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解决评价中定性概念与评价指标按隶属函数定量描述这一不确定转换问题,基于云理论及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耕地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耕作层中有机质等7个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土壤养分模糊云综合指数(Cloud fuzzy comprehensive Index,CFCI),并对CFCI进行COK插值,形成土壤养分CFCI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从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来看,研究区域CFCI范围在2.43~4.89之间,平均值为3.78,标准差为0.45,变异系数为11.85%,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从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大安市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呈现耕地集中连片度越高的地方,土壤养分综合水平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学报》2020,(1)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解决评价中定性概念与评价指标按隶属函数定量描述这一不确定转换问题,基于云理论及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耕地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耕作层中有机质等7个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土壤养分模糊云综合指数(Cloud fuzzy comprehensive Index,CFCI),并对CFCI进行COK插值,形成土壤养分CFCI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从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来看,研究区域CFCI范围在2.43~4.89之间,平均值为3.78,标准差为0.45,变异系数为11.85%,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从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大安市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呈现耕地集中连片度越高的地方,土壤养分综合水平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学报》2021,(1)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解决评价中定性概念与评价指标按隶属函数定量描述这一不确定转换问题,基于云理论及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耕地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耕作层中有机质等7个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土壤养分模糊云综合指数(Cloud fuzzy comprehensive Index,CFCI),并对CFCI进行COK插值,形成土壤养分CFCI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从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来看,研究区域CFCI范围在2.43~4.89之间,平均值为3.78,标准差为0.45,变异系数为11.85%,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从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大安市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呈现耕地集中连片度越高的地方,土壤养分综合水平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模型的耕地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有效解决评价中定性概念与评价指标按隶属函数定量描述这一不确定转换问题,基于云理论及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耕地土壤养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耕作层中有机质等7个土壤养分元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评价对象的土壤养分模糊云综合指数(Cloud fuzzy comprehensive index,CFCI),并对CFCI进行COK插值,形成土壤养分CFCI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从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来看,研究区域CFCI范围在2.43~4.89之间,平均值为3.78,标准差为0.45,变异系数为11.85%,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从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大安市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呈现耕地集中连片度越高的地方,土壤养分综合水平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针对BP神经网络在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时,存在初始权值和阈值随机赋值,网络学习速度慢,局部极小的问题,运用群体搜索能力强的思维进化算法(MEA),寻找出最优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优化BP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建立MEA-BP神经网络的土壤养分等级评价模型。以敦化市黑土的土壤养分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价指标选用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对比MEA-BP网络预测模型、遗传算法(GA)优化BP网络预测模型和单一的BP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MEA-BP网络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MSE)最小、决定系数(R^2)最接近1和误差波动最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土壤养分分级特性。 相似文献
7.
8.
辛帅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6,(7):74-77
本文以辽宁省大连、沈阳、鞍山三个代表城市为例,构建了涉及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选取的各代表城市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其中沈阳市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形势不容乐观,水资源状况比较紧张.本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樊保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9):29-3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地下水中常微量组分缺乏与定量组分过剩问题;探讨了木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其在地下水资源保护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建立梯形模糊分布函数,配以合理的权重和算子的评价模型,经多种方法验证,所得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12.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较为发达,但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对滇中地区节水水平进行评价,对于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滇中地区节水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滇中地区节水水平在我国西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通过单项指标分值对比,分析出各州市节水工作中的薄弱环... 相似文献
13.
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评估区域用水水平和节水成效的基础工作,对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科学评估区域用水效率水平、克服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构建了基于博弈论思想组合赋权的云模型,从综合、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以金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18年用水效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6)
大坝安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具有复合不确定性的复杂综合评价问题。充分考虑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引入云模型理论确定模糊隶属度;针对AHP法未考虑到因素之间的影响,引入DEMATEL法优化指标权重;针对重力坝的特点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AHP-DEMATEL及云模型的重力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涧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9.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土壤改良是增加农业收入的关键环节,分析土壤养分现状,研究土壤改良方法对农业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2012年在全县范围内的66个土种进行了采样调查、检测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掌握了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探索出了改善土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至今,陵川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对全县8000多个土样进行了采集调查和化验分析,基本摸清了耕地地力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针对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科学施肥的建议,并给出了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采用一种综合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这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无法切合实际的评价灌区的节水灌溉效益,提出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指定的权向量矩阵隶属度相乘可以得出某个评价对象从整体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将其应用于宜昌东风渠灌区中的枝江地区乡镇节水灌溉效益的评价。根据该隶属度的大小确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从而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壤功能与胁迫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功能性土壤管理理论,针对初级生产力、养分供给与循环、生物多样性供给、水净化与调节、碳封存与调节5种功能选取评价指标,通过识别水田、水浇地和旱地对不同土壤功能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构建土壤功能供需判别矩阵,并叠加重金属污染胁迫因素,评价耕地土壤的健康状况,从而实现了基于土壤功能与胁迫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在河南省温县进行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县5种土壤功能供需空间格局基本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以青峰岭为界,中北部土壤功能的供需处于盈余状态,而南部区域处于失衡状态;土壤健康等级交错分布,亚健康面积占比最大,为44.4%,健康土壤零散分布在黄庄镇、番田镇、武德镇和祥云镇;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土壤养分、土壤生物活性和重金属污染胁迫是导致耕地土壤健康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在理论上丰富土壤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在实践上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