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田间设施实施莲-萍-鱼共生高效种养模式的莲田,宜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土层深厚、能避免旱涝灾害、管理方便的肥沃农田,其用肥量约为种稻的二三倍,莲田水位深而且稳定,天然饵料较丰富,鱼类活动空间远比稻田养鱼条件优越宽敞,盛暑荷叶遮阴,水温相对较低,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莲鱼螺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种养鱼螺莲田的准备1.田块选择。要求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层较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洪水时不被淹没,枯水时不会干涸,敌害生物较少,田块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2.修筑莲田埂。养鱼螺莲田的田埂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高、加宽、加固。莲田埂加高至0.7—0.8米,加宽至50—60厘米,并夯实打牢,田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莲单一种植模式下经济效益下降及带来的生态环境等问题,试验莲鳖鱼桃综合种养模式。结果表明,相比莲单一种植模式,莲鳖鱼桃综合种养模式兼具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设施莲鱼共养高产高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莲鱼共养是指利用人工设施,特别是通过硬化莲鱼池,达到节水、保肥、高产高效的种养模式。莲鱼共养是充分利用生物的互补效应创造的一个共生互利的立体种养模式。2002年我们在温县、武陟县、博爱县等地进行莲鱼共养实验示范66.7公顷,平均667m^2产莲藕  相似文献   

5.
正蕹菜—鸭—鱼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鸭摄食池塘中的浮萍、藻类等水生植物,且捕食一些不能为鱼类所利用的动物性饵料,节省了鸭饲料;鸭粪和鸭的残饵进入水体起到肥水作用,促进了池塘中水生蔬菜的生长,同时培育了鱼类的生物饵料;鸭在养殖水域活动增强了鸭对各种  相似文献   

6.
鱼虾蟹藕生态种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池塘建造选择水源充足、地势低洼、土质肥沃、进排水通畅、水质无污染、保水性强的田块或现有池塘进行改造利用,面积可根据田块的大小而定。一般以面积0.5~1亩,坡比1∶3.5为宜。藕田四周开挖一个2~3米宽、深1米的围沟,作为养殖鱼、虾、蟹用,坡度宜缓不宜陡。用开挖的泥土  相似文献   

7.
1.鱼、虾、蟹、藕生态种养的优点①河藕塘中有许多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以及许多浮游动物与各种水生植物,可用来发展鱼、虾、蟹养殖.②可大大减少投饵量,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③实行多元复合结构立体开发,不但能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同时还能使池塘环境形成自然生态状况,促使鱼、虾、蟹健康生长.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河藕1500~1750公斤,产鱼50公斤,产成虾10公斤,产成蟹125公斤.每667平方米纯收入可达4000~6000元,是种植水稻田收入的数十倍.经济效益可观. 2.池塘基地的选择与建造①可选择水源充足,地势低洼,蓄水、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土质肥沃,保水性能强的田块改造而成.②也可利用原稻田养殖的田块改种田藕及放养鱼、虾、蟹等.③还可选择现有池塘进行改造利用. 下面以地势低洼的田块改作放养池塘为例:首先在选好的田块的一端开挖一个鱼塘,面积一般为333~667平方米,水深1.5米,坡比1∶3.5.然后在藕田四周开挖一个2~3米宽、水深1米的围沟.再用四周开挖的泥土建筑好田埂.田埂宽2米,高30~50厘米.然后在上面增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可用塑料薄膜,有条件的也可用水泥板、砖头砌墙. 3.河藕种植①下足基肥:基肥种类可选用鸡粪、人畜粪,适量添施氮铵肥料.基肥数量最好占河藕全年用肥量的80%.追肥占20%.一般生产中宜一次性下足基肥,追肥应少施或不施.②适当减少藕种用量,以防荷叶过密挡住阳光.控制适当的荷叶,可有利于盛夏鱼、虾、蟹避暑.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藕种300~400公斤.③栽植密度:株行距为1.6米×1.6米. 4.苗种放养可投放扣子蟹或豆蟹.若投放扣子蟹,每667平方米投放2000只左右.投放豆蟹,则每667平方米可投4000~5000只.另外,投放抱卵虾种每667平方米1公斤,鲢鳙鱼50尾.值得注意的是,投放苗种时不宜直接放入藕田,必须用5%的盐水消毒后投放,以防肥水致伤.一般要求在5月底完成苗种投放工作. 5.饵料投喂苗种下塘后,由于苗体小,觅食量也少,且池塘中的自然饵料比较丰富,一般投饵量不宜过多.投饵品种可采用小杂鱼、河蟹颗粒饵料等.中后期可投喂螺蛳,加大水草的投喂,如扁担草、浮萍等.为了节约饵料成本,还可投喂南瓜、山芋等. 6.日常管理平时要坚持巡塘,切实做好四防工作,即防疾病,防敌害,防逃走,防偷窃.在管理上要注意控制水位,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汛期要严防因水位上涨而造成鱼蟹逃走.闷热雷雨天气气压低,要严防青虾缺氧沉塘.在河藕生长方面要注意观察苗情长势,如果藕苗发蔸不良,应及时做好补肥工作.至8月份可采藕上市.8月底至9月初售完河藕后,应提高池塘水位,以加速鱼、虾、蟹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一种被称为池塘鱼菜共生技术的循环农业,成为庆阳市今年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新亮点。池塘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在不改变或基本不改变水产养殖原有模式的情况下,利用一些适合在水中生长的植物,通过适宜的浮床,在水产养殖池塘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季中稻地区罗城县龙岸镇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包括稻田选择与处理、莲藕播种、放水养鱼、藕田管理、晚稻育秧与抛栽、晚稻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地区探索出一条增收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鸽、猪、鱼、粮、饲生态种养效益显著。江苏金坛市江南白羽王鸽繁殖中心1998~2000年,走出了一条鸽一猪一鱼一玉米一水稻生态种养产业链之路,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以每年生产万羽乳鸽计,累计连锁经济效益可达4万~6万元。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福建省政和县莲鱼共生生态养殖现状,通过建立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减少了福寿螺发生,提高莲子产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试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探讨在相同的栽培密度前提下如何选定最适宜的鱼苗放养数量,使其稻鱼共生状态尽量发挥到极致,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的效果,因此,特开展下述试验:通过对相同稻田栽插相同杂交稻组合,投放不同鱼苗数量的试验,了解其杂交稻产量的变化和鲜鱼产量效益最大化情况。试验表明,同一片稻田栽插相同杂稻组合,其产量相差不大,但同一片稻田以自然放养为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养鱼数量的增加其鲜鱼产量有所增加,但其投产比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意杨 牧草 鹅 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杨、牧草、鹅模式.采用田埂栽培意扬、田内种革养鹅.利用空间上下结合,效益长短结合.项目种养结合,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任永霞  王芳 《河北农业》2014,(12):11-12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收入,科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种植,藕田养鱼具有鱼藕共生互利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及生态观光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自2016年实施亩收千金稻、亩均增收1000元的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使得稻渔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尤以稻田养殖小龙虾发展迅速。寿县地处皖西,稻田资源丰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仅速度快,同时潜力巨大,为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总结,现提出稻虾(小龙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挖掘我区池塘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综合效益,实施、推广淡水池塘鱼菜生态高效种养技术,利用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不仅能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渔民收入,而且可以使渔业生产单位树立绿色、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理念,从而影响和带动了全区生态渔业的开展和节能减排,对于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业》2011,(5):14
孙文献家住汉寿县大南湖乡永红居委会。1997年,他将承包的13.3公顷低湖田改制成稻鱼生态种养,通过精耕细作和加强管理,粮、鱼获得了好收成。在稻鱼生态种养"淘到第一桶金"之后,他逐年扩大承包面积,2010年承包调蓄低湖田63公顷,粮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潜江市水生蔬菜与养殖模式的试验和示范,探索出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太空莲套养泥鳅模式,分析该模式的效益,总结其种养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生态种养获高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利用食物链进行综合立体生态养殖,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农工走出了一条"链式"特色种养之路。该团十连农工汪光伟,构建种植—养殖—种植的生态循环,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利用青贮氨化法,使农作物秸秆变成优质饲料,以草代粮饲养牛、羊,用牲畜粪便培肥地力,"以农促牧",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农业效益提高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益相对低下,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何提高粮田效益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与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本项目立足于瑞安市粮食生产的实际,在水稻田开展粮、禽、菜种养结合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