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家知道,"语言"是人类交谈和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的低等动物——昆虫,它们在自己的静谧世界里是如何进行"对话",如何"交流情感"的呢?昆虫科学家研究发现:昆虫也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的"对话",特  相似文献   

2.
<正>乍一看这个题目,或许您会大吃一惊:昆虫这种低等动物,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从广义上说,如果把同种昆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昆虫种类之间甚至昆虫与包括其他动物和植物在内的环境之间的"对话"(信息联系)都看成"语言"的话,那么昆虫的"语言系统"还真可算是丰富多彩而且相当有趣的!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昆虫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能够利用气味、声音、视觉以及触觉等"语言"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有免疫力吗?众所周知,人类和动物都具有免疫能力。那么,植物是否也具有免疫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动物一样,会受到极端环境的刺激和昆虫、病原菌等侵袭,但它并没有因此灭绝,这表明植物与人类和动物一样,在漫长的进化以及与有害生物博弈的过程中,早已形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韧皮部是植物长距离运输营养及信号物质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很多昆虫取食和病原菌生存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韧皮部在植物体内的特殊位置,加之多数韧皮部生存的病原菌不能在体外纯培养,使得人们对植物韧皮部-昆虫-病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远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充满诱惑的"化学语言"。昆虫利用气味发送信号、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昆虫的"化学语言"。"化学语言"在昆虫种内、种间个体联系以及食物、产卵场所和配偶选择过程中起着奇妙的作用。如稻螟之所以专门以水稻为食,是因为稻株能释放一  相似文献   

6.
<正>在很多善于飞行和迁徙的动物世界中,人们会问,如此遥远的航行路线,到底谁在为它们导航呢?科学研究表明,凡是飞行和迁徙的动物,它们各具有自身的导航系统,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昆虫等动物的导航机制的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多了。蜜蜂用什么导航?体型和重量的限制,促进了昆虫视觉和神经系统的进化。研究发现,昆虫的脑重不足微克,其神经细胞数只有人类的万分之一,但却  相似文献   

7.
昆虫与人类     
<正> 昆虫与人类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其中很多种类昆虫长久以来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害,目前已知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直接影响的昆虫就超过10000种。例如人类的主要粮食——水稻,就有六七十种昆虫为害,其中最主要的如三化螟,经常造成减产百分之几的损失;为害小麦的昆虫也很多,主要有粘虫、小麦  相似文献   

8.
一、仓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在追溯昆虫的起源中,科学家们根据昆虫的化石记录与现代昆虫的比较,发现首先是无翅昆虫(如仓库中的衣鱼)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距今大约4亿年,然后是有翅昆虫(如仓库中的所有的有翅昆虫)出现在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大约3.5亿年(Borror,1976)。到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大约2亿年前,昆虫的主要进化史基本结束,使得化石昆虫较之它的现代后代难于区别(Busvine,1980)。而人类的出现是新生代后期的冰河期,距今只不过100万年。表明昆虫在地球上的出现远比人类要早,而且和它们所栖息环境里的一切动植物,包括最高等的人类,建立了古老的历史关系。然而,人类只要还是为了自足进行的小量生产,就不需要产品的长时间储存,也不存在害虫对他们的食品和衣物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和农业的“自然平衡”(Balallce of nature)关系相继打破,大量产品的长期储存首次成为可能,仓储害虫也就自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Hinton,1945;Busvine,1980)。  相似文献   

9.
<正>昆虫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植物的传粉者,也是其他野生动物的猎物。但最近的发现显示,所有昆虫都在大规模减少,这或许是在警告世界正在"走向生态末日",昆虫的减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一份令人担忧的报告说了啥?前不久,知名科学期刊《PLOS ONE》发表了一份令人堪忧的研究成果。荷兰奈梅亨大学研究团队从1989年开始在德国的63个自然保护区内设置能够捕捉各类型昆虫的马氏网陷阱,定期测量捕捉到的昆虫重量,据此来判断昆虫的数量,结果证实在长达27年  相似文献   

10.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黄粉甲、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它是一种仓储害虫,常见于粮库中,对储粮有一定损失.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昆虫是人类值得开发的又一个蛋白质宝库.各种昆虫是人类可信赖的营养源,许多昆虫的蛋白质含量甚至高于鸡、鸭、牛肉.……  相似文献   

11.
正体内时钟在动植物世界中,有不少体内的时钟比人类潜在的时间感觉更加惊人,更加准确。有一种花味芳香的烟草,在日落以后几小时才开花;有一种夜间飞来飞去的蛾,偏偏在开花烟草鲜花怒放时来采蜜,帮助这种烟草授粉。各种植物花粉和花蜜分泌,是按一定的时间表进行的,昆虫为了适应这个时间表,准确地按时来采蜜和帮助植物授粉,真好像人们上下班一样准时。候鸟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出发日期及时刻。昆虫和某些植物也有类似的  相似文献   

12.
<正>植物受到昆虫取食后,能在受损伤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除了被取食的叶片或组织,未被损伤的其它叶片或组织也能够产生抗虫响应,被称为系统性响应,说明有一种或多种信号从被昆虫取食的叶片或者组织移动到植物的其它部位,诱导抗虫响应。然而,这个可移动信号是什么,是由哪些基因调控的仍然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当中,从百花盛开的春天,到硕果累累的秋季,到处可见昆虫飞舞、蠕动、跳跃,但一到冬天,却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这些昆虫哪里去了,是冻死了吗?还是逃到外地去了呢?在自然界,很多物种都无法在低于0℃的温度下存活,一旦体温降至冰点以下,细胞中的水就会因体积膨胀而使细胞受损,甚至导致细胞死亡。那么,昆虫是怎样熬过寒冷肃杀的严冬的呢?昆虫身体缘何不结冰?昆虫是变温生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冬季温度通常低于冰点,但昆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们心目中的虫类一般专指昆虫,但我们的祖先对虫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大戴礼记》中说:"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昆虫是人类在地球伙伴中最琐屑微末的小家伙,实在太不起眼了,以至于我们大多数人对它们不屑一顾。然而,昆虫都有它的伟大之处。昆虫,它自从古生代泥盆记诞生以来,表现出一种与地球共存共荣的顽强精神,恐龙、剑齿虎、猛犸象都已无种绝  相似文献   

15.
<正>蚊子喜欢将卵产在柔软的水面上,蝗虫喜欢产卵于松软的土壤中,褐飞虱喜欢把卵产在坚硬的稻茎里,而寄生蜂则会将卵宝宝产在其它寄主昆虫中。然而昆虫是如何选择产卵位点的?昆虫妈妈又是如何去感知产卵基质的硬度、甜度等,并进而整合各个感觉信息给宝宝找一个安全生长的家呢?本研究发现,昆虫在产卵时能够区分产卵基质的硬度,而甜味感受影响昆虫产卵时的硬度区分。昆虫通过甜味受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语言     
《科学种养》2014,(11):8-8
<正>植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尽管它们的"语言"与人类不同,但它们能够互相警告一些迫近的威胁。这项新研究是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上。他们描述了利马豆植株如何发出危险信号保护自己并警告邻居们害虫蛛螨正在迫近。利马豆是通过散发化学物质发出信息的。"这些植物对于蛛螨的侵袭能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京都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界中存在一类非常独特的微生物,它们可能匿藏于田野、森林、河流、空气,甚至混在我们的食物中,尽管我们人类以及大多数生物都可能无法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对于昆虫或者害虫来说,它们却是无形的致命杀手,这就是备受科学家高度关注的昆虫病毒。对"病毒"一词,许多人闻而生畏。在人们的心目中,病毒总意味着疾病和灾难。的确,病毒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致病因子之一。但是,在综合防治害虫的众多方法中,昆虫病毒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17.昆虫。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不仅是节肢动物门,也是整个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个纲。"昆"字是"众多"的意思,昆虫已知种类约100万,占整个动物界的2/3,遍布人类所能达到的每一个地方。昆虫纲分为33个目。18.鼠妇。鼠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鼠妇又称潮虫等。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的人类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虫进行传播,如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S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等,为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昆虫作为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是病毒病害发生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病害的暴发流行。而病毒在媒介昆虫中的垂直传播对于恶劣环境中病毒水平传播受到限制的条件下,病毒的保存和再次流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接上期)6.保定地区蟋蟀资源调查及开发策略单位名称:河北大学评价单位名称:保定市科技局该项目通过野外蟋蟀资源调查,运用昆虫分类学、形态学、行为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创新性为:1.通过野外调查,发现保定地区有蟋蟀科昆虫4亚科7属12种;2.对4种危害农业蟋蟀种类录制了害虫种类鸣声,用于检测害虫存在与诱集捕杀;3.运用比较形态学、经典分类学和行为学相的方法,结合多项指标对部分蟋蟀种类的拉丁学名和相关中文俗名进行了核对,发现并解决了斗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