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穗期防治吸浆虫,四种药剂均有效,且增产明显,推荐每667 m2用40%毒死蜱EC 40 mL或每667 m2用4.5%高效氯氰菊酯EC50 mL,效果好,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供试的4种植物性杀虫剂中,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对吸浆虫的防效最好,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7.7-90.13%,挽回 产量85.42%,高于对照药剂林丹的77.125。  相似文献   

3.
选用70%氧乐果、48%毒死蜱、4.5%高效氯氟氰、40%辛硫磷对小麦吸浆虫进行成虫期(穗期)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高效药剂在小麦吸浆虫成虫羽化出土始盛期开展防治,能够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特别是选用70%氧乐果乳油每667m2用药30ml,或48%毒死蜱乳油每667m2用药30ml,防治效果优异、可靠,能够较好解决吸浆虫的危害,具有较大推广价值。但应在加强监测预报的前提下,切实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育进度,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施药才能收到优良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80年以来,小麦吸浆虫在我市迅速回升,并逐年加重,一般密度由过去的每小方3~9头上升到目前的21~31头,最高密度由过去的每小方110头上升到2492头。1980年全市发生20万亩,1987年增加到44万亩,已成为我市小麦生产中的严重问题。1985~1987年,我们先后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治出土前的幼虫和蛹,筛选出了有效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间防效调查、产量测定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及操作性综合考虑,小麦吸浆虫最佳防治技术为:根据虫情分区,加强系统监测,抓住时机,分类治理,做到防效与成本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示范在北京市通州区的10个乡镇中选择了2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潞城镇卜落垡村麦田和县镇西黄垡村麦田)进行40%辛硫磷乳油、3%辛硫磷颗粒剂与40%辛硫磷乳油250 mL/667 m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 mL/667m2、3%辛硫磷颗粒剂4.5 kg/667 m2+40%氧乐果乳油100 mL/667 m2的农药喷施前后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蛹期防治加成虫期喷药防治的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在南阳地区逐年回升。一般地块每小方(16.7×16.7×20厘米)有虫100头左右,最高可达1000头以上。小麦损失一成以上,严重地块造成绝收。在防治上,传统用药是有机氯制剂,但有机氯农药已停产禁用,选择高效、低残留、低成本的取代农药已成为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南阳地区植保站从1984年开始,组织有关县市。进行了虱螟灵、甲敌粉、敌敌畏毒土等几种农药防治小麦  相似文献   

8.
<正> 林丹为高丙体——六六六,纯度达99.5%,1990年国家列为防治小麦吸浆虫、飞蝗的专用药剂。1991年滕州市在吸浆虫发生区用该药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效果显著。一、小区试验试验选在滕州市大坞镇小麦红吸浆虫重发生区。试验地块虫口分布  相似文献   

9.
10.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专门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麦粒空瘪。中等发生可使小麦减产2~3成,重发生可减产5~6成,甚至绝收。1.防治指标小麦拔节期淘土查虫达到2头/样方;小麦抽穗期扒麦查成虫,一眼可见成虫1~2头。2.防治适期蛹期撒毒土防治适期:4月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专门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麦粒空瘪。中等发生可使小麦减产2-3成,重发生可减产5-6成,甚至绝收。由于该虫虫体小、危害隐蔽,前期不容易发现,往往等到发现时已错过防治时期。因此,要抓住关键时机,进行科学防治,以及时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吸浆虫系统监测,秋播期药剂拌种、蛹期撒毒土、成虫期喷药三个不同时期的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蛹期和成虫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成虫期防治效果较好,蛹期+成虫期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5%毒死蜱GR 18 kg/hm2、乙酰甲胺磷EC 3.75kg/hm2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效为96.38%、95.66%,与1.5%甲基1605DP防效97.59%比较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吸浆虫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毒死蜱GR18kg/hm2和乙酰甲胺磷EC3.75kg/hm2替代高毒农药1.5%甲基1605DP。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43%戊唑醇悬浮剂180m L/hm2、40%戊唑·咪鲜胺乳剂6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0.57%、56.10%、43.90%,建议在贵池地区使用这3种药剂,并进行合理轮换,配合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增强小麦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阿特米、拿敌稳、阿米妙收等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阿米妙收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为90.00%,井冈霉素水剂防效最差,为64.77%。阿米妙收、阿特米等5种药剂可作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替代药剂,防治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纹枯病的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浆液,造成瘪粒、空壳。由于小麦吸浆虫个体小,危害隐蔽,防治技术性强,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正>小小虫子危害大,毁灭隐蔽易爆发。吸食汁液得其名,一旦吸尽就绝收。地下休眠十余月,钻出地面抢人粮。体小虫精易隐蔽,成虫寿命仅五天。万一产卵不易除,幼虫颖壳当成家。吸食汁液二十天,造成危害农民哭。防治标准靠监测,淘图样方蛹五头。成虫标准易掌握,十次网复二十头。中蛹防治撒毒土,卡死时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品质的不断提高,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机免耕作业、跨区作业的发展,吸浆虫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程度明显加重,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如果小麦被吸浆虫危害,其生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但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盛的长势。受害小麦麦粒有机物被吸食,麦粒变瘦,甚至成空壳,出现千斤的长势,几百斤甚至几十斤产量的残局。吸浆虫对小麦产量具有毁灭性,一般可造成10%~30%的减产,严重的达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发生因素、防治指标和防治关键时期,总结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河北省麦田大面积受到小麦吸浆虫危害,各地区、市小麦产区均不同程度受害,较轻地块损失10%~20%,严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小麦吸浆虫已成为冬小麦产区为害最大的虫害之一,为帮助农民更好的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保证小麦稳产、高产,现将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