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条件,为保护和不断改善自然环境,庆阳市启动了"七年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海绵城市"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适宜的栽植树种,而辽东栎作为子午岭林区主要的建群种,研究清楚其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对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辽东栎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掌握了子午岭林区建群种辽东栎的适宜生长范围,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辽东栎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栎是子午岭地区主要的优势森林树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合理保护和经营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1)辽东栎随取样面积的增大,种群聚集度呈现出小→大→小的趋势;随林龄的增加,种群由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2)子午岭辽东栎林除局部林是与其他林木混交外,一般都是纯林,形成乔灌草的典型垂直结构。(3)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物种较为丰富且分布均匀,多样性大。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者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由低到高的特点。(4)林下幼苗的更新情况并不是太好,幼苗更新数量为80~210株.hm-2,且随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剖面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森林对土壤剖面特征的研究得出,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林土壤系统中,土壤剖面发育及有效态养分含量最佳,沙棘林土壤系统中较次,六盘山林区,山杨林土壤系统中,土壤剖面发育及有效态养分含量最优,辽东栎林土壤发育系统中次之,但均较农地为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混交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山杨纯林、辽东栎纯林及山杨-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由先锋群落(山杨纯林)向顶极群落(辽东栎纯林)演替的过程中,其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与植物种类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而混交林类型是处于演替的中间过渡阶段,所以其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种类多样性也介于以上两种林型之间,即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辽东栎纯林。山杨纯林、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辽东栎纯林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Glea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草本层、灌木层及乔木层均呈下降趋势,除辽东栎纯林的乔木层外,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差异较小。植物种类多样性与森林群落稳定性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点,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并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的稳定性,但却是反映森林群落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辽东栎枝条广展、树冠雄伟、浓阴如盖,进入秋季叶片会变为橙褐色,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辽东栎的根系非常发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耐寒、耐旱,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造林树种.为了进一步提高辽东栎造林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对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林的重要优势树种之一,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林树种。本文介绍了辽东栎生态特性及繁育技术,包括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以及种子采收与处理、播种育苗技术、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包装、运输技术等内容,以期为辽东栎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吕晓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16-5517
从种子采集、贮藏及播种等方面介绍了辽东栎播种育苗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环境及播种时间的1年生辽东栎苗生长状况,并结合辽东栎的树种特性,阐述了辽东栎的园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及其胸径、树高分布特点,探究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相关林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2013-08,在陕西延安黄龙山林区选取典型的松栎混交林建立100m×100m的标准地,调查标准地内树木的坐标、树高、胸径等因子,划分径级和树高级,计算重要值;应用L(r)函数分析该林分主要树种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格局,应用L12(r)函数分析不同树种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最后利用方差比率法计算总体联结系数,以此分析标准地内主要树种的总体关联性。【结果】标准地内胸径大于1cm的树种有21种,物种丰富,树木密度较大;重要值位于前4位的油松、辽东栎、白桦和茶条槭为主要树种;林分胸径分布为倒"J"形曲线,树高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曲线;油松、辽东栎和白桦在0~50m尺度上呈集群分布,茶条槭在31~50m尺度上有随机分布的趋势;油松与辽东栎、油松与白桦、辽东栎与白桦在0~50m研究尺度上为不显著的正相关,茶条槭与其他主要树种在大部分研究尺度上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研究区内主要树种的总体联结系数为1.01,表明该林区树种总体上表现为弱的正相关。【结论】在保持林分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在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内可采取一些抚育措施,使森林更好地发挥其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丝棉木为甘肃省庆阳市优良乡土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园林绿化树种。本文主要介绍了丝棉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栽培技术,对子午岭林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园林绿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子午岭辽东栎林土壤种子库及种子命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 6 个典型样地 180 个小样方的调查分析,对子午岭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种群 3 种主要林型土壤种子库及种子命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桦-辽东栎林、辽东栎纯林和油松-辽东栎林 3 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平均储量分别为 60.19 粒/m2、87.58 粒/m2和 72.89 粒/m2;辽东栎林土壤种子密度的季节变异不大,但空间分布变异较大,其中,以油松—辽东栎林空间分布变异最强;辽东栎土壤种子库属瞬时土壤种子库,其种子丧失途径主要有萌发、虫蛀、生理死亡、动物摄食和霉变等,其中萌发是土壤种子库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从种子大小与种子命运关系分析,辽东栎土壤种子库种子生理死亡、萌发后死亡趋向于较大粒径种子,霉变趋向于较小粒径种子,而虫蛀在各粒级种子中均有发生;辽东栎林各林型土壤种子库平均自然发芽率为 43.69 %,但幼苗存活率极低,林下实生幼苗十分匮乏,种群更新主要依赖于萌蘖。  相似文献   

11.
子午岭合水林区紫丁香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甘肃子午岭林区乡土树种。树体灰色无刺,叶片深绿色,开花时,清香入室,沁人心肺,观赏性强,是极好的园林、庭院绿化栽培树种。通过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大山门林场在现地天然林区生长的紫丁香树上采种,实践育苗过程,总结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高红 《乡村科技》2023,(19):118-120
辽东栎是一种抗寒、耐旱、喜光的落叶阔叶乔木,适合生长于4~10℃温度环境下,成年辽东栎树形高大、抗风能力强、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之一。以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大草滩林场为例,结合大草滩林场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情况,从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两方面探讨辽东栎栽培技术,以期为甘肃省其他林场辽东栎育苗和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东栎有着发达的根系,适应能力强,在辽东地区推广种植较多.该文结合辽东地区实际,对辽东栎的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采种、育苗管理、造林、抚育管理等,为辽东栎在辽东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的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陇山林区选择锐齿栎原始林建立100m×100m的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分析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大小分化程度。【结果】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的平均角尺度为0.531,建群种锐齿栎种群的平均角尺度为0.526,主要伴生树种鹅耳枥、地锦槭、光叶泡花树、鄂椴、小叶鹅耳枥、川鄂鹅耳枥、水榆花楸的平均角尺度依次为0.586,0.535,0.604,0.556,0.604,0.634和0.559;该群落平均混交度为0.71,修正混交度为0.475;群落中主要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辽东栎锐齿栎桦椴鄂椴鹅耳枥地锦槭水榆花楸小叶鹅耳枥川鄂鹅耳枥光叶泡花树;树种优势度排序为锐齿栎辽东栎鹅耳枥桦椴地锦槭鄂椴小叶鹅耳枥川鄂鹅耳枥水榆花楸光叶泡花树。【结论】锐齿栎原始林群落林木分布格局为轻微的团状分布,林内各树种高度混交,锐齿栎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该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可作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目标林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宜君县地处陕北与关中之间,地属子午岭桥山山系,县地貌呈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属大陆性温带湿润半湿润性质,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秋多雨,西部有明显的山区小气候特征。很适宜植被的生长,森林草原覆盖率很高,境内树种多样,代表树种有油松、辽东栎、山杨和侧柏,为宜君县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另外还有香椿、家榆、中槐、白桦、山杏、核桃、山楂、小叶杨、酸枣等树种,品种丰富,灌乔参杂,本文主要分析了侧柏的繁殖育苗技术,以供林业生产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子午岭马栏林区主要植物群落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落复杂性是生态复杂性在群落水平上的具体表现,体现了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综合特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应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Anand群落复杂性等公式,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马栏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群落、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群落和白桦 (Betula platyphylls)群落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群落复杂性特征,同时对群落复杂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群落总体复杂性是天然油松林>辽东栎林>白桦林,演替顶极群落并不一定最复杂;②群落乔木树种的平均生态位宽度为辽东栎林>白桦林>油松林,群落乔木树种生态位平均重叠值为白桦林>辽东栎林>油松林,辽东栎群落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③群落复杂性与土壤环境中的速效钾含量和pH值没有明显关系,但与速效磷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速效磷对研究地区群落复杂性有很大影响,是制约群落复杂性的主要因子.通过群落土壤养分状况与乔木树种生态位特征能很好地分析理解群落复杂性现状.  相似文献   

17.
桥山天然栎林树种多样性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陕北桥山林区典型天然栎林样地材料,对木本植物的多样性及生态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树种的多样性不甚丰富,乔木层小于灌木层,这是较差的水热条件所致;树种多样性随坡向而变化,其主导因子为土壤的水分条件;乔木树种中油松的生态位最宽,这是它能与栎类树种在一起形成混交林的原因所在,因此可在栎林改造中引进油松;乔木树种之间以油松与辽东栎和槲栎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但却能形成混交林,这主要是广泛重叠导致了种间竞争减弱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子午岭60年辽东栎林种子质量与森林更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辽东栎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优势乔木树种之一。通过26年的定位监测,对子午岭辽东栎林种子质量消减、种子萌发与环境条件、实生苗时空分布动态以及对其森林更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在子午岭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3种类型中,平均完好种子占种子总数的26.65%;霉变种子占18.72%;动物取食虫蛀种子在阴坡远高于半阴坡和半阳坡,占到种子总数的26.32%;已发芽的种子占其总数的28.31%,且半阴坡>半阳坡>阴坡。每年均有大量种子生产,但在生境与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种子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多达73.35%的种子失去生命力,直接影响实生苗的形成;地表覆盖物虽能促进种子的快速发芽,但对成苗却是一个物理障碍,影响是负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表覆盖物的厚度和含水量;在辽东栎林下虽有一定的实生幼苗分布,但数量极少,平均密度仅为140~120株/hm2,且不同立地条件差异显著,严重影响森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9.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59-162,171
为了解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的叶功能性状差异性,分别从种间和种内两个方面,对东灵山辽东栎林先锋树种棘皮桦、优势树种辽东栎和常见树种五角枫的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氮磷比、叶绿素含量与氮的比值等5种叶功能性状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树种成树的5种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幼树除氮含量外,其他性状在3个树种间差异显著。(2)对于各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性,棘皮桦和五角枫的比叶面积、叶绿素与氮的比值差异显著,辽东栎和五角枫的叶干物质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辽东栎的氮磷比差异显著,且3个不同树种的叶种内功能性状差异并不具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了白桦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子午岭林区白桦播种育苗技术,包括整地做床、播种、田间管理、苗木出圃等内容,以期为子午岭林区白桦播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