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斑牡丹(Peaonia rockii T.Honget J.J.Li)属毛莨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紫斑牡丹原产我国陕甘地区,本文论述了临洮紫斑牡丹的催花栽培技术要点,对于发展高效花卉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形成紫斑牡丹产业化发展格局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紫斑牡丹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洮是甘肃紫斑牡丹的重点栽培区域,种植面积约1000余亩,随着临洮花卉产业的发展,牡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每年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发生,给牡丹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此,我们课题组对临洮牡丹种植大户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为牡丹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油用牡丹迅速发展,"保康紫斑牡丹"被认定为湖北省油用牡丹良种,根据湖北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从"保康紫斑牡丹"的选地、栽植、管理、采收等一系列过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种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发展,起草制定出油用紫斑牡丹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范围是北纬35°~36°、海拔1 500~2 600 m油用紫斑牡丹栽培区。主要技术内容是油用紫斑牡丹苗圃地建立、土壤管理、播种、嫁接、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培技术及产业开发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和政油用紫斑牡丹资源概况1.1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培现状据调查,和政油用紫斑牡丹栽植比较零散,以庭院种植为主,数量约65万株左右,种植面积620多亩。主要分布在公园、寺庙、机关、学校、工厂、民居等处,连片种植10亩以上的有8处,221亩25万株。芍药牡丹都是庭院栽植。牡丹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现在全县家家种牡丹,人人赏牡丹,栽植牡丹的群众越来越多。1.2和政油用紫斑牡丹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5,(2):60-61
提起牡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原牡丹,而随着近几年紫斑牡丹在国内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这个第二大牡丹品种群。现在,甘肃的兰州、临洮、榆中等地区已经形成一个紫斑牡丹主产地,其种植规模、品种数量都非常具有影响力。目前,紫斑牡丹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如何使其成为当地本土花卉中的"金凤凰",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状:有市场产品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正紫斑牡丹在漫长的发展中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使他更加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紫斑牡丹非常抗寒,能耐-43℃低温,在甘肃省的临夏地区也是紫斑牡丹的栽植地区之一。临夏紫斑牡丹几乎全部表现出紫斑牡丹的基本特征:植株高大、舒心强、枝条节间距长,生长量大,部分品种当年生枝条可长至70公分。紫斑牡丹其实也是牡丹花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而且比较珍贵,一般都种植在园林和公园中,紫斑牡丹  相似文献   

8.
在祁连山北坡山区引进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通过观测其物候期、主要形态特征及长势情况,发现7个品种的紫斑牡丹花期较原产地均延迟了1个多月,花型均为单瓣(少瓣型),适应性都比较好,成活率高、长势好、病虫害少,应用分类均为油用紫斑牡丹。在祁连山北坡山区推广种植紫斑牡丹,发展油用紫斑牡丹产业,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临洮紫斑牡丹的商品价值及产业化开发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宏伟  董生健 《甘肃农业》2005,(11):101-101
临洮紫斑牡丹品种特性独特,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是理想的切花生产品种。预计全世界每年的牡丹市场需要量至少在2000万株左右,种苗、盆花、切花需求量逐年增加;丹皮用量很大,国内年需要量在250万kg左右,年出口量约为50万kg,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临洮紫斑牡丹产业化开发符合比较优势理论,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其开发方向应以盆花、切花生产为主,种苗生产为副,兼顾药品和美容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就临夏紫斑牡丹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临夏紫斑牡丹种质资源的各项优势,系统研究了影响发展临夏紫斑牡丹产业的主、客观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临夏紫斑牡丹产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范围是北纬35°~36°,海拔1 500~2 600 m油用紫斑牡丹栽培区。主要技术内容是油用紫斑牡丹田间管理、栽植密度、整形修剪、肥水管理、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紫斑牡丹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仅次于中原牡丹的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是进行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而且紫斑牡丹的观赏、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酒等市场也非常广阔,紫斑牡丹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本文根据甘肃省的栽培情况,总结了紫斑牡丹的繁殖栽培育苗技术,以期促进紫斑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栽植养护紫斑牡丹地措施,并提出相关防治病虫害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紫斑牡丹属牡丹科,是一种因花瓣基底部位有特殊斑点的牡丹花,长期以来,紫斑牡丹被视为观赏植物。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紫斑牡丹中含有大量油脂,可以作为油料作物进行生产。但是,我国目前形成的油用牡丹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内并未培育出表型稳定且油脂含量较高的紫斑牡丹植株,关于紫斑牡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也相对匮乏。本文将对紫斑牡丹的表型形状展开分析,了解该类型牡丹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研究发现,紫斑牡丹的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蔗糖合成酶、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等。  相似文献   

15.
以紫斑、凤丹等牡丹品种籽为原料榨取的牡丹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较快,油用牡丹苗供不应求,提高油用牡丹育苗技术十分重要。所以,根据多年的育苗经验归纳总结油用紫斑牡丹高床覆沙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立地状况、品种选择、栽植技术、管护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临夏紫斑牡丹绿化带栽植技术及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斑牡丹是一种新的食用木本油料资源。在对甘肃紫斑牡丹种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甘肃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优势,提出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种业的发展对策:加强紫斑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紫斑牡丹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利用造林补助加强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油用紫斑牡丹既有观赏价值,同时又具有经济价值,用其制作的食用油号称中国最好的食用油。定西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种质文化,非常适合于油用紫斑牡丹的培育。目前来说,定西市的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定西市利用牡丹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漳县自然气候独特,是紫斑牡丹的原产地和适生区,非常适宜油用紫斑牡丹生长发育。本文介绍了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技术,包括生长习性、选择地块、整地施肥、培育苗木、苗期管理、定植、追肥浇水、松土锄草、整形修剪、越冬管理、病虫防治、适期采收种子、健全技术档案等内容,以期为漳县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退耕林地资源,发挥林地价值和林荫优势,改善西吉的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西吉县2015年引进油用牡丹栽植于退耕林下,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总结归纳油用紫斑牡丹在西吉县退耕林地中的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