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等方法,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均存在"大国效应";国内羊毛价格上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国际羊毛的大量进口对中国羊毛价格形成冲击;长期来看,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羊毛价格上升,中国羊毛进口量呈同步增加态势。  相似文献   

3.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1,7(7):49-53
近年中国食糖进口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进口量急剧增加,净进口大增。影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食糖供需缺口扩大,国家宏观调控难抑糖价高涨,国内市场强于国际市场,进口成本优势凸显。未来中国食糖进口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全球罗非鱼产品进口贸易大国,2015年罗非鱼产品进口量为22.5万t,进口额为9.81亿美元,是国际罗非鱼产品市场上最重要的进口贸易国之一。我国是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国,了解和掌握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市场情况,对促进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进口量额、进口产品分析、进口来源地和进口价格总结了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现状,通过进口来源国市场集中度(CR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了进口市场集中度指标,表明美国罗非鱼产品进口来源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海关奶粉进口月度数据,使用进口市场定价(PTM)模型,对中国奶粉进口"大国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奶粉进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存在"大国效应",而在新西兰不存在市场势力。整体而言,国际奶粉市场是卖方市场,中国仍是国际奶粉价格接受者。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汇率是影响奶粉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贬值与升值对中国奶粉进口价格影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贸易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2,8(2):46-50
中国粮食贸易特点主要表现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体以进口为主;贸易品种结构不平衡,进口来源国(地区)集中。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粮食进口在世界粮食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而出口占比已降至很低水平。中国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相关粮食品种价格影响越来越大,也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粮价的联动性增强。粮食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贸易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提高,需要平衡粮食自给和进口贸易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进口空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2016/17榨季,中国食糖市场进入恢复性增产阶段,共产食糖928.82万t,同比增长6.74%。受全球食糖供给短缺、国内消费需求平稳、进口限制加大、打击走私效果凸显、抛储有限等因素影响,国际糖价回升和国内产不足需状况支撑国内价格企稳回升。2017年1—8月,食糖价格外弱内稳使得价差扩大,加上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进口量下降20.8%至167万t。国际市场受益于天气利好,亚洲各国增产促使产需缺口逐渐收窄,抑制国际糖价上涨。展望后市,在2017/18榨季国内外基本面情况差异明显,国内食糖供给有所回升,贸易保障措施控制进口节奏背景下,国内食糖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产不足需状况一时难以改善,将支撑国内糖价,国内食糖市场或进入库存消化阶段。国际糖市由于增产和需求低迷,2017/18榨季或将出现供应过剩,价格弱势运行可能较大,较低库存为国际糖价运行提供一定的支撑。但后期仍需关注国内食糖进口、走私糖打击效果、抛储节奏和巴西、泰国、印度等主产国产量变化情况及天气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国富  朱念 《农业展望》2023,(6):100-104
2001—2022年,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增势迅猛,大幅超过配额限度;来源地数量有限,市场集中度偏高;进口均价持续上涨,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新时期,实现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推进国内食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给能力;拓展进口来源渠道,优化市场结构;完善进口保障措施,增强供应链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快速增长,超配额进口成为常态,并且食糖进口高度集中于巴西等国家。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快速攀升,主要是国内外价差引发的"价差驱动型"进口,不仅没有达到稳定国内食糖市场的目的,反而加剧了国内食糖市场的波动,给国内食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基于此,尽快实行生产者直接补贴、实行食糖目标价格政策、加强进口糖的管理和优先尝试白糖期权保险政策就成为当前所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影响我国食糖进口量的众多因素,据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处理,自相关与异方差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价格的波动已不是影响我国食糖进口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国内食糖产量和消费量才是影响我国食糖进口量的主要因素;食糖替代品的替代作用已经相对弱化;汇率将是影响未来食糖进口量的重要因素。最后,对如何改善我国食糖进口贸易格局和提升我国食糖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11,7(5):49-53,58
文章阐述了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政策及所发挥的作用,在分析中国食糖生产形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自2000年起中国已稳定成为食糖净进口国家,2011年进口食糖将成为中国弥补食糖缺口的主要手段之一,初步判断2011年中国食糖进口量有突破配额的可能。在分析全球食糖供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管好、用好配额的建议,以保证中国食糖进口利益的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贸易的影响,对降低大麦进口依存度、增强啤酒国际竞争力、缓解啤酒进口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麦进口及啤酒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借助地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2001—2015年大麦进口价格等因素对中国啤酒进出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大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98,国际竞争力极弱。中国啤酒进口量增幅较大,出口量增长缓慢,出口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差;中国啤酒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42,国际竞争力弱。中国啤酒进口的空间负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进口产生显著正影响,影响大小仅次于出口国GDP和中国人均GDP;中国啤酒出口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出口产生显著负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国内大麦产量、提升大麦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大麦贸易宏观调控是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中国主要大麦进口来源国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量的增加,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结构并未出现较大变化,仍以澳大利亚为主,加拿大和法国为辅;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在中国大麦市场上均存在一定的市场势力且3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也可能具备了一定的买方势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继续加强与主要出口国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建设,加强大麦进口企业间的协调,进一步提高大麦的买方势力以及拓宽大麦进口来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主要农产品贸易形势,论述了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最新进展情况,对未来主要农产品的贸易形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具体来看:(1)粮食出口有望增加,粮食价格不会剧增;(2)纺织服装市场未见明显好转,棉花进口量很难大幅提高;(3)食糖进口量将进一步扩大,价格有可能提高;(4)大豆油进口量和进口均价可能上升,菜籽油进口量有望下降;(5)奶制品出口有望扩大;(6)猪肉价格将企稳回升.国际贸易量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麦供需平衡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FAO统计数据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运用食物供需平衡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用途的大麦在中国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结果显示:中国大麦供给由国内生产和进口构成,且生产量和进口量相当,大麦进口依存度高;大麦消费以啤酒大麦为主,食用、饲用大麦消费数量相对较小;中国大麦贸易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对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啤酒大麦需求量反应敏感,贸易环境和政策对大麦进口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锯材进口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锯材进口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优化锯材进口贸易结构和保障国内木材供需平衡提供科学依据。运用1997-2015年中国与10个主要锯材进口贸易国的面板数据,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锯材进口贸易的特点,引入新的变量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锯材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jt的估计系数为0.312,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中国锯材进口量将增加0.312%;两国之间的距离Dijt的估计系数为-1.765,说明中国与锯材进口来源国之间的距离每增长1%,中国锯材进口量将减少1.765%;两国人均蓄积量的差异ADFVijt的估计系数为0.451,说明两国人均森林蓄积差异每增加1%,中国锯材进口量将增加0.451%;中国经济增长对锯材进口影响并不明显,主要靠木材下游产业出口的拉动;进口锯材是出口木家具的主要原材料,中国木家具出口量FEit的估计系数为0.413,说明中国木家具出口量每增加1%,中国锯材进口量将增加0.413%;两国之间汇率Rijt的估计系数为0.037,说明人民币对锯材进口贸易国货币汇率每升值1%,中国从贸易国进口锯材量将增加0.037%;中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以及贸易伙伴国实施的原木出口限制政策均刺激了中国锯材进口量的增长。因此,应从促进锯材市场多元化、降低贸易运输成本、扩大植树造林、提高营林技术以及木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着手优化锯材进口贸易结构,降低锯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内木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7.
薛允平 《世界农业》2006,(4):27-28,41
一、2005年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1.2005年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双增长,继续保持自1994年以来的净进口格局,净进口量有所下降   2005年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4.8万t,同比增长34.5%.  相似文献   

18.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1,7(10):51-54,58
近年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呈现新的特点,进口量和进口额激增,进口均价大幅升高,奶粉超过乳清成为进口最多的品种,自新西兰进口激增,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影响乳制品进口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国内频发乳制品安全事件导致信任危机,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依赖性不断提高;中国原奶供应紧缺,奶粉进口需求明显扩大;国内原奶价格持续攀升,进口成本优势促使奶粉进口大增;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助于扩大乳制品进口;中新自贸协定优惠税率使乳制品进口更集中于新西兰。展望2011年乳制品进口贸易,国内原奶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难以缓解,乳制品进口将延续上升趋势;国际市场乳制品供求偏紧,进口乳制品价格将继续上扬;特保机制影响有限,新西兰乳制品进口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生产及贸易特征进行梳理,明晰了中国在世界热带水果产销中的大国地位,以及东盟热带水果的4个主要生产国。发现中国热带水果贸易逆差明显,且中国市场在东盟热带水果跨境贸易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的芒果进口贸易集中在泰国,香蕉、菠萝进口贸易集中在菲律宾。利用Pearson模型,对2000—2019年泰国芒果,菲律宾菠萝、香蕉出口价格与中国菠萝、香蕉、芒果的进出口价格及国内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香蕉出口价格与中国国内香蕉市场价格构成负相关。泰国芒果出口价格与中国芒果进出口价格、国内芒果市场价格均构成正相关。菲律宾菠萝出口价格与中国菠萝进出口价格、中国菠萝市场价格均构成正相关。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应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可以从资本"走出去"、加工业拓展及人员科技合作等方面不断强化提升,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2018/19榨季,国际食糖市场由供给过剩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格局,国际糖价先涨后跌,之后区间震荡。国内食糖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和收购价格稳定处于增产周期,消费量总体平稳, 2018/19榨季截至6月底销糖量和产销率增幅显著,主要是因为严打走私和保障措施实施有助于国产糖销售;国内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总体以先下跌后回升、区间震荡为主;食糖进口量同比略增,非正规进口大幅下滑。展望2019/20榨季,国际食糖市场或将出现300万~670万t供给短缺,印度和泰国将减产而巴西稳定,国际糖价将区间震荡运行;国内食糖产量基本持平,仍保持当年度产不足需态势;后期需关注印度糖业政策、主产国天气、糖醇比价关系、中国食糖进口政策和走私糖严打成效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