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科创新型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以707名农科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环境感知对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在政策环境感知与涉农就业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依据实证分析结论,提高农科创新型人才涉农就业意愿,高校需加强就业引导,推动农科大学生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农科创新型人才政策环境感知;鼓励农科创新型人才树立自信心,提升农科创新型人才的就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化、现代化、精品化农业发展,更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文献研究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926名农科类大学生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角度,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行为,探讨影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较高,愿意进行返乡创业的农科类大学生占比为57.45%;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均有着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和家庭因素,而社会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最小。因此,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返乡意识;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创业意愿;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返乡创业打好思想基础;增加资金来源、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引导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从而增加其返乡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78-280
以新疆农业大学农村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基础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毕业生就业意愿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获得了13项影响要素对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实际作用大小,其中影响城乡就业选择的有8项显著性要素。基于上述实证计量结果,从政府、高校、家庭及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完善新疆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扩招与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等多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性化。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事实,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通过分析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就业意愿存在的特征,来探寻该群体的就业意愿与现实中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寻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是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乡村事业,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意愿模型,揭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645份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价值提升、个人规范和自我效能对志愿服务乡村意愿存在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和困难情况对志愿服务乡村意愿存在负向影响;知晓程度和社会压力对志愿服务乡村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陕西省安塞和米脂县6个乡镇21个村为分析样本,探讨退耕农户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生态建设意愿的影响以及生态建设意愿对生态建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退耕农户的生态建设意愿和行为,其中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态建设意愿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通过对农户的抽样调查对影响农户流转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其他因子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意愿的理论模型,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探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意愿TPB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愿,其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意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农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思考——以长江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大学1998-2008年共11届农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科毕业生到农口就业比例低,到县及县以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毕业生少,湖北农口吸纳毕业生能力弱。国家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和传统"农"的观念是影响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为疏通农科毕业生走向农村的渠道,应该加强政策导向,强化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鼓励自主就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就业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在读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已就业农科生所学专业与工作有较紧密的联系,且能在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但实际收入低于在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却高于农口单位月薪标准,农科人才智力劳动与其他行业相比,不成比例的现实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据此,探讨农林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全方位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全员关注就业氛围;针对农科大学生就业特点开展多种就业指导方式,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从事有资料数据支撑的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前景预测研究工作;创新农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指明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在分析农科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农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强化农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