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沙尘暴天气带来的危害,探讨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传输路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7年5月3日锡林郭勒盟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沙尘天气,文章从环流形势、物理量等几个方面对这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沙尘暴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有很明显的变化,午后地面增温最强,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有利于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大风,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冷涡与强锋区是激发这次沙尘暴的重要动力机制,蒙古气旋是造成这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兰州市沙尘暴天气发生的规律和特征,讨论了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危害,以期为空气质量的预报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7~9日北疆沿天山出现了1次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环流背景、宏观物理条件、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分析,找到了这次强降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凉州、民勤、永昌3个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EC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5月18日河西走廊东部出现的一次小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干旱少雨、高温的气候背景和沙尘暴过程前的正螺旋度为沙尘暴过程起沙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来源;500 hPa冷槽底部的小槽...  相似文献   

6.
7.
应用1990—2019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瓦房店市的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房店市年总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均有增加趋势,暴雨日数有减小趋势;温度有上升趋势;大风、雷暴事件减少趋势明显;春季、秋季发生轻旱的概率较高,可达30%,夏季雨水集中且较多,发生旱情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2021年3月14—15日阿拉善盟一次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天气为例,从地面气象要素演变、环流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对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此次阿拉善盟大风沙尘暴最强时段为14日夜间—15日清晨,沙尘暴发生时,地面气象要素发生显著变化;(2)影响该区域大风、沙尘暴的因素主要包括500 hPa冷平流触发作用、700 hPa大气斜压性作用、变压梯度风、锋生作用以及必要的大气层结条件等;(3)阿拉善盟北部前期受冷锋后西北大风的影响,发生扬沙、沙尘暴,而在冷锋过境之后,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又受地面冷高压影响,沙尘粒子自蒙古国随偏东、东北大风向西南方向传输,与阿拉善盟本地沙源汇合,从而造成全盟大部分地区强沙尘暴天气。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了在2020年后冬和2021年初春异常偏暖的条件下,阿拉善盟地区2021年3月14—15日出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以及气象部门采取的气象服务具体措施。从强度来看,这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针对此次重大天气过程,阿拉善盟气象台提前发布重要天气报告,电话叫应相关部门,过程中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沙尘暴)Ⅳ级应急响应,盟委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气象台发布的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发布《阿拉善盟自然灾害橙色预警信息》,盟教体局果断采用气象部门建议,首次实施全盟中小学停课机制,同时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总体来看,此次过程的预报较为准确、各项服务较为及时、信息宣传覆盖面广,但仍存在不足,下一步将优化各项举措,提升自身预报预警能力,切实推动部门内外合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5日,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出现2021年首场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此次过程较为复杂,伴随沙尘暴还出现了全盟范围内的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的实况和天气形势,发现蒙古气旋和冷锋是此次沙尘暴天气的触发系统。沙尘暴出现前,地面加热形成深厚的混合层,有利于沙尘天气形成的层结形态。此次沙尘暴过程沙源来自蒙古国西部和南部沙漠地区沙尘。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5年4月16日喀什地区的一次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形势属于不稳定西风槽东移型;地面冷空气沿西南路径翻山进入盆地;16日11:00南疆西部沿山区等压线最密集,对应此时的风最强;喀什站与塔什干压差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9年5月11日傍晚开始至12日凌晨,巴彦淖尔市出现了大风、强沙尘暴天气。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气象资料,对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希望从天气形势的演变中找到产生沙尘暴的规律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主要影响系统是贝加尔湖附近的冷涡不断下滑分裂的低槽,并且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具有典型的斜压不稳定结构;700 hPa的平流显示,冷锋锋区强度≥16℃/5个纬距,冷平流较强;地面主要影响系统是冷锋,为西北路冷空气;前期地面受蒙古气旋控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沙尘暴出现前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而在其发展和消散阶段为明显的下沉运动;巴彦淖尔市地面露点≤-4℃的干区与沙尘暴落区分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水汽云图显示,当暗黑区气旋性弯曲度和范围增大、移速加快时,意味着进入本市的冷空气加强,风力增大,极易吹起沙粒形成沙尘暴天气。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种气象资料对2008年4月18日北疆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寒潮天气暴发前期,里黑海脊发展东移与东欧脊同位相叠加后顺转,脊前东北风带加强,使得泰米尔半岛冷空气沿脊前偏北气流在横槽中堆积。高压脊部分东南垮,导致强冷空气大举东南下,强寒潮天气暴发。与强寒潮天气相伴的大到暴量雨夹雪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总结了近两年来兰州沙尘天气发生的规律和特征,讨论了沙尘暴天气对兰州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空气质量的预报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取敦煌、瓜洲、玉门、酒泉、金塔5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区域平均及相关对比分析的方法,将酒泉市区域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与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沙尘暴天气的发展和加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降水量特少的地区降水对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沙尘暴天气在湿度较大、温度偏高、风力偏小、蒸发量不大的年份发生较少;沙尘暴形成要满足3个条件,包括强冷空气、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冷暖气团的相互作用。大风是影响沙尘暴最为直接的因子,贡献率达95%;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沙尘暴日数预报方程,进行了回报和预报的检验,为预报沙尘暴日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今后的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发挥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会引起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造成人畜伤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通过分析沙尘暴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和沙尘暴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阐述减轻沙尘暴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5年4月16日喀什地区的一次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形势属于不稳定西风槽东移型。地面冷空气沿西南路径翻山进入盆地。16日11时南疆西部沿山区等压线最密集,对应此时的风最强;喀什站与塔什干压差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8~29日北疆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区位于乌鲁木齐—木垒。高空深厚低槽的东移、槽底西北风和西南风的强切变造成该暴雨天气。西、南2路水汽加厚了暴雨区水气的聚集厚度。高空急流激发的次级环流加强了暴雨区的上升运动和地面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