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态河道建设是现代生态城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水利基础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洪、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系统,从治理中小河道着手,大力开展河道生态整治工作,构建具有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本文以顾洞河榆树底村河道险段治理工程为例,阐述河道险段治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生态河道的综合治理是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生态河道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虽有建设,但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对生态水利河道的综合治理没有太多成就。本文就如何构建生态水利河道综合治理体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进步,河道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河道建设管理中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认识层面、维护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总结层面等。在推进河道建设管理发展的对策上,应当主要抓好生态理念认识、河道标准技术、规划先导设计、生态河道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生态河道维护6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进步,河道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河道建设管理中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认识层面、维护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总结层面等。在推进河道建设管理发展的对策上,应当主要抓好生态理念认识、河道标准技术、规划先导设计、生态河道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生态河道维护6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就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景中的一些应用方式进行探讨,介绍了生态河道的概念、生态河道的护坡类型、植被选择要求等,指出河道建设要兼顾生态效益与景观建设,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护坡是河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河道的防洪、排涝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河道护坡建设主要以传统硬质护坡为主,比较注重护坡的功能性,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硬质护坡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凸显出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态护坡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道建设与修复,不仅保护周边环境,还能改善生态,注重了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河道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生态河道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道岸坡的3种模式,针对岔河的水质状况,设计出满足岸坡稳定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开放性生态河道岸坡系统,以符合建设生态德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0,(6)
生态河道建设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改善河道水环境,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河道传统治理与生态治理,就如何在甘谷县发展生态河道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学凤 《甘肃农业》2008,(12):41-42
党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逐步建设,引走了河道水流,使河道面临“干涸”威胁,河道两岸生态补水量骤减,沿河自然生态环境能否有足够的水源保障,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好水能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给党河流域的人们一个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党河的水力资源年度径流分配情况,就水电站建设引水设计与河道自然环境保护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城镇河道建设中普遍存在生态破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城镇河道治理时,运用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城镇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阐述了传统河道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证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河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先期处理技术、河道形态修复技术、生态河堤修复技术、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和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双流县白河防洪综合整治生态河道建设经验,对生态河道建设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程南宁  杨海燕  黄莉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84-12985,12992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是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河道整治的研究热点。从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入手,深入分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城市生态河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凡胜豪  韩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406-2407,2411
为加强南方圩区水环境的修复,降低农田排水中氮磷对水体的污染,结合南方圩区河道特点,并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对作为农田排水主要承泄通道的圩区河道进行生态整治,从河道护坡工程建设、植被重建、景观构建、生态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态特征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将圩区河道建设为生态、高效、功能健全的排水处理系统,从而实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水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河道堤防建设已从以往的一些功能建设进入到生态建设中,分析了河道堤防存在的问题以及堤防生态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河道生态堤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河道的功能也不在局限于防汛,人们对于其生态作用以及城市景观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就需要在进行河道工程的具体建设之前,需要对各个河段的自然特征与保护措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生态河道的建设工作。本文就生态河道系统的整治以及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宁县提出了"旅游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方针,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及崀山景区建设不断扩大和完善。新宁县的河道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景区建设和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建设"水洁、畅流、岸绿、景美"的新宁河道,实现"生态河道、景观河道、数字河道、智能河道"的管理目标,分期分批逐步对全县主要河流、主要河段采取一定的保洁措施,控制排污数量,排污标准;对河道采砂、采矿、排污和非法侵占河道等进行电子数字动态监控,使河道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要求彻底改变传统的河道护坡结构,不再单一关注河道在防洪、排涝、蓄水、航运等方面功能的发挥,还提高对河道生态功能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之上改进护坡施工技术,把河道生态护坡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结合浙江省实际,就生态河道整治的措施进行探讨,并根据浙江省河道的实例,确立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从生态驳岸、雨水收集、生态设施3方面构建浙江省生态河道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煜权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57-13959
对生态河道建设的内容及成果进行反思,在辨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伪生态现象等基础上,提出河道生态建设的范畴、目标、建设内容、入手契机等关键问题的框架及思路,为规范河道生态建设或制定导则及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