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旭 《河南农业》2016,(4):56-57
郑州灿烂丰富的文化亟待对外传播,让国人和世界更多地了解郑州文化。针对郑州文化对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64-266
在先秦时期,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历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中原文化始终同荆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荆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多方面的和长时间的,中原文化无论在器物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始终是荆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荆楚文化的流变。中原文化随着北人南迁而逐步南渐,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流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涉及经济、科技、农业、民俗等。其中,中原和荆楚之间在农业文化领域的传播与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郑州灿烂丰富的文化亟待对外传播,让国人和世界更多地了解郑州文化。针对郑州文化对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原传统文化是在中原地区产生、发展、流传并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称。中原地区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使得中原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及国家传播、扩散,影响并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种类繁多,历史积淀厚重。其中,祖根文化、汉字文化、古都文化和姓氏文化等最能凸显中原文化的特色。构建中原经济区特色文化群,应先据"点"设计,进行创新谋划和构建;再以点带面,以此为引领带动其他文化建设,最终形成"中原特色文化群"的布局模式。在其道德境界的创新和提升上,要特别注重文化渊源的原生态建设,要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朱妍 《河南农业》2020,(3):61-62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构成有极大影响.中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经深深印在中华文明的灵魂深处,并时刻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随着时代变化,新媒体的发展逐渐代替传统媒体,中原文化如何以新媒体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已成为当下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新英 《河南农业》2012,(20):58-59
河南旅游拥有优秀的自然资源和出色的人文资源,但却存在着尚未被开发与弘扬之处。利用中原文化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传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中原地区的自然优势;深度挖掘中原文化的人文资源优势;革新传统文化中不利于旅游文化发展的阻隔因素。打造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对于河南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4月6日下午,海马汽车大型文化筑梦活动"欢乐中原行"起航仪式在河南电视台600平方米演播厅盛大起航,在现代化浪潮下发现中原地区"活力、积极、向上"的新形象,全面展示河南城乡特有魅力。"欢乐中原行"大型公益文化之旅由河南电视台第九频道、农家参谋杂志社、《车舞飞扬》栏目等携手海马汽车共同发起,以"传递政府信息,聆听百姓心声,弘扬中原文化,展示地方特色"为宗旨,持续送文化下乡,弘扬社会主旋律,用文艺节目形式歌唱新生活,展示新形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  相似文献   

9.
中原历史名人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原历史文化名人、西晋文学家潘安其美貌、才情、政声、孝行等在中原大地传承不息,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潘安文献资源进行建设与传承意义深远。只有对中原历史名人文献资源加强搜集与整理、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与开发、多角度多层面积极传承与弘扬,才能"发掘文献资源、服务区域社会",进一步彰显区域名人文化魅力,提升中原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特质、文化意境和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10.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中原书家群体的艺术实践形成"中原书风"的过程是一种区域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创建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书法品牌文化会促进区域文化水平的提升。中原地区拥有深厚的书法文化资源和众多的书法实践者,教育部义务教育书法课程规划以及高等院校书法专业和书法研究机构的逐步完善,已成为品牌建设和书法复兴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太极文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太极文化传播进行研究和再认识,并提出可行性传播策略。太极文化传播依靠并助力于"一带一路"政策,在传播过程中要内外兼顾,重视太极文化在本土和海外的传播,加大宣传力度和传播广度,重视太极文化研究,使之系统化和平民化,依托多种传播平台,建立标准化国际太极拳教学,促进太极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传承自古老中原文化,闽南茶道受儒、道、佛诸家文化影响更为深刻。九日山"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年"石刻的"莲花"二字自古是佛教的象征,说明早在东晋时就体现了"禅茶一体"的文化内涵。台湾人的饮茶习惯是随大陆移民的迁入而带入的。因迁入台湾的移民大部分来自闽南,因此,他们的饮茶习惯和闽南人一样,喜欢冲饮壶茶,并十分讲究冲泡的方法。泡饮功夫茶除了讲究用水(泉水)及茶(乌龙茶)之外,还需要一套雅致、小巧的专门茶具。台湾基本承袭了闽南传统饮茶习俗。闽南茶道的入台传播,对台湾同胞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极大且持久。  相似文献   

14.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系列纪录片《老家河南》以中原文化的形成、演变、传承、发展为主线,从中原大地上选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遗存,通过展示具有地标性的文化符号,反映华夏文明发源地河南的文化传承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体现中原崛起的重大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5.
从春秋到明清,信阳历史上的移民运动共有楚汉时期内迁,西晋末永嘉南迁,唐代陈元光"开漳"和王审知父子"王闽",明清南方移民内迁等四个阶段的移民运动。这些移民分为外迁、内迁两种类型。其作用是不仅形成了信阳本地多样的文化生态,南北交融的风土民情,形成了中原大地上一块独特的文化奇葩,而且信阳外迁的移民还影响到了迁入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组织,促成了吴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最终更有利于中国版图的巩固和文化的多样统一。  相似文献   

16.
宁娟 《农业考古》2012,(1):51-55,93
本文所指的"石壁地区"是指以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西与赣南交界的一带地区(以下简称"石壁")。石壁客家民间信仰在闽赣粤客家原生地民间信仰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石壁客家民间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与稻作文化之间的关系。石壁是客家先民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孕育客家民系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客家先民辗转迁徙至此,远离了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乱,在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客家先民传播先进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原特色小镇项目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地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升华,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促进河南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开发新形式新创意,延长产业链,探索出现代化发展新形式,从而能够达到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让中原传统文化再一次渗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感动,感受到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人的精神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8.
豫剧行当英译不仅仅是为译语读者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传播悠久的中原文化以及灿烂的华夏文明。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运动发展观分析豫剧行当及其内涵,提出目前豫剧行当翻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豫剧行当深刻的文化和艺术含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语言之间的障碍将会逐渐缩小,豫剧翻译也将在时代的发展中找到更合适的翻译方法,"不可译性"或将在豫剧行当翻译中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涵盖内容广,且极具地域性,本文对东北民风民俗中形成的酱文化做了系统考察和研究。文献和田野调研结果表明,酱文化主要表现在岁时、饮食、语言、服饰、宗教等民俗要素中。结论认为,东北酱文化作为文化使者,将我国酱文化传播至东北亚地区,系我国酱文化传播线路之一。在近代农业商品经济和"移民潮"的影响下,酱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由"产生,传播,发展"三个要素相互联结、共同构成的东北酱文化,属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其加以深入具体研究,兼具史学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位于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和中原经济区衔接联系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处于中原核心城市群中心位置。作为鹤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淇滨区实施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服务业发展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近年来,淇滨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都市功能区发展定位和首善之区发展目标,聚焦"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