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天水市秦州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发展目标,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求发展,全区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农产品加工、创新产业园区培育、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新产业形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阐述了天水市秦州区农村创业创新基本现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天水市秦州区4大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历年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本文在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秦州区按照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大力规范运行机制,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实现促农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以林果、蔬菜、畜牧、中药材、劳务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通过积极引导与扶持,秦州区各类农业产业主体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设施农业异军突起,遍地开花。发展设施农业离不开水,该区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城市。去年,秦州区农业农村局争取到2018年农业部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项目,示范推广滴灌(渗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1000亩。如今,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智能水肥一体化建成后,减少了用工、用肥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每亩地可增加收入500元以上,助力120户贫困户快速脱贫。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蔬菜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的肯定。当天上午,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和会代表现场观摩秦州区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依托我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18个蔬菜新品种已经推广到25个省市。今年,公司将继续推广8.7万公顷航天蔬菜新品种,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西团庄村村民张爱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步改变了原有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农业向无人化、生产智能化、作业精准化方向发展。因此,急需培育一支适应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需求,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新时代新征程,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增值、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优、劣势因素与发展机遇、威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构建SWOT分析矩阵,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后续实施的秦州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天水市秦州区大樱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区大樱桃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巧红 《甘肃农业》2012,(11):53-55
蔬菜产业是天水市农村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作者通过分析天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天水市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天水市秦州区中药材产业种植现状,分析了目前该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秦州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蔬菜产业是天水市农村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作者通过分析天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天水市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天水市秦州区尾菜处理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天水市秦州区尾菜处理利用主要存在技术水平滞后、乡镇和农民不够重视和资金投入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水市秦州区应当从提高乡镇农民尾菜处理利用认识、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制定扶持政策等方面着手工作,使天水市秦州区尾菜处理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素有“陇上江南”美称的天水市,自上世纪80年代就着力发展林果业,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把发展林果业、蔬菜、畜牧三大产业列为振兴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和支柱产业来抓。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树立“两高一优”和环保安全的绿色农业项目建设思路,确立了以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秦州区、麦积区等五县区为主的绿色农业示范建设项目核心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也辐射和带动了清水县、张家川县及周边地区。同时凶地治宜在全市逐步发展了规模化的中药材、油料、马铃署、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秦州区通过2011—2013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人地矛盾进一步缓解。天水市秦州区通过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等做法,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秦州区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本文就秦州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农业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为例,通过对秦州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农业产业的对策与建议,并详细阐述了秦州区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具体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秦州区甜樱桃已成为继"天水花牛苹果"之后的又一优势特色水果,为使秦州甜樱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甜樱桃目前生产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今后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秦州大樱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裴仲林是天水红果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天水仲林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水市秦州区藉林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天水市秦州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他的事迹与"花牛"苹果分不开。"立足实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做强做大花牛苹果,品牌营销走向世界,共同致富持续发展,体面生活共奔小康,这是我坚守的理想信念和定能实现的人生目标。"被农业部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的裴仲林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复种大蒜套种胡萝卜是天水市秦州区近年来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通过种植互补型作物,实现两年三熟,是高海拔地区增产效果明显的最佳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秦州区蔬菜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础上坚持“生态扶贫、林果产业富民”,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花椒栽培在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花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秦州区花椒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棚蔬菜已成为秦州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转向营养保健型,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绿色无公害蔬菜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发展蔬菜产业,对于保障城市居民"菜篮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