小到0.289,RSD由11.65%减小到7.44%,RPD由3.622增加到5.573.研究结果表明,使用DOSC预处理后的花椒挥发油含量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预测效果有较大的提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实际的花椒挥发油检测.  相似文献   

3.
收集国内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精料补充料和肉骨粉,制备定标集样品235个,外部验证集样品152个。在400~2498nm波长范围内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选择合适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SIMCA方法和DPLS方法分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建立的SIMCA判别分析模型对外部验证集的正确判断率为96.1%,建立的DPLS判别分析模型对外部验证集的正确判断率为100%。与NIRS定量分析精料补充料中MBM的方法相比,定性分析模型能准确判断饲料样品是否掺有  相似文献   

4.
福林试剂是蛋白酶活检测的重要试剂之一。试验室配制福林试剂和市售福林试剂对蛋白酶活检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室配制福林试剂放置30d后与酪氨酸反应的显色液的吸光度值与市售福林试剂在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室配制福林试剂的RSD在0.30~1.67之间,市售福林试剂的RSD在0.63~1.49之间,其精密度均较高。试验室配制与市售福林试剂分别与酪氨酸反应,显色液吸收波长趋势一致,最大吸收波长均在736~755nm,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室配制与市售福林试剂分别检测同一种样品时,检测值经方差显著性分析,在p<0.05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按照GB/T23527-2009法制得的福林试剂性质与市售福林试剂均可用于蛋白酶活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收集国内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精料补充料和肉骨粉,制备定标集样品235个,外部验证集样品152个.在400~2 498 nm波长范围内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选择合适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SIMCA方法和DPLS方法分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建立的SIMCA判别分析模型对外部验证集的正确判断率为96.1%,建立的DPLS判别分析模型对外部验证集的正确判断率为100%.与NIRS定量分析精料补充料中MBM的方法相比,定性分析模型能准确判断饲料样品是否掺有MBM.  相似文献   

6.
花椒挥发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针对118份完整花椒颗粒定标样品集,研究了扫描分辨率为4、8、16 cm-1,扫描次数为32、64、128的9种扫描参数组合情况下的挥发油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扫描分辨率为16 cm-1、扫描次数为128时,建立的预测模型最优.在最优参数组合情况下,定标集样品的内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07,交互验证误差均方根为0.509,用20份样品作为预测集进行外部验证,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73,预测误差均方根为0.272,相对分析误差为6.28.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无损地检测花椒颗粒中挥发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有机肥总养分含量NIR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我国22个省市的120份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产品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建立了有机肥产品中总养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模型,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建模型作了比较.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所建立的基于原始样品和干燥粉碎样品的总养分含量近红外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_v~2、预测标准差SEP和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96、7.95 g/kg、2.47和0.93、8.02 g/kg、3.58.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法所建立的干燥粉碎样品中总养分含量的近红外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_v~2、预测标准差SEP和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93、7.38 g/kg和3.88.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可以快速测定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产品中总养分含量,与偏最小二乘法相比,支持向量机所建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应用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可行性.利用12个动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和14个植物源性成分饲料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模型,数学预处理方法为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利用平均光谱来优化模型实现数据压缩,模型的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分别为0.969、0.090.4个配合饲料样品作为外部验证未出现误判.结果表明显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属动物源肉骨粉的快速鉴别分析技术是加强饲料监管、防范疯牛病传播的重要保障。为了探索使用显微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快速鉴别分析不同种属动物源肉骨粉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制备的哺乳动物源牛骨颗粒和非哺乳动物源鸡骨颗粒各100个作为样品集,以不同相对位置鸡、牛骨颗粒以及鸡骨颗粒中牛骨颗粒质量分数约0.97%分别制备验证集,使用Bruker Skyscan 1275 Micro-CT对所有样品进行扫描和图像重构(管电压80 kV、管电流125μA,图像分辨率10μm,重构灰度图像灰度阶为0~255,对应X射线吸收系数为0~0.035);提取不同骨颗粒样品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分割,并结合PLS-DA和SVM-DA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鸡和牛骨颗粒分割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鸡、牛骨颗粒图像分割感兴趣区域灰度区间为165~255,基于PLS-DA和SVM-DA模型的鸡、牛骨颗粒鉴别交互验证总准确率均为94%,验证集样品的Micro-CT三维原位可视化表征结果经验证与样品实际结果一致。结果表明,Micro-CT结合PLS-DA和...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异常样品的干扰是影响分析模型的重要因素,因此异常样品的判别与处理是提高模型预测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选取古船面粉厂150个面粉样本,运用马氏距离法和蒙特卡罗交叉验证法(MCCV)分别对异常样品进行了判别和剔除,用剔除样本前后的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均方差RMSEP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经过马氏距离和MCCV两种算法筛选后,预测精度均得到了提高。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适合小麦粉异常样本的剔除方法,提高了后期所建定量分析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食品检验标准存在一些局限性,给食品检验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根据检验实践经验,讨论食品检验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为充分发挥食品检验标准的作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PLC技术、变频器技术等开发一种智能全自动包装机。介绍该设备的整体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够提高包装质量、精度及效率,降低次品率,满足生产要求,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迁移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介绍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存在的主要有害物质种类,对有害物质向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就如何提高该问题的监督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STC89C52单片机及温湿度和雨滴传感器,设计一种露天养护多肉植物自动遮挡装置。该装置可在温度过高、光照过强或检测到雨水时自动拉上遮挡布,防止露养多肉植物因阳光过强晒伤或因淋雨后暴晒出现黑腐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杆塔组立是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周期长、危险系数高等特点。虚拟施工基于虚拟定义,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模拟和预演,掌握施工前后及过程中的状态。在分析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杆塔组立的虚拟施工过程,通过软件编译平台编写生成软件,以期为今后教学与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宾满族自治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但由于知名度不高、产品业态单一、缺乏营销宣传、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其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新宾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阐述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及难点,提出加强整体规划、打造区域特色、丰富旅游业态、加大营销宣传等对策建议,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棉籽蛋白是很好的植物蛋白和饲用蛋白源,但其中含有有毒成分棉酚,需要经过脱毒处理才能利用。研究液—液—固三相萃取法脱除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FGP)的效果,以期为食用棉籽蛋白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现状,结合食品高级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深入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强调思考独立与激发创新思维等建议,旨在为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食用色素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用色素的种类为依据,论述食用色素的来源、特点、允许使用种类、安全性评价和检测方法,介绍同时检测多种合成色素的具体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为科学使用和快速检测食用色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铝的风险监测研判参考值为主要依据,根据铝的主要来源和暴露情况,介绍不同类别食品中的铝的限量值和参考值,为开展食品中铝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