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现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剖析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5个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种植业绿色发展关乎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对辽宁省种植业绿色发展因素和取得成效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期为辽宁种植业绿色发展提供区域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辽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分析辽宁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生产条件薄弱、发展不均衡、缺乏重视与管理等问题,提出促进多产融合、平衡发展资源、加强政策保障等对策,推动辽宁绿色农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辽宁省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背景及现状,总结出4种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及其特点,提出发展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促进辽宁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辽宁省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机装备数量、农机化水平、农机服务领域、农机服务队伍以及农机科技贡献率等不断提高和壮大。但是与其它省份或地区相比,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如资金投入不足、装备结构不合理、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机械化收获水平更低)、农机工业发展落后以及农机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其它省份农机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2013—2016年的相关数据研究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并与全国及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掌握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现阶段发展水平,以期为将来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介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加快发展辽宁省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以促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成军  李想 《农机化研究》2012,34(5):241-244
为了揭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民收入、耕地规模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个方面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运用辽宁省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找出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休闲农业资源丰富且多样。在分析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参考发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成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对策,以期为促进辽宁省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动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北地区选择了16个样区(包括7个水田样区和9个蔬菜地样区),每个样区同时采集了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灌溉农田与无污水灌溉历史的对照农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明显增加表层土壤(0~20 cm)有机C、全N、全P、Cu、Zn、As、Cd、盐分、NH4+-N、NO3--N、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但对土壤pH、全K、Pb、Ni、Cr、Hg的影响不明显。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蔬菜地的影响明显大于水田。典型样区土壤垂直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畜禽污水灌溉也可对剖面中20~60 cm土层的NH4+-N、NO3--N和有效P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栽培农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调研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目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方法和标准不一、产量差距大和产品品质层次不齐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对马铃薯主产区(包括青海高原地区、宁夏南部山区、甘肃中部地区、内蒙地区、云南山区、黑龙江地区、辽西北丘陵山区、陕西榆林地区、山西地区等)的栽培农艺和机械化生产方式进行调查,对主要信息如生产现状、气候条件、调研区域分布、栽培制度、种植模式、经济发展状况、农田状况、土壤状况、播前整地情况、马铃薯生育期内水分与肥料需求状况、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目前国内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作业流程和规范,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标准化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为今后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机具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喷灌的发展经历从引进到仿制创新,从自发研制到国家组织、计划攻关,在品种繁杂到系列化、标准化的过程,其中有高潮也有低谷.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喷灌出现了设备生产混乱、性能差系列化程度低、自有技术少等一些问题,同样也存在投资与效益、制度与体制的问题.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低压低能耗、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喷灌机组逐渐轻型化控制面积增大、自动控制和精量控制.文中提出我国喷灌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三是加快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进程;四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4.
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与常规式转筒干燥机相比,具有传热系数高、物料受热均匀、节约能源、单位体积装载量多等特点。干燥机采用保温隔热、热空气循环利用以及换气除湿等方法,工作时可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调整热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转筒转速等工艺参数以及分支喷管直径、高度、倾角等结构参数。以牧草种子(披碱草种子)和胡萝卜丁为试验物料对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干燥后的披碱草种子可达到国家Ⅰ级种子标准,脱水胡萝卜丁复水后与原物料L、a、b色差ΔE仅为5.95。  相似文献   

15.
对用于沼气池密封的水泥掺合型涂料和直接使用密封涂料进行了各种性能指标(包括外观、亲和性、贮存稳定性、耐热度、耐碱性、耐酸性、固体含量、干燥时间、抗渗性和空气渗透率等项目)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涂料的外观、亲和性、固体含量、贮存稳定性、耐热度、耐酸耐碱性和干燥时间较好.密封性能差别较大,抗水渗性在3%以下占43%;空气渗透率在3%以下仅占29%,反映了涂料密封性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ICP-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种元素的测定条件,采用在线加入内标的方法,探讨同时测定元素Li、Be、Sc、Ge﹑Mo、Sb、W、Tl、Bi、Th、U的参数条件,并对优化后的条件进行质量水平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元素检出限为0.003~0.450μg/L;Δlgc〈0.04;RSD%〈10(n=12);加标回收率在98%~108%之间。  相似文献   

17.
温室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大棚内的传统机械操作不灵活、转弯幅度大、播种质量差、施肥深度及薄膜地面贴实度不均匀等问题,专门设计了温室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该机主要由蓄电池、链传动机构、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覆土器、镇压轮和覆膜机构等工作部件组成,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操作灵活性和良好的适应性。试验表明:该机的各项性能达到了精量施肥、播种及覆膜的技术要求,保证了株距、行距、施肥播种深度、覆膜宽度,促进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施加生物炭作为缓解作物渍害胁迫的可能性,利用土柱试验,系统研究了渍害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对番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生物炭施用量下,除总根长、根尖数、根冠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外,其余各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较对照处理均显著增加;生物炭施用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施用3%生物炭处理下,根干质量、总干物质量较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0.11 g/株、2.37 g/株.生物炭添加对番茄产量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生物炭施加量为10%时,番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而该处理下WUE的增幅达到了120%.总体上,5%的生物炭施用量较为经济合理,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为选择合适的灭酶处理方法,通过电子鼻、感官评价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对5种灭酶处理(焙炒、常压蒸煮、高压蒸煮、远红外处理和微波加热)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燕麦粉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二维和三维指纹图谱均可将不同灭酶处理的样品明显区分开来;样品的感官评价气味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焙炒组,红外组,高压蒸煮组,常压蒸煮组,微波组;样品白度检测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外组,微波组,焙炒组,蒸煮组,与色泽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微波组和红外组的色泽明显优于其他3组的色泽。样品的糊化特性指标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他6项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值均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灭酶处理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均有不同影响,应结合燕麦粉的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灭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